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眾所周知,冰心女士是中國現代文壇巨匠,她一生佳作無數,給後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從《繁星·春水》到《寄小讀者》,我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篇關於冰心作品的記憶。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她曾說:“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所以,冰心一生的寫作,都以愛為主題,畢竟,生活多艱,唯有用愛去尋覓暖色。

一生美好的她,究竟有過哪些人生故事呢?讓我們開啟今天的閱讀吧!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 青紫盈庭

好的家風對人的性格和命運的影響至關重要,只有家道純厚,家族中才能人才輩出,源遠流長。

冰心,原名謝婉瑩,1900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州,祖籍福建長樂。

婉瑩的祖輩,雖然不是什麼顯赫人家且曾飽經風霜,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覺醒。正是因為一步步的突破,這才讓整個家族慢慢有了文化沉澱。

她的曾祖父、曾祖母都是淳樸勤勞的農民,他們收入微薄,難以維持生計,夫妻倆只好另尋謀生之路。他們幾經輾轉,最終在福州城裡以裁剪為業,然而裁剪生意也是入不敷出,夫妻兩人只好寄希望於下一代。

曾祖母曾經絕望到想要去自縊,幸好被曾祖父發現,救了下來。於是,老兩口下定決心,如果生個男孩,必定讓他好好讀書、識字,不再走這一輩的老路。

就這樣,謝家的轉變從婉瑩的爺爺這一輩開始了。

婉瑩的爺爺,名叫謝大德,號鑾恩,字子修,舉人出身,他果然不負眾望,勤奮苦讀,學有所成。

當時,謝鑾恩的名氣頗大,他在福州光祿坊道南祠內開設書館,傳道授業,慕名而來的學生有很多,可謂門庭若市。

謝鑾恩桃李滿天下,他的得意門生有薩鎮冰、黃乃裳等,學生中很多人後來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他廣結人脈,與嚴復等人也有來往,後來,謝鑾恩憑藉自身不俗的實力和廣泛的人脈,被推選為興文社社長。

生命本就透著變幻莫測的神秘,新的生命往往帶來新的希望,1865年1月,謝鑾恩的三子謝葆璋出生了,他就是婉瑩的父親。

謝葆璋秉承了父親執著勤學的個性,17歲時的他,氣宇軒昂、聰穎好學,在兄弟中尤為出色。嚴復十分欣賞他,便推薦其北上應試,最終,謝葆璋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水師學堂駕駛班。

就這樣,謝葆璋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踏入了軍營的生活,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冰心晚年時在自傳裡面說過:

“假如我的祖父是一棵大樹,他的第二代就是樹枝,我們就都是枝上的密葉;我並不是“烏衣門第”出身,而是一個不識字、受凌辱的農民裁縫的後代。”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 博覽群書

婉瑩是母親的第三個孩子,可惜,前兩個孩子都夭折了。所以,婉瑩的降生,讓這個小家充滿了甜蜜與溫馨,父母都十分疼愛這個女兒。

新生命總是讓人感到幸福,婉瑩小的時候,肉乎乎的也特別可愛。

謝家和諧、輕鬆的家庭氛圍為婉瑩的成長提供了一個溫暖的環境,有家才有愛,有愛才有家,婉瑩有一個幸福溫馨並且充滿愛的童年。

這樣的童年,讓她的內心總是充盈著歡樂,加之,她天資聰穎,家中條件也比較優越,一切都為她今後寫作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02年,因父親謝葆璋奉命到山東煙臺任職,籌建水師學堂,一家人便隨其到了煙臺。他們住在煙臺東山北坡上的海軍醫院裡,這個地方視野非常寬廣,從走廊上向東望去就是大海,這讓小婉瑩興奮極了。

婉瑩的母親楊福慈是一位很開明的人,婉瑩小時候受母親的影響很大。楊福慈雖然受的是傳統教育,但她是一位很有思想的婦女,她熱愛文學,也關心時事政治。

冰心在日後的文學之路上一直傾情謳歌母愛,她深情地告訴人們要愛自己的母親,母愛才是這世上最珍貴的情感。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母親負責基礎教育,為父親做文書工作的舅舅則喜歡給她講故事。但有時候舅舅工作很忙,不能總給婉瑩講故事,索性,婉瑩就自己去讀。

婉瑩雖認識很多字,但是讀《三國志》這類書,還是很困難的。她不甘心,不認識的字就猜,反正是囫圇吞棗、半知半解地讀起來,天資聰慧的她,還真的能讀懂。

小小的孩子,捧著一本厚厚的大書,這樣讀書的畫面真是美好。

人們常說:“一個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會融入他(她)的氣質裡。”婉瑩自小看書,腹有詩書的她有一種特別親切感和吸引力,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願意靠近她。

讀書也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她對文字也彷彿有種與生俱來的喜愛和專注,那是屬於她一個人的世界。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 面朝大海

書香浸染日久,就會日漸玲瓏,言語有味,氣質脫俗,此書卷氣也。

婉瑩對文字的愛是深刻到骨子裡面的,濃烈而炙熱,她喜歡摘錄生活的片段,然後賦予其豐富而深厚的感情,再形成一段段自己的文字。

11歲的孩子,多是貪玩的年紀,婉瑩卻拋棄了大多數玩樂的時間,一個人靜靜地讀書,此時的她,已是博覽群書,滿腹學識。她飽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和西方文學名著,這為婉瑩日後空靈清澈的寫作風格打下了基礎。

在煙臺的日子,婉瑩日日與大海朝夕相處,她的精神也因此日漸強大起來,並具有大自然的性情。

婉瑩的父親謝葆璋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海軍將領,更是一位愛國人士,婉瑩在父親的諄諄教誨、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就培養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

婉瑩像個男孩子一樣,身上帶著一種粗狂的“野”氣,她不拘小節,有著異於普通女孩子的氣魄和思想。

她和母親的感情很好,和父親的感情也特別深,她喜歡和父親在一起,聽父親給她講海上的事情。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大海是原始的,大海是新生的,大海是斑斕的,冰心愛大海,即使是一個人的時候,她也會經常來到大海邊,開闊的海洋給予了冰心無限的想象和豐富的內心。

在煙臺的時候,謝家的住所也是幾經變化,但正因為如此,婉瑩才有機會認識更多的人和物,感受到更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親情、友情,遼闊的大海,婉瑩在這個充滿愛的世界裡漸漸成長、蛻變。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 重歸故里

1911年,謝葆璋在工作上幾經挫折,最後辭職還鄉,但一家人也時刻關注著時局。

武昌起義勝利之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獨立。

革命軍呼籲社會上的仁人志士慷慨解囊,為起義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樣的號召深深地感染了婉瑩,當時,婉瑩將自己平時節省下來的零花錢也捐了出去。

坦誠、率真、內心充滿愛,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生活中,冰心都是這樣一個人。

1911年秋,一家人回到福州,婉瑩跟著父母回到了故鄉,他們住在林覺民的故居。這座宅院是林覺民被捕之後,林家為了逃難而賣給婉瑩祖父的,林家避居鄉下,謝家一家人便居住在此。

這座房子是名副其實的“書香之家”,到處是書畫,祖父曾在一間客廳寫了一副楹聯,這句話對婉瑩的影響非常大: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

後來,它成了婉瑩的人生座右銘。

婉瑩讀書的好習慣也與祖父息息相關,祖父經常在書房裡看書,婉瑩也和祖父一起看,祖父格外疼愛自己的小孫女,還送給她一句話:為善最樂,讀書更佳。

回到福州,意味著婉瑩的童年生活也結束了,此時,她已經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知書達理的少女。她的“野性”也隨之收斂,開始知道像同齡女孩子那般打扮自己了。

婉瑩在學習成績上也從不讓家人操心,1912年,婉瑩考取了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那時候她剛剛12歲。


好的家風,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