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隨著武漢按下了啟動鍵,大批行業開始了暫停之後的復工復產復市。位於武漢市礄口區的戰友配送中心有500餘戶商鋪,主要經營著米麵油鹽、幹活調料、冷凍牛羊肉等物資。1月18日,整個市場就響應政策,提前關閉。截止目前商戶庫存的貨物,僅糧油物資商品就價值約1.5億元之多。怎樣幫商戶們迅速地“復工”賣貨就迫在眉睫。



戰友配送中心個體商戶 陳友成:像我們這個市場每家每戶大體都有個大幾十萬的貨物。米呢,春節前進的,存放時間三個月,不處理的話,就容易壞,積壓(時間)長了在市場就不能流通了,大大小小都有損失。


配送中心的絕大部分商戶回漢復工程序還在陸續辦理中,生意卻不能停下來。


戰友集團董事長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 楊建橋 :我們很多商戶都回老家去了 。疫情發生以後,這麼長時間他又回不來,所以說我們商戶非常著急。把我們戰友集團所有員工成立了一個紅色服務隊,就是給商戶做配送、做市場去。


戰友配送中心是楊建橋創立的戰友集團最早的分支板塊,對這裡,他有著最深的感情。在他的一聲號令下,178名集團職員報名成為了配送中心的服務隊隊員。隊員們的任務就是幫500多戶商戶代賣商品。


戰友 | 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 戰友配送中心


為商戶服務不能輸在細節。在配送中心的糧油市場內,剛剛復工的京山籍商戶劉文明正將800斤京山橋米裝進麵包車內,供貨給市內一家超市,招不到搬運工人,紅色服務隊二話不說來幫忙。不僅如此,服務隊還協助商家開拓銷售渠道,比如蒐集自己所處小區需求信息,聯絡小區團購群主或團長,幫他快速出貨。其中,所有的銷售價格都是商戶自行決定,服務隊都是義務志願服務,不賺一分錢。


戰友集團董事長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 楊建橋 :正好社區有需要,我們員工又(生活)在每個社區,所以把社區需要和商戶這兩個需求結合起來。


從配送中心出來,已臨近中午,稍顯疲憊的楊建橋還沒有來得及吃碗午餐泡麵,就趕緊驅車前往下一站。他要趕到緊靠華南海鮮市場的武漢優撫醫院,因為在那裡,還有一支由他組建的戰友紅色志願突擊隊,堅守在新冠肺炎患者收治醫院的保障一線。


戰友 | 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武漢優撫醫院隸屬於武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是一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專門為傷殘軍人提供醫療康復服務。疫情發生後的2月14日,醫院被列為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療機構。也就是當天,醫院接到任務:三天時間必須擴充900張床位,以進行病人收治。接到指令,整個醫院迅速組織行動起來,可是難題也接踵而至。


武漢市優撫醫院黨委書記 主任醫師 陳剛:時間真的是非常緊,我們就面臨著舊樓的騰空、搬遷、床位佈置、衛生清潔、垃圾清運,我們的醫療隊伍本來人手就比較緊張。


當時,不是沒有想辦法。可疫情吃緊時期,去哪能聯絡到人手幫忙?面臨感染風險,別人又願不願意來?這些都是問號。


戰友 | 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正當焦急萬分的時候,現場有人想到了楊建橋和他的以退役軍人為主體的戰友集團。電話那頭,楊建橋答應立刻著手找人。可當時夜色已晚,現場並沒有多少人心裡有底。


戰友集團董事長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 楊建橋 :那天下著大雨,交通又沒有,我就在我們公司領導群裡,我說我們以最快的速度,誰能夠目前趕到優撫醫院,以最快的速度趕過去。


在應急組建這支特殊的突擊服務隊的時候,楊建橋專門為員工報名設置了規矩。


戰友集團董事長 全國“最美退役軍人” 楊建橋 :我們公司規定女同志55歲以上的,男同志60歲以上的,他符合了退休年齡的這一次都不允許上,對他們也是保護。超年齡的你比如馮建國,他報名的時候說楊總,我要上,我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我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但是這時對於軍人來講,這是一場戰爭,我一定要參與。


戰友 | 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 馮建國


62歲的馮建國,曾經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從2月7日開始,他早已經按照戰友公司要求在礄口某隔離點志願服務了一週。看到管理群裡的報名消息,他心中一沉,來不及給閨女做飯就轉身出了門。


戰友集團紅色志願者突擊隊 馮建國:國有戰,召必回,但是呢怕不怕?害怕,不是不害怕。對越自衛反擊戰那是明槍明炮,疫情呢?看不見的戰線,它是暗箭難防,怕的就是這,但是害怕也不行,黨員幹部不衝誰衝?


有通行證的開車,沒有證的步行,優撫醫院門口開始逐漸聚集起人來。


武漢市優撫醫院黨委書記 主任醫師 陳剛:不到一個小時,他們就零零星星地聚集到我們南門。我記得印象很深,當時是我親自去迎接他們,因為當時實在是太感動了,我是太需要這支隊伍了!

武漢市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副主任 王樂樂:不僅是捐款捐物出人出力,一概投入到抗疫的第一線,確確實實真正做到了(退役)軍人的姿態。


2月17日,優撫醫院在眾志成城地努力下,任務按照指定時間完美收官,全部900張床位整理完畢,5支援鄂醫療隊也全面接手12個病區。然而此時,原有醫院物業公司由於人手嚴重不足,日常後勤保障工作面臨困境。楊建橋和戰友團隊再一次站了出來,他們主動請纓、決定由紅色突擊隊承擔起醫院日常飲食配送,還攬下了消殺、保潔、垃圾清運等任務。


戰友 | 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身處疫區,37名隊員的安全,是天大的事。為此,戰友集團創造性地在紅色志願突擊服務隊上建立了黨支部,黨員和老兵們帶頭服務、科學作業,大家擰成了一股繩。


戰友 | 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因為有內蒙古、廣西等五個省的援鄂醫護人員,工作之餘,突擊服務隊員們忙完活後在病區給他們當臨時翻譯,還陪病人聊天談心。他們在這裡,收穫了友誼、親情,他們被很多人和事所感動,他們也為自己感到自豪。


戰友集團紅色志願者突擊隊隊員 何旭晨:看到外省來支援的醫療隊伍,他們經常性看到一些老人行動不便,然後就手挽著手的,就相當於牽著自己的親人一樣,這些地方真的讓我很感動。

戰友集團紅色志願者突擊隊隊員 薛麗:比如說我們保潔員都要上去拖地,然後有的病人你還沒上去,他已經慢慢地幫你做了。他們是發自內心地心疼我們這些保潔員,有的醫生就是說,我們說話他們都聽,你們來了你們跟他們說,他們很高興。


戰友 | 重返戰場:戰友在“疫”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