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市值超6300億,僅次阿里騰訊,美團在第三的位置能坐多久?

中年老劉聊財經




最近美團和阿里巴巴在生活服務發動的戰爭,其實就是為了雙方各自維持市值做的殊死搏鬥。美團和阿里巴巴這一場大戰,可能將會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而且這場戰爭結局,不僅將影響雙方的股價,更將絕對兩家巨頭的未來。


基本邏輯


如果從互聯網大歷史的角度去看,中國互聯網之前的每一次由增量到存量的轉化,新的平衡都需要通過戰爭建立。


而阿里與美團本次的戰爭,最核心的原因是,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互聯網故事的主題都圍繞兩個字:增量。而現在增量時代已經結束!新的戰爭將會圍繞著更殘酷的“存量”進行展開。


數據顯示,2019年第Q4,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阿里電商的的月活用戶數量達8.24億,去掉重複用戶以及不會網購的老年人,阿里巴巴的流量已經快要觸及天花板。


阿里巴巴


對於阿里而言,本地生活的戰果,將影響到阿里未來數年能否維持高增長的態勢。如果無法在存量市場上贏下這場戰爭,未來的想象空間將受到極大的限制,直接影響到投資人對於阿里巴巴股票價格未來增長的預期。可能市值第二的位置將會被後來者超越。


美團


對於美團而言,本地生活這場戰爭的勝敗,直接決定著生死。所以,美團在存量市場的本輪成敗,不是能否保住美團“6300億”市值的問題,而是“市值歸0”或者成為另一個“霸主”的二選一。



因此,無論是阿里,還是美團,都將不惜一切代價拼下這場本地生活的戰爭的勝利。因為,它將直接決定著二者的未來。



樞紐


美團與美國的特斯拉一樣股價創造了歷史新高,市值紛紛突破800億美元大關。

2019年二季度以來,美團實現了整體盈利股價不斷上漲,整個2019年全年美團股價上浮比例為132%。1.6日美團股價突破110港幣,市值達到 6424億港元,摺合826億美元,成功把身後的京東、百度、拼多多摔在身後,穩坐中國互聯網公司市值第三的寶座。

我們注意到美團CEO王興曾說未來幾年世界要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如何較量,但是誰也沒想到王興的美團卻成為了2019年底的一個贏家。他講矛頭引向拼多多和天貓,引向了線上電商平臺,而自己則韜光養晦,悄悄廣積糧、築高牆一舉拿下本地生活。這一次就引來了阿里的目光,阿里請來螞蟻CEO胡曉明掌管阿里的本地生活,病快速調集支付寶全部力量支援餓了麼。開啟了本地生活市場的保衛戰。

而除了來自外來競爭者的反擊,我們發現網上對於美團騎手、美團店鋪壓榨得越來越多的新聞。一方面來自於對於美團店鋪提點過高的言論,這方面指出美團對於商家的提點是25%,這樣高的提點造成了對於菜品的影響,要麼從質量上、菜量上要麼是價格上,最後實際受到損害的還是消費者。

另一方面來自於美團對騎手的壓榨,包括電動車、罰款、扣車以及其他可能未預料到的風險主要是由騎手來買單,這樣就造成騎手的毀單風險極大,社會上對於騎手要速度不要命的新聞報道也屢見不鮮,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美團對於自己內部的管理也存在欠缺。

本身外賣的出現是為了環節當代都市人快節奏的生活、生存壓力,但是食品質量的下降以及帶來的騎手生命危險的恐懼,那麼其實不是消費者所願意看到並且願意支付的。

可以說美團的發展不僅存在內憂也存在外患,終將會有一個或者幾個競爭對手出現,而他們的出現會帶來整個外賣餐飲的變革,從質量上、管理上、制度上、安全上提供整個相關係統的標杆,這樣的成熟的一種態勢才是真正有利於消費者的形式。


50計劃


我認為美團的市值還會繼續增長,並且潛力無限,可以穩坐國內互聯網公司老三的位置,短時間內不會被替代。

我們看看美團的股價,美團2018年9月份上市以來,經過短暫的調整,在2019年走出了一波大牛市,並且市值達到6366億港元。

美團的主營業務是餐飲外賣與到店、酒店及旅遊,現在還是連續虧損狀態,但成長迅速,美團每日活躍用戶將近7000萬。美團並不是不能盈利,而是為了保持行業龍頭的地位,和繼續擴大佔有率而繼續採取補貼模式。現在行業內唯一能和美圖競爭的就是阿里和軟銀的餓了麼,但明顯和美團很大差距。

我認為美團的核心優勢有以下三點:

1.以美團外買平臺作為基礎發展多元的經營活動;美團APP作為一個入口,就像當初的支付寶,微信等;在達到一定的用戶量後,美團可以開展更多元的業務。譬如:和所有商家打通經營通道,讓所有的線下商家成為它的供應商。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網上商城等。所以.以現在年輕人對外買的依賴性,美團有留住客戶和發展多元經營的實力和機會。

2.第二個優勢就是美團有一個有競爭力的線下團隊,也就是美團的送餐員,這是一個高素質團隊;這為美團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美團打通了最後一公里。並且美團團隊已經得到老百姓的認可。如果美團想開展其他業務,會非常迅速並有衝擊力,譬如:美團想轉型快遞業務,整個配送團隊就可以擔當起送快遞的業務。絕不遜色於順豐,京東等快遞員的服務水平。

3.美團明顯不是隻止步於送餐和酒店,旅遊業務;美團有更大的目標,王興在規劃一個生態,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當你躺在家裡用微信聊著天,用淘寶買著東西,而用美團完成微信和淘寶完不成的其他的家庭服務。可想這個市場有多大。

因此,美團在未來的服務方式中,在全國的佈局中,已經佔據了壟斷地位,以他的送餐團隊作為第一線保障,以美團平臺作為入口,未來想象空間不可限量。雖然美團的市值和騰訊和阿里還有很大差距,但美團規劃的生態是可以媲美於騰訊和阿里的,只是時間問題,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聖學知識


“融資+燒錢”的美團,應避免重滔“樂視”覆轍

美團是無可爭議的團購贏家,自美團2010年3月上線之後,眾多團購企業迅速跟進,在行業高峰期大小團購公司多達5800多家,引發了一場耗日持久的團購大戰。

“美團”是從“千團大戰”中浴血殺出的王者,在確立了自身在外賣領域的霸主地位之後,又高調宣佈進入O2O大決戰,美團以團購為基礎,逐步推演孵化出更多垂直細分O2O項目。在保持原有團購業務的基礎上,開始入局電影、外賣、餐飲、酒店、景區門票、親子、婚慶、共享單車、實物電商等十餘類,在2015年O2O大火之時,甚至接入了美甲、保潔、修鎖、汽車洗護等上門服務。由此構建起龐大的本地化生活服務藍圖。

美團的優勢在於,在去中心化、品類單一、區域密集和時間段集中這些優勢下,美團模式基本不存在“最佳規模臨界點”的擔憂。

美團模式以其“多元化入口”,銜接起互聯網用戶駐留的流量平臺,並在用戶駐留的網絡環境中形成訂單轉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高效的商業優勢。

然而,在美團的發展歷程中,常常遭到令人質疑的核心問題是。美團的業務發展不設限,以及這個背後帶來的對其盈利能力的擔憂。

我們回顧其發展的歷史,簡直就是一部“燒錢史”加“混戰史”,從開始在“千團大戰”中拼殺勝出,又立即調轉槍口殺入外賣領域,收購大眾點評,並通過大量“補貼”做到行業第一,而後又在滴滴出行頭上動土,砸下巨資收購摩拜單車,攪起多方巨頭混戰,以上無不是通過燒錢,才燒出行業領先地位。據悉,以美團、大眾點評和摩拜單車作為主體,統計所得的融資總額在142億美元,也就是說花費了大概891億元人民幣,才締造出當下的美團帝國。

美團的無限擴張,並屢次衝破商業邊界,縱然已經上市融資成功,依然面臨不小的競爭和盈利壓力,情況也不容樂觀。上市後的美團是否依然可以保持持續的發展,現在下定論還有點太早。

需要警惕的是:“融資+燒錢”的美團,應避免重蹈“樂視”的覆轍!





行風財經


美團點評港股拉昇漲近4% 創新高
1月6日消息,美團點評午前拉昇漲近4%,創上市以來新高,開盤104.1港元,高見108.3港元。截至中午休市,美團點評報價108.1港元,漲幅為3.743%,最新市值為6278.88億港元。以現價計,該股暫連升3日。




美團點評市值僅次阿里、騰訊


2020年剛開始,美團就上演了瘋狂的一幕:1月6日,美團市值突破6300億,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中國第三大互聯網公司! 這還不算,在突破6000億市值後,美團根本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而是繼續上揚:到目前為止,其市值已達到6569.3億。 一個“送外賣的”,躋身中國互聯網三強,這是福爾摩斯都不敢預測的神劇情!



美團股價持續上漲與其今年以來持續優化的基本面,以及由此帶來的盈利能力提升有直接關係。在美團的幾大業務中,外賣業務的整體市佔率在持續提升,穩坐行業第一的寶座,已經能做到大體盈虧平衡;到店業務是最有壁壘和價值的業務,雖然抽傭水平難以提升,但因廣告營銷開始放量,盈利能力也有進一步提升;酒店業務盈利能力不錯,間夜量已經是行業第一,目前該業務的重心是滲透高星級酒店,未來很有希望成為行業第一;新業務在“減虧”和“輕模式運營”的策略指引下,今年也出現大幅好轉。正是在各項業務盈利能力快速抬升下,使得股價有了快速上漲的動力。

美團的戰略是圍繞生活服務——也就是吃喝玩樂各個層面來開展業務的,即使目前公司規模已經很龐大,涉及的業務線條也繁多,但仍有眾多生活服務品類尚未涉及。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基層財政所工作人員甲,很高興和大家交流財經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

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甲


王興的第三位置,只有龍巖老鄉張一鳴能取代他。

龍巖這地方真的是藏龍臥虎的風水寶地,出了美團和今日頭條這兩個移動互聯大公司,是龍巖的驕傲,也是閩商的驕傲,更是福建的驕傲。

福建是個美麗的地方,青山綠水人傑地靈,近代出了很多大人物,過去受制於地理環境的限制,錯過了IT信息時代的機會,現在總算抓住了移動互聯時代的機會了。

今年是古田會議九十週年紀念日,龍巖人到處結燈掛彩慶祝,慶祝這改變中國歷史的偉大會議,身為福建人感到特別驕傲。

美團從被人看不起,到超越京東百度市值,成為中國第三大市值的移動互聯公司,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特別是劉強東的意料,怎麼也想不明白,一個送快餐的公司怎麼會超過京東?

王興是個很低調的人,上市後沒有學劉強東,雷軍想著套現幾十億,一百億來改善個人生活,而是繼續加大投資,實現了美團的贏利,才被投資者追捧,成為中國市值第三大的移動互聯公司。


光芒萬丈34957


為什麼美團沒有超越他們的可能呢,百團大戰殺出來的王興,擁有著豐富的失敗經驗,互聯網企業活下去才是關鍵,說不定哪天就被跨界打殺了,一直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危機感才是關鍵!

阿里一直面臨著京東的追趕,後來加上異軍突起的拼多多,雖然還不至於影響行業地位,但說它不著急,是不可能的,還有蘇寧易購等以前傳統企業的轉型,以後電商領域情況如何,還有待發展!

騰訊在上次封殺羅永浩的社交產品中可以看出,在社交一家獨大的騰訊已經墮落,一直用盡手段想維持自己的壟斷地位,不惜採取不太正當的手段,但微視在短視頻的無力,已經看出了它的戰鬥力,在頭條系崛起以後,一直想殺入社交領域,以後騰訊還能不能一家獨大,還真不好說,畢竟不可能真的封殺一切,最終還是要靠產品來說話!

以後誰會成為第三,一方面要看美團自己能不能繼續保持持續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看第一第二能不能保持警惕,最後還要看類似頭條系的新勢力能不爆發!


我是哪兒跑


當初那麼牛的摩拜哪裡去了,美團會不會做大了之後成為下一個摩拜。


生活是沒有戒律的修行


阿里巴巴也市值6000多億美元[捂臉]美團是6000多億港幣,僅次於太多了吧[捂臉]阿里通訊市值港幣都是幾萬億的



我弓長張


美團市值超6300億港帀,阿里市值超6000億美元,兩者不是一個量級。

美團市值近一年翻一番只是資本市場比較看好公司的發展趨勢,不排除有眾多投資者追高。

美團的業務主要是外賣、團購,而阿里是全生態協作發展,近兩年因拼多多的突然崛起,阿里把集團的資源集中壓制拼多多,對淘寶直播打造初具規模,雙十一利用市場優勢逼商家二選一,給拼多多沉重打擊。回頭阿里會再集中火力對付美團的,美團的團購業務毛利潤偏低,外賣業務會在阿里餓了麼平臺的競爭攻勢下難以獲利,投資人沒有想象空間就會拋售美團股票,市值也會下跌。

不過美團現在也在打造自己的全生態,無奈現在有阿里、騰訊兩個平臺巨頭,各細分領域又有一些小巨頭,那個也不好惹,要殺出一條血路來註定坎坷。

保守估計,美團市值在第三的位置還能持續一年左右,等潮水退了就知道誰在祼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