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地為牢”時代結束!跨油田、跨企業合作實現扭虧為盈

“畫地為牢”時代結束!跨油田、跨企業合作實現扭虧為盈

打破地盤,全方位開放,全方位合作。中石化勝利油田現河採油廠與中石油遼河油田東部項目管理部,打破“兩桶油”界限,簽訂稠油區塊風險承包協議。現河採油廠與14家單位簽訂11個項目合作及承包協議。


2019年,“三桶油”一改以往礦權資源“畫地為牢”的姿態,在上游勘探開發領域聯手合作再升級。


01. 外資、外腦、外力

“畫地為牢”時代結束!跨油田、跨企業合作實現扭虧為盈

自2015年以來,勝利油田今年首次實現扭虧為盈。作為勝利油田盈虧平衡點最高的單位,現河採油廠積極求變,主動伸出“合作之手”,開展大規模的合作承包。這是油田首次立足單個採油管理區,藉助外資、外腦、外力實現扭虧脫困、效益開發、合作雙贏。


現河採油廠最大的現實問題是,手中攥著地質儲量,卻轉化不成規模產量。樂安管理區是現河採油廠以稠油熱採開發為主的管理區,投入開發四十餘年,目前整體處於高輪次、高含水、高採出階段,整體開發效益差,盈虧平衡點每桶73美元,是典型的成本高、虧損大的管理區。目前,現河廠仍有近1億噸的地質儲量沒有得到經濟有效動用。


2019年歲末,現河採油廠召開樂安高成本管理區扭虧攻堅推進會,持續推進戰略合作。現河採油廠與中石油遼河油田東部項目管理部簽訂稠油區塊風險承包協議;與東營區政府簽訂風能利用合作協議;與廣饒縣政府達成土地綜合治理創效意向;與注汽技術服務中心、油藏動態監測中心、新能源開發中心推進戰略合作協議;與新海興達、鴻勝石油開展長停井全風險承包……


涉及14家單位11項項目合作及承包協議順利簽約

“畫地為牢”時代結束!跨油田、跨企業合作實現扭虧為盈


三個層級、五大方向、十四家單位、十一項合作,只為一家採油管理區。通過增產增效、增儲減本、合作創效、資源優化,樂安油田盈虧平衡點將由72.98美元/桶降為58.03美元/桶。相關合作單位,也將率先佔有市場、激發潛力。

02. 三桶油聯合勘探已在2019實現

“畫地為牢”時代結束!跨油田、跨企業合作實現扭虧為盈

類似這樣的打破礦權資源疆界,在上游勘探開採領域聯手合作的例子,在2019年還集中出現兩次。


7月9日,中石油和中石化就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四川盆地簽訂聯合研究框架協議,共涉及雙方探礦權81個、總面積約30.58萬平方公里

。這是繼6月底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與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簽訂戰略聯盟協議後,首次大規模開展國內區塊聯合研究,雙方在油氣勘探技術領域合作進入新階段


7月10日,中石化與中海油附屬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就渤海灣、北部灣、南黃海和蘇北盆地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共涉及雙方探礦權19個、總面積約2.69萬平方公里


為加快油氣上游勘探開發,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分別制定國內油氣勘探開發七年行動計劃,就如何有效加速開發不斷摸索和改革。

此前,為提升油氣區塊勘探發開效益,盤活老區塊、低產低效區塊,中石油與中石化首先採用了內部“自行消化”的方式,不止一次啟動礦權內部流轉工作,以統籌盤活油田板塊的礦權、儲量、技術、人力、設備等資源資產。

國家出臺《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允許符合准入要求並獲得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常規油氣勘查開採,並實行勘查區塊競爭出讓制度和更加嚴格的區塊退出機制提出以後,“三桶油”各自將目光投向了“競爭對手和同業朋友”,通過對外合作,強強聯手以攻破日益艱難的勘探開發。


雖然存在競爭關係,但三桶油在業務領域各有優勢。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博士羅佐縣認為,打破以往“畫地為牢”,主動開展合作,是行業規律再現,以謀取更廣闊的空間,聯合研發勘探,有助於企業技術、人才、和服務取長補短,企業也不必一磚一瓦從零開始。


今年,煉化老大中石化不斷向上遊滲透,“搶灘”區塊,在上游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四川盆地綦江東溪構造深層頁岩氣勘探、四川盆地南川常壓頁岩氣勘探、塔里木盆地順北三區油氣勘探等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還真的從‘老虎嘴裡’拔出不少牙’。”這是《中國能源報》在採寫三桶油結盟促增產時的評價。無論是內部流轉還是對外合作,“三桶油”都是為了把難動用儲量“管起來、動起來、活起來”。


03. 尾聲

“畫地為牢”時代結束!跨油田、跨企業合作實現扭虧為盈

隨著國家對上游勘探開發主體的完全放開,市場將引進更多投資主體共同開發。外資的進入勢必對“三桶油”形成倒逼壓力和督促作用,助推技術研發和對外合作。


目前國家對於增產上儲十分迫切,沒有成效的區塊就要想辦法讓其有成效。面對低油價的挑戰,企業之間將加速合作,界限逐漸變得模糊。未來,“三桶油”之間,‘三桶油’和外資、民企的合作將成為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