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的人因為風流而被歷史記住,有的人因為才華而被歷史記住,有的人因為戰爭被歷史記住,有的人因為通敵賣國被人記住。

不論是因為哪一種方式被歷史記住的人,他們都能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風流人物。無論他們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將被掩埋在歷史的故紙堆裡,供後人翻閱。

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很牛的人物,他曾經打了一場歷史上為數不多且以少勝多的勝仗,坑殺了幾十萬投降的秦國士兵,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勇戰派先河,成為中國歷史上勇戰派的代表人物。

他因為作戰勇猛和卓越的軍事才能,被歷史記住,被史官寫進歷史。

雖然他沒有做過皇帝,但是,太監的鼻祖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打破成規,將他寫入了皇帝才有資格使用的本紀,他因此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沒做過皇帝,卻獨享這份特別殊榮的人。

他就是被古代中國人稱為戰神的西楚霸王——項羽。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翻開歷史的竹簡,你會發現,項羽確實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但同時,他也是一個悲劇的英雄人物。

造成他悲劇根本原因,是他性格上的一些缺陷。

項羽性格上有哪些缺陷呢?這就要從他小時候說起。

項羽是楚國的貴族,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征程中,因為帝國統一的需要,楚國很無辜的被秦國給滅掉。

在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抗衡的只有楚國,也是秦國統一六國過程中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但最終,楚國還是在王翦的攻擊下,滅掉了。

項羽作為楚國貴族,國家滅亡,也就意味著他從此失去家園。沒有了家,項羽便跟著他的叔叔項梁四處流浪。

今天到這裡轉一圈,明天到哪裡耍兩天,總之,瓢潑不定,居無定所,實在也很可憐,搞得像個孤兒。

其實,年輕時侯的項羽,並不是一個孤兒,他有父親,他的父親項燕是楚國名將,在秦將王翦率軍攻打楚國時,項燕戰爭中殉國。

失去父母的項羽跟著他的叔叔項梁一起生活,一直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在項羽還是貴族公子哥的時候,他先是跟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到貴族學校讀書。

可是,項羽在讀書的時候,表現出了極為優越的天賦,那就是成績一直不好,天天還在課堂上搗亂,老師無論怎麼說教都無濟於事,最後項羽乾脆輟學不讀書了。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年輕人不讀書就學不到生存本領,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

沒有本領,項梁也很捉急,後來,項羽又去學習劍法。

學著學著,表現出了極為優越的天賦,項羽認為,學習劍法沒有什麼用處,不過是好勇鬥狠罷了,後來又放棄不學了。

這也不學,那也不學,真叫人頭疼。

項梁作為項羽的監護人,見項羽這小子學啥啥不成,幹啥啥不行,你小子到底想幹什麼?

這就好比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不好好學習,就要被家長教訓,不好好學習雖然可以去放羊,但是,如果羊丟了,還真是不知道。

淘氣的孩子任何時候都有,古代有,現代有,張家有,王家有,項家也不例外。

項梁對這個侄子寄予了很大厚望,無奈項羽很不爭氣。

項梁不能眼看著這娃這麼廢了,有一天,他把項羽交了過來,責問項羽,你小子不讀書,不學劍,你到底想幹啥?我告訴你,你是個男子漢,將來要娶妻生子養老婆孩子的,不掌握一門本領,將來養家餬口都困難,更別說出人頭地了。

項羽當然沒有說去放羊,因為放羊也需要學好數學,不然羊丟了還真的不一定知道。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面對叔叔的詰問,項羽袒露了心聲。

在項羽的邏輯思維中,他覺得,讀書只不過寫寫畫畫,學劍也不過能打過個把人,我是一個要幹大事的人,要學就學以一敵萬的本領。

項羽的口氣很大,聽上去比較狂傲,但作為年輕人,如果不狂不傲,還叫年輕人嗎!

項梁知道項羽的志向後,心中很高興,因為,項羽能有這樣的思想,說明這小子還是一個可塑之才,並不是一塊朽木,也不是一個無藥可救的孩子。

這或許就是項羽的興趣。

既然這樣,項梁決定,傳授他兵法。

項羽在兵法上表現出了極為優越的天賦,他苦心鑽研兵法,一學就懂,一聽就會,也算是一個奇崛之才。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來到了秦二世時期,這個時候,爆發了大澤鄉起義。

六國的那些舊人,紛紛跟隨大澤鄉起義,揭竿而起。

項羽作為楚國的貴族,也不等閒視之,立即加入到反抗暴秦的行列中。

後來,在秦末的反秦戰爭中,項羽憑藉著鉅鹿之戰,一戰成名。

鉅鹿之戰,項羽用極少的人,打敗了秦國的幾十萬大軍,名垂青史。

後來,他還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其中一路諸侯分在漢中,這個諸侯曾用名劉季,後來改名劉邦。

這是後話。

在後世,有一個漢代的史官,寫了一本著名的紀傳體史書,《史記》。

《史記》一書中有一個欄目叫本紀,本來是專為各個朝代以及帝王寫傳記的,但在司馬遷的十二本紀中,有一個寫入本紀的人物,他並沒有像秦始皇那樣,登基稱帝,而是自稱西楚霸王,建立了西楚國,國都就是現在的江蘇徐州。

西楚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出現的政權,也是介於秦漢之間的一個過渡性朝代。

建立西楚國的人,就是剛才說到的項羽,歷史上有名西楚霸王。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在江蘇徐州,有一個地方叫戲馬臺,就是當年項羽閱兵的地方。

雖然項羽沒有做過皇帝,但是,項羽自稱西楚霸王,與皇帝沒有什麼區別。

西楚政權在歷史上只是短短的幾年,如同秦朝一樣,只是曇花一現,但西楚比秦朝更為短暫。

項羽這麼厲害,為什麼他建立的王朝政權卻很短命呢?

還是剛才說的,這就要從項羽身上找原因了。

因為這個人性格上的問題,導致了項羽最終的失敗。

這一點,我們從他年少時的經歷可以看到,他的失敗,不是一個偶然。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在《史記》中,司馬遷記載,項羽學書不成,學劍又不成,這說明項羽這個人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

在這個世上,讀書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回報。

一個人的成功,更多的是他學習之外的能力,比如,耐心,意志,反思能力,抗壓抗挫折能力。

學不成,儘管事情很小,卻揭示了項羽不成功的原因,雖然有英雄氣概,但他的粗暴成為他性格中致命的弱點。

項羽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事蹟永遠被歷史銘記,永遠載入了史冊,一個悲劇式的英雄就牢牢的定格在歷史的畫框中,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宋朝女詞人讀到項羽烏江自刎時,感嘆項羽的悲劇,還曾寫下一首《夏日絕句》,毛澤東在《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一詩中也告誡後人,不可沽名學霸王,這裡的霸王,指代的就是項羽。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那麼,造成項羽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呢?

翻開歷史的書籍,我認為,大致有三點原因:

第一,當斷不斷、婦人之仁是直接原因。項羽這一性格最突出的是表現在鴻門宴上。主導設鴻門宴的人是項羽的軍師範增,是專門為了斬殺劉邦而設。當時的劉邦很弱,實力不強,但他的手底下聚集了一批極為卓越的優秀的人才,像張良、曹參、陳平、蕭何、樊噲、夏侯嬰等人,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劉邦雖然斗大的字不識幾個,但他手底下的這批人,個個都是人精,精於謀略和算計。在鴻門宴上,范增主張在宴席上殺掉劉邦,拔掉劉邦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但是,宴席上,范增幾次暗示,項羽卻猶猶豫豫,下不定決心,最終放走了劉邦。後來分封十八路諸侯的時候,劉邦去了漢中,成為漢中王,在漢中休養生息數年,壯大了自己,再往後,用韓信的策略,反過來把項羽趕盡殺絕,身死烏江左岸。

第二,剛愎自用、我行我素是間接原因。項羽這一性格最突出的是體現在用人上,最典型的就是,韓信給項羽建議,項羽不聽,反而辱罵韓信。原本韓信是項羽帳下的執戟郎中,是一個蝦兵蛋子。韓信聽了項羽的排兵佈陣的作戰策略,給出了合理化建議,但是,那個時候,項羽覺得韓信官職低,根本不理睬韓信說的,依舊按照自己的策略實施戰略部署。最後,韓信覺得一身才華無法施展,去了劉邦那裡,最終在劉邦的手底下揚名立萬,在攻打項羽的戰爭中,韓信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第三,有勇無謀、志大才疏根本原因。這一點從項羽小時候的表現就可以看出,剛才也說了,項羽一開始是讀書,後來成績不好,就不讀了。學劍也不成,索性就放棄了。最後他自己要求學萬人敵,最後雖然也學成了,但是,項羽文化知識不行,導致根基不牢,也就是說,項羽儘管勇猛,但是欠缺謀略。小時候讀書成績不好,才疏學淺,對事物的認知不夠深刻,思維也不夠開闊,最終造成了失敗。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項羽在權謀上的失敗,固然與他的性格息息相關。

他缺乏政治遠見,特別是在人生重要的轉折點上,沒能好好的把握,習慣用定式思維思考問題,加上又不善於吸收他人的意見建議,失敗在所難免。

項羽的這些性格表現,最終導致了他的悲劇結局。

這一切也警醒我們:一個人要善於發現和把握人生中的轉折關頭,特別是帶有歷史性的轉折關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不然,項羽就是前車之鑑。

寫到這裡,這不禁讓我想到那首“垓下歌”:

<code>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code>

一曲悽婉哀怨的歌聲,似乎是項羽在垓下的嗚咽悲鳴,把項羽悲劇的英雄末路寫的淋淋盡致。

如果說垓下悲歌的描寫,把項羽的人生悲劇推向了高潮,那麼,烏江自刎則完美的塑造了項羽這一悲劇形象。

司馬遷,確實了不起。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悲劇英雄,司馬遷親自為他寫傳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