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將探測海洋“神祕地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如今,科學家正準備潛入一個“過渡帶”——基本上從未被探索過的200~1000米深的海洋層,一些人擔心它正受到氣候變化和漁業壓力的威脅。這裡是大多數海洋魚類的家園,每年從大氣中去除大約40億噸的二氧化碳。

作為一項耗資2500萬美元項目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將於4月前往北大西洋,研究大氣和深海之間的碳運動。該項目負責人、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海洋學家Dave Siegel說:“這確實是在‘過渡帶’所做的最大一筆投資。”

這項被稱為EXPORTS的項目,有望促進數據共享,以及與世界各地其他研究工作的協調。“如果我們能聯合,我們就能互相幫助。”Siegel說。

光合作用的衰退意味著“過渡帶”的開始,並一直延伸到光線完全消失的地方。在這裡,無數的生物依靠糞便顆粒和從上面落下的有機物屍體為食。微小的食草動物也會在每晚上升到上層海洋捕食,這標誌著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遷徙。更大的捕食者,如鯨和鯊魚,也常在這片水域覓食。挪威和其他國家的商業捕魚活動已經開始收穫“過渡帶”的磷蝦。

一些科學家擔心,由於食品需求不斷增長,對這種尚未開發的蛋白質儲備的需求將在未來增加。澳大利亞霍巴特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生態學家Philip Boyd說,這可能會影響海洋食物網,並最終影響氣候。

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化學家Ken Buesseler說,海洋通過從大氣中提取碳為人類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服務,而這一能力取決於在“過渡帶”發生了什麼,“但這並不容易衡量”。

NASA通過對EXPORTS的投資,大力推動了這一海域的研究。該項目於2018年啟動,已經考察了北太平洋。研究發現,該海域的鐵含量較低,限制了光合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而且初步結果證實進入海洋深處的碳更少。

而即將到來的考察將在不列顛群島附近一個營養豐富的海域進行,那裡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且十分常見。在這裡,研究人員將識別和跟蹤水華隨洋流移動的情況,跟蹤營養物的移動。與此同時,科學家將利用衛星從太空向下觀測。

浮游植物從大氣中吸收的一些碳能被微生物和食草動物循環利用,然後再轉化回二氧化碳。但另一部分——全球平均數的10%——則通過“過渡帶”沉入深海,在那裡,它們可能會被安全地隔離幾個世紀。Siegel說,理解這種“生物碳泵”有助於科學家預測海洋和地球將如何應對不斷上升的溫室氣體水平。

英國諾里奇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氣候科學家Corinne Le Quere說,海洋生態系統對於理解海洋如何吸收碳至關重要,但人們目前還不清楚這些生態系統未來將如何變化,而實地研究將有助於回答這些問題。

南安普敦國家海洋學中心海洋生態學家Stephanie Henson也表示,已經在進行的合作項目有效協調了實地考察工作。當提及科學家能否揭示生物碳泵在“過渡帶”的運作方式時,Henson也曾經感到恐慌,但她認為事情正在好轉。“現在我們有了更多的數據。”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