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登陸科創板,2020年3月17日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奕瑞光主營X光機平板探測器,近期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根據最新規定,防疫相關企業優先上市,奕瑞光上市科創板成功率和速度會有所提高。我們今天來看看這家公司質地如何。

增長快

奕瑞光的收入利潤增長速度非常快。2015年至2019年間,公司營業收入從2.13億元上漲到5.46億元,每年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年化增速在26.53%。同期,公司淨利潤從0.19億元上漲到0.95億元,4年5倍,年化增速在49.53%。如此漂亮的增長曲線,奕瑞光是怎麼實現的?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細分行業國內龍頭

奕瑞光的主營產品為數字化 X 線探測器,是醫用或工業用X光機的核心部件。通俗的說,X光機類似照相機,探測器類似膠片,或者類似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可以把X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目前公司已經掌握了非晶硅、 IGZO、 CMOS 和柔性基板這四種探測器用傳感器技術路線。公司在細分行業為國內第一,並且在追趕國際對手過程中,長期看有希望反超國際行業龍頭。

公司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貢獻不小。移動式X光機(移動式 DR)能用於 ICU、急診科、呼吸科、隔離區,能夠輔助醫生精準診斷治療,從容應對疫情下的各種狀況。公司產品為移動式 DR生產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疫情爆發後,在收到多家下游客戶、當地經信委、行業協會發出的緊急告知函後,公司快速響應,緊急安排員工在江蘇太倉工廠提前復工,以提供防疫前線急需的醫療物資設備。2020年1-2月公司緊急發貨超過1000套以上,有效緩解了疫情導致的醫療設備緊張的局面。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技術型團隊

公司有四位創始人,分別是顧鐵、曹紅光、邱承彬、楊偉振。他們四人已經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合計間接持有公司上市前股權比例為47.21%,合計持有的公司表決權比例為54.51%,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四人目前均任職公司高管,具有技術背景和多年醫療設備產業鏈從業經歷,且年齡段有梯隊。其中顧鐵先生任職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早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美國通用等眾多國際醫療設備巨頭工作,期間參與過LCD生產線和X光機的研發工作,2020年52歲。

曹紅光先生目前任職公司董事,早年畢業於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附屬醫院立體定向放射專業,獲醫學碩士學位,有多年醫生執業經歷,並在國內多家醫療設備公司任職過核心技術人員,期間參與過X光機和平板檢測器的研發工作,2020年58歲。

邱承彬先生目前任職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早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物理學專業,後留學加拿大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多家跨國公司任職平板影像產品核心技術人員,2020年56歲。邱承彬先生是光電子成像及微電子領域的專家,帶領公司研發團隊建立了數字化平板探測器中關鍵組成部分——碘化銫閃爍屏的產業鏈,成功打破日本濱松在碘化銫閃爍屏領域的絕對壟斷地位,有效降低了單位數字化平板探測器的成本;並基於該技術領導設計、開發出多款非晶硅X線平板探測器。

楊偉振先生目前任職公司董事,學歷不高,早年畢業於上海市醫藥學校醫療電子儀器專業,曾在深圳市藍韻實業有限公司任職研發總監,曾任職奕瑞光總經理,2020年41歲。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眾多機構入股

奕瑞光上市前股東均為機構,沒有自然人股東。其中奕原禾銳、上海和毅、上海常則、上海常銳、深圳鼎成和上海慨聞合計佔奕瑞光約54.51%股權,由四位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並由多名公司核心人員參股。公司另外約45%股權由多傢俬募基金持有。其中有紅杉資本、北極光等知名創投公司。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國內龍頭成長史

奕瑞光創立於2011 年。不過,早在2009年公司就已經組建了核心團隊,並於2011年研製出中國大陸第一款國產非晶硅TFT傳感器和基於該傳感器的數字化X線探測器,打破了國外廠商的壟斷。並在當年獲得了上百臺訂單。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2012年,知名創投紅杉資本、北極光入股奕瑞光。同年,公司的碘化銫項目啟動投產。

2013年,與國際知名醫療設備廠商西門子和飛利浦達成戰略合作,公司的出貨量達到了上千臺。

2014年,與下游主要廠商柯尼卡和萬東醫療達成戰略合作。

2015年,公司的發貨量快速增長,成為國內的X光機探測器行業第一名。

2016年,與國內醫療設備重要廠商上海聯影達成合作,開展多達15項研發項目,開始籌建太倉工廠,並搬入上海新總部。同年,公司在北美放射學年會上成功展出了全球第一款基於 IGZO 傳感器的數字化 X 線探測器, 並於 2018 年正式發佈。 目前公司掌握的該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當年出貨近4000臺。

2017 年,太倉工廠竣工投產。公司成功開發國內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面積齒科CMOS 圖像傳感器芯片和 CMOS TDI 探測器,圖像性能與進口同類產品相當,目前公司正在開發乳腺及血管造影 CMOS 芯片和探測器。當年出貨近6000臺。

2018 年,公司成功研發全球首款基於柔性傳感器的超窄邊框高分辨率探測器,該產品具有重量超輕、抗衝撞、不易破損的特點,可廣泛應用在移動醫療、野戰醫院、戰地排爆檢測等方面,將是數字化 X 線探測器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9年,公司太倉工廠碘化銫生產線從10條線增加到15條線,實現產能全面提速。公司的出貨量超過11000臺。

眾多知名客戶

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展,奕瑞光已經成為行業內全球知名企業,產品遠銷亞美歐共計70餘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產品已成為國外進口品牌的理想替代產品,客戶已經覆蓋眾多國內外知名影像設備廠商,如柯尼卡、銳珂、富士、西門子、飛利浦、安科銳、DRGEM、上海聯影、萬東醫療(魚躍醫療)、普愛醫療、藍韻影像、東軟醫療及深圳安科等客戶。

成長空間大

因為X光機探測器行業技術壁壘高,全球主要參與者很少,行業集中度高。全球主要參與者有萬睿視、Trixell、佳能、 Vieworks、 Rayence 和江蘇康眾等企業。其中有些公司難以獲得相關細分業務財務數據。只有全球龍頭萬睿視和兩家韓國對手的財務數據可得性高。

奕瑞光的收入規模僅為行業龍頭萬睿視的10%左右,差距較大。不過,公司近幾年逐步獲得全球主要客戶認可,收入持續增長,全球市場佔用率持續提升,追趕趨勢明確。公司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研發投入高

奕瑞光非常重視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力度較大,近幾年研發費用率維持在13%以上。同時,公司研發人員配備數量較大,2019年公司研發人數為 157 人,佔公司當期員工總數的 34.06%。公司擁有眾多專利技術,截至2019年底,公司共擁有 167 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共計 56 項。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人員增長快,薪酬高

公司近幾年發展很快,人員增長迅猛。2015年至2019年,公司員工總數分別為183人、235人、327人、415人和461人。但同期公司的人均產值和淨利潤並沒有大幅度下滑,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人均產值長期維持在100萬元以上。公司高質量快速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這意味著公司提供的薪酬也較高,而且每年上漲,2019年人均值超過24萬元。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毛利率高

公司產品具有較高技術壁壘,行業參與者少競爭不激烈,作為客戶產品核心部件佔客戶成本比重不高。所以,即使在較高研發投入水平之下,公司利潤率仍能維持在較高水平。公司毛利率常年維持在50%附近。2018年毛利率較低是因為太倉生產基地投產初期製造費用較高,而且美國加徵關稅影響。2019年毛利率即得到修復。公司淨利率近幾年也維持在15%以上。

4年淨利潤漲5倍,醫療設備核心部件製造商要上科創板

結論

奕瑞光作為醫療設備國產核心部件製造商,所在行業壁壘較高參與者少,利潤率較高。公司團隊具有技術背景和跨國公司工作經歷,注重技術創新,與眾多國內外知名客戶建立了合作關係,成立以來規模增長加快,全球市佔率持續提升。公司也獲得了以紅杉資本為首的風險投資的認可。因為對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有不小的貢獻,公司有望加快上市科創板,值得關注。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道科創平臺。文章觀點僅供交流、分享,不構成對投資人的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