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城而天下安,英雄的城市——睢陽保衛戰,大漢的國運之戰。

公元前154年的初春,吳王劉濞率領的30萬吳楚聯軍兵臨睢陽城下,此時的吳王劉濞志得意滿,自正月自揚州起兵以來,一路勢如破竹,如今只要攻破睢陽,大軍即可揮師西進長安,自己登基稱帝,即可實現鐵飯碗的夢想,看著城樓上的梁王劉武小兒,一如睢陽城樓上,在血色殘陽下隨風亂舞的旌旗,表情凝重,甚至帶有一絲膽怯,劉濞的內心越發驕橫,似乎皇位已是囊中之位,然而,令他萬萬沒想到的事,小小的睢陽城竟成了他折戟黃沙的噩夢。

守一城而天下安,英雄的城市——睢陽保衛戰,大漢的國運之戰。

吳王劉濞,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親侄子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接受了自己的老師晁錯的建議——削藩,目的是削弱漢高祖以來分封到各地的劉姓諸候王國的勢力,但過激的削藩行動終於惹怒了吳王劉濞為首的各地方王國。

守一城而天下安,英雄的城市——睢陽保衛戰,大漢的國運之戰。

漢景帝腰斬晁錯

於是漢景帝三年(前154),大漢王朝的七個分封國,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西王印、膠東王雄渠喊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聯合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吳王濞為此次叛亂的主謀。吳楚聯軍渡過淮水,兵髮長安,梁國則首當其衝。

睢陽,西漢梁國的國都,梁國橫亙在長安跟楚國之間,早在楚漢相爭的時代,項羽每次西進攻擊長安的劉邦,梁國的彭越就跳出來截斷項羽的糧道,為項羽的兵敗埋下了致命的隱患。如今,梁國的國君是當朝皇帝景帝劉啟的胞弟劉武。梁王劉武在這場戰爭中的態度,勢必影響這場戰爭的走向。

守一城而天下安,英雄的城市——睢陽保衛戰,大漢的國運之戰。

梁國,屏蔽朝廷的咽喉

劉武雖是景帝劉啟的胞弟,但畢竟也是諸侯,削藩之策終究也會損傷他的利益,縱使不管他哥哥劉啟的生死,但長安還有疼愛撫養他長大的母親竇太后,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竇後的少子,極得老太太寵愛,老太太不止一次向景帝劉啟提出要效仿古制----兄終弟繼。

有了母親的支持,梁王覺得自己的皇帝夢,並不只是水中月、鏡中花。因此,劉武只能拼盡全力,誓死擋住叛軍的步伐。

守一城而天下安,英雄的城市——睢陽保衛戰,大漢的國運之戰。

老太太偏心,想裡梁王

削藩之下引起的激變,在劉啟的意料之外,為了平息戰亂,第一個喊出“削藩”的帝師晁錯成了替罪羊的不二人選,光榮地為了自己構建的理想宏圖而獻身,然而“羊頭”送到吳王劉濞那裡,卻不能阻止叛亂這支離弦之箭,造反不是請客吃飯,說取消就取消、說改期就改期。太低估了七王的智商以及打破鐵飯碗將造反進行到底的決心了。

晁錯的死沒有阻止七王叛軍的步伐,卻平息了漢王朝內部戰與和的爭議。於是劉啟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將出徵抗擊吳楚軍,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

守一城而天下安,英雄的城市——睢陽保衛戰,大漢的國運之戰。

戰爭經過圖

七王的三路合攻計劃,一開始就落了空,齊王臨時反悔守城不出,膠西膠東等叛軍圍攻齊都臨淄,而北邊的趙國亦未按時發兵,匈奴人因為也沒來。七王的真正威脅,就只剩吳楚的三十萬聯軍了。

雙方的焦點集中到了梁國,梁國是擁有四十餘城的大國,北至泰山,西至高陽,地理上居於牽制東方諸國、屏蔽朝廷的關鍵位置,是抗擊吳楚聯軍的喉塞。

吳楚三十萬大軍兵臨睢陽城下,向梁都展開了瘋狂的進攻。對於吳楚聯軍來說,攻下睢陽,他們就看到了洛陽和長安的影子。

睢陽告急,十萬火急的戰報一次又一次的送到了漢軍主帥周亞夫的案前。周亞夫卻做了一個令人料想不到的決定,大軍屯於梁國的昌邑,按兵不動,拒絕救援梁王劉武。周亞夫沒有理會劉啟的命令,以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打發了皇帝。一如像當年細柳營上對文帝一樣的固執。

梁王劉武無奈,盼援無望,唯一的出路就是死守死守,再死守。到緊要關頭,劉武甚至跪在諸位將領面前,請求他們一定要守住,你想想,平時那麼驕橫的一個王爺,如今卻要跪在將領面前,可見當時的形勢有多麼嚴峻。

吳楚聯軍見周亞夫按兵不動,以為二人之間出現內訌,天賜良機,於是更加玩命的攻睢陽。

睢陽城卻在吳楚聯軍的攻擊下風雨不動安如山,睢陽城劉武經營了多年,城高池深、兵足馬壯,梁王劉武拼命死守,挫敗了叛軍的一次次攻擊。

正當吳楚聯軍望城興嘆的時候,吳王劉濞聽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周亞夫派弓高候韓頹率輕騎兵出淮泗口截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

後勤保障出現問題,吳楚聯軍坐不住了,既然睢陽敵人堅守難攻,吳楚聯軍轉而進攻周亞夫駐守的昌邑,與漢軍尋求決戰。

周亞夫同樣堅守不出,他知道吳楚聯軍已是強彎之末,現在只是作垂死掙扎罷了。待叛軍疲憊不堪之時,周亞夫出手了,他在下邑設伏,吳楚聯軍潰敗,吳王劉濞僅率數千騎逃往東越。歷時僅三個月的吳楚叛亂就這麼被平息了。

吳國兵敗,睢陽城的堅守當記首功,正是睢陽城的巍然不動,將吳楚叛軍死死拖在城下,動彈不得,才有了周亞夫的奇兵絕糧道的機會。這與二戰的斯大林格勒城市何其相似,守一城而天下安。然而睢陽的壯懷激烈還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