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哈爾的移動城堡》上映於2004年,講述了一個帽子店手藝人蘇菲愛上了城堡魔法師的故事。影片以戰爭為背景,利用線性敘事結構為觀眾演繹了一段戰火中的唯美愛情故事。

影片製作精良,畫面色彩豐富,曾提名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雖然陪跑失敗,但是僅國內就超過100萬人在豆瓣打出9.0的高分,成為大眾心中的經典動畫電影。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幼年生活在戰爭時代,他目睹戰爭帶來的破壞和百姓的流離失所。這對他造成深刻的影響,因此他有強烈的“反戰”思想,並將這種思想投射到他的作品當中,而這部《哈爾的移動城堡》也寄託了他的情感表達。

影片以女孩蘇菲和魔法師哈爾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通過戰爭背景的殘酷和友情的珍貴向人們傳達出熱愛和平、勇於追夢、保持純真的理念,同時也詮釋了愛情的力量可以使人遠離慾望、勇敢面對生活。

雖然大家都在談論蘇菲和哈爾的愛情故事,但是我更想從宮崎駿導演這部影片中的色彩設計入手,談談他是如何通過一座城堡打造出一個令人震撼的美學世界。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01、城堡四色門構建出各具特色的空間美感

1991年日本動畫片《哆啦A夢》引入國內,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大家都很喜歡哆啦A夢的任意門,可以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我在觀看《哈爾的移動城堡》時,發現城堡裡也有這樣一個任意門,它通過一個四色小轉盤通向各種不同的地方。影片以城堡為主題,利用四色門營造出一種時空感和神秘感,轉到不同的顏色,打開門都會看到令人驚歎的美麗世界。

  • 綠色代表著城堡所在地,跨越草地和雪山,眼前是無盡的美景

影片開頭,行走的城堡穿過濃霧走向茂盛的草地。遠處是縹緲的濃霧,近處是坐落在草地的茅草屋和牧羊人帶領著小肥羊的景象,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的城市,很難見到這樣秀麗的風景。導演通過大量的空鏡頭和全景鏡頭展現出大自然的磅礴氣勢和令人眼前一新的美景。

蘇菲被荒地魔女施了法,變成了90歲的老婆婆,她離開了自己家的帽子店走向了田野。蘇菲的腳步伴隨著悠揚的提琴聲就這樣被融入到大自然的綠色海洋中。映入眼簾的是風中搖曳的小花和佈滿青苔的石頭,畫面逼真彷彿就是現實中的場景一樣,這時候遠景鏡頭充分地展現了渲染氣氛的作用。

哈爾的城堡裡有一扇門可以通往不同的時空,綠色的門正好對應著蘇菲所在的田野,就這樣蘇菲走進城堡,認識了菲爾。隨後,影片通過蘇菲的視角和綠色的門繼續為觀眾們展現著無窮的自然美景。

無論是生機勃勃的草原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導演利用精緻的畫面和逼真的自然環境,通過蘇菲的經歷傳遞給觀眾一種生態意識,讓觀眾在強烈的視覺享受裡思考環保和生態的重要性。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 藍色代表小鎮和港口,隨後又換成黃色,展現了城市風貌和人間百態

影片前半部分,蘇菲和哈爾還在磨合期,城堡的四色門上有一個藍色區域,推開門後是歐洲風格的小鎮和不遠處的港口。小鎮建築是典型的19世紀末歐洲風格,有著維多利亞時期建築的影子,斑駁的木製小屋,磚瓦多為深紅、青灰和藍黑色。庭院裡花團錦簇,港口停著許多的帆船,人頭攢動,富有生機和田園氣息,因為靠海又能想象到海風的吹拂和清新。

蘇菲在小鎮上購買蔬菜的時候,店鋪門口的菜筐裡放著各種各樣的蔬菜,胡蘿蔔和西藍花栩栩如生,特別逼真,從這裡也能感受到導演的用心和影片的精緻,再現了真實生活的場景。居民大多身穿工裝服留著八字鬍,頭戴貝雷帽和氈帽。艦隊回來時,人人都到港口慷慨激昂的歡呼,岸邊人頭攢動。

之後,哈爾和蘇菲的感情升溫,哈爾把藍色門換成了黃色,直接通往蘇菲家的帽子店。這時候鏡頭展現出來的是蘇菲家的庭院和人來人往的街道,紅色的牆漆已經斑駁,木質的結構搭建起整個庭院,馬車和輪船還有蒸汽火車襯托起時代的背景和復古的氣息。

導演通過時空的轉換展現出一副歐洲風格的時代畫卷,大自然的絢麗和小鎮生活的風貌為觀眾了兩種不同的美學世界。不同的空間感傳遞給觀眾更加豐富多彩的環境體驗,引導觀眾身臨其境,感受影片中的美好場景,跟著影片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 紅色代表金碧輝煌的宮殿,隨後換成粉色,象徵著哈爾送給蘇菲的秘密花園

哈爾的城堡裡,打開紅色的按鈕就進入了宮殿所在地,門外的交通工具不再以馬車為主,而是代表貴族階級的蒸汽車。侍衛和車伕的裝束通通顯得正式,街道上行走的貴族都穿著禮服戴著禮帽,跟小鎮上的居民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宮殿外的建築也多以拱形的房頂為主,宮廷式的建築顯得威嚴、正氣。同時摻雜著哥特式風格的建築,尖尖的房頂和教堂式的玻璃窗,無一不顯示了宮殿的氣派和奢華。

隨後,蘇菲和哈爾在宮殿裡與薩特曼老師鬧掰,哈爾就把紅色的門換成了粉色,這是他送給蘇菲的秘密花園。影片採用了全景和近景鏡頭向觀眾展示秘密花園的全貌,漫山遍野的花朵在草地上隨風搖曳,一池碧波悠悠倒映出小木屋的全貌。

不管是威嚴氣派的城堡還是五彩斑斕的秘密花園,導演同樣通過時空的轉換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環境的特徵和風格。這些環境不僅是告訴觀眾影片的魅力所在,更是利用這種空間敘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映襯人物的心理變化和命運走向。

  • 黑色代表神秘的戰爭,炮火紛飛,氣氛壓抑沉重

城堡四色門,最神秘的莫過於黑色,這扇門背後是壓抑的戰場和火光滿天的慘狀。空中的飛行機向城市投入炮彈,瞬間的火光照亮了墨色夜空,飛行機在火光的映襯下顯得壓抑、冰冷。哈爾施法讓自己變成一隻怪鳥,他為了保護蘇菲勇敢地面對戰爭,憑藉自己的生命力在空中穿梭阻擋悲劇的發生。

這一場景跟其他幾扇門有著強烈的反差,它沒有生機勃勃也沒有奢華氣派,顯現出來只有無邊的黑暗和令人驚悚的魔法和戰艦。從人們緊皺的眉頭和坊間的熱議,不難看出戰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也直觀的展示出人們追求和平,渴望幸福的強烈情感。

導演通過四色門向觀眾展現了秀麗的大自然和歐洲風格的小鎮,同時也反映出階級的差距和戰爭的殘酷,以城堡為主題,時空轉換為手段,不動聲色而又自然的將場景串接在一起。不僅渲染了影片氣氛,也推動了故事發展,交代了前因後果,有利於人們理解劇情。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02、色彩設計豐富建構出唯美的意境,蒸汽朋克風格展現了機械美

《哈爾的移動城堡》整體的畫面設計精緻、色彩豐富,無論是外部環境還是城堡內部環境,均表現出宮崎駿導演特有的美學風格。城堡驅動力是蒸汽,小火堆卡西法只是一個擬人載體,它作用於蒸汽為城堡提供動力,而蒸汽朋克是一種流行於西方的藝術風格,主要以蒸汽元素為主,宮崎駿導演加入這個元素也不是一時興起。

早在他的作品《天空之城》、《風之谷》裡,我們就能窺見端倪。希達和巴魯追尋天空之城的時候,海盜媽媽乘坐的飛船和軍隊使用的飛船都具有機械美,代表著步入工業革命的景象。風之谷裡的反派也是駕駛著機械交通工具等到處破壞。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冷暖色調的反差對比,呈現出強烈的視覺衝擊,引導觀眾的反思和感悟。

色彩是一部動畫電影中的組成部分,它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視覺上的享受,也從心理和情緒層面引導觀眾代入到電影中,更好地理解影片傳遞出來的情感表達。蘇菲和哈爾在秘密花園互生情愫時,整個畫面展現出來的色彩明亮,氣氛溫柔。等到哈爾變成怪鳥,剛從戰場回來時,整個畫面又沉重、壓抑,夾帶著神秘感的同時又顯現出哈爾對戰爭的厭惡和即將墮落的擔憂。

冷色調讓人覺得理智、冰冷,暖色調讓人覺得溫暖、感性。冷暖色調的對比容易形成反差,表達作品的主題和情緒,引導觀眾進行不同的情緒體驗,推動情感的昇華和變化。城堡裡的物件顏色各異,七彩斑斕,建築風格顏色多變,共同打造了一個夢幻般的童話城堡。

鏡頭語言呈現影片基調,從心理層面烘托氣氛,彰顯色彩之美。

影片開頭以大量的空鏡頭表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也奠定了影片的基調,營造出一種唯美的意境。結尾的時候又採用了全景和遠景鏡頭,哈爾化身怪鳥在空中翱翔,身後是火光沖天的廢墟和剛剛經歷過戰鬥的小城,鏡頭語言的變化從心理層面引導人們情緒上的過渡,一邊為蘇菲和哈爾的愛情感動,一邊又為戰爭下的城市擔憂。

蘇菲剛開始在城堡裡做清潔,當她看到哈爾的浴室時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這個片段利用了全景構圖的技巧,將哈爾的浴室全貌完整地呈現出來,各種顏色斑駁的浴缸和牆上隨意亂畫的塗鴉,鏤空壁掛上的藥水都顯示出哈爾的二元對立面。一面是乾淨帥氣的魔法師,一方面又是不在意衛生的大男孩,暗示著慾望和現實的對立和反差。

無論是從視覺還是心理層面,這部影片都彰顯了色彩之美,表現了影片的主題意圖,引導人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視覺的觀看和心理的感知,引發思考和感悟,強調和平、環保的重要性。多重的色彩對比也有利於吸引觀眾注意力,影響觀眾的情緒和認知。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03、如何在觀影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結合電影談談我的思考和建議

同樣一部電影,為什麼別人解讀的內容總比自己多?如何在觀影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呢?我觀看了很多動畫電影之後,發現在審美方面它們都是有一些共性的,除了滿足視覺效果和娛樂感受外,更重要的是細心和思考。我會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我的建議:

①從電影細節入手,反覆做好筆記。

哈爾的移動城堡有四種顏色的門,蘇菲從綠色的門出現就會看到荒野和草地,從藍色的門出現就會看到港口和小鎮,從紅色的門出現就會看到宮殿,從黃色的門出現就會回到自己家的帽子店。這個細節在觀影時很容易忽略,這樣的話就對“空間感”和“時空轉換”沒有太大的關注,就會缺失這部分的欣賞和解讀。

觀看電影時,不管是為了娛樂還是深入地解讀,隨時做好筆記都會幫助自己更加了解劇情,讀懂導演想要通過電影傳遞給我們的意圖,也會看懂影片中的隱喻符號,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形成自己的見解,對於理解電影來說,效果事半功倍。

②從基礎理論入手,掌握常用術語。

《哈爾的移動城堡》在敘事方式方面採用了線性敘事,從蘇菲與哈爾相遇、蘇菲變成老婆婆、蘇菲在城堡和哈爾邂逅、最終兩人戰勝困難在一起,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鏡頭語言方面,宮崎駿導演擅長用大量的全景構圖和空鏡頭來展現大自然的風光和魅力,利用特寫鏡頭表現人物的心理變化和情緒體驗。

掌握一些簡單的理論知識,有助於我們明白導演的意圖和鏡頭想要傳達給我們的語言,深層次地解讀影片各方面的隱喻含義和美學特徵。無論是從色彩、光線還有景別等方面,可以清晰地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從心理層面影響人們的情緒。

③從思考分析入手,學會歸納總結。

當我們看完了一部電影,也通過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去做筆記、分析影片時,還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思考。比如這部電影中為什麼宮殿貴族和小鎮居民的服飾、裝扮差別這麼大?為什麼同一個時期的建築風格也有一些差異?為什麼哈爾要把四色門進行調整換成黃色和粉色?

如果加以思考,我們就會發現,導演正是通過貴族和平民之間的貧富差距來展現戰爭對平民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哈爾愛上了蘇菲,願意站出來保護她的安全,把門換成黃色和粉色也是愛她的一種表現,也代表了要與宮殿徹底斷絕往來的情感變化。

學會歸納和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加輕鬆地讀懂一部電影想要表達的含義,也可以逐步提升我們自身的審美能力。看完每部電影都會對其表現出來的時代背景、人物造型、場景設計等有不同的見解和屬於自己的審美能力。

《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中的美學世界

寫在最後:

《哈爾的移動城堡》這部動畫電影是宮崎駿導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全球影迷粉絲心中的經典動畫,有人說它是拍給成年人的動畫,也有人說它的藝術價值極高。

本片無論是從商業片還是藝術片的角度,無疑都是成功的,導演通過細節構建出一個神秘的城堡,同時也構建出帶有個人風格的美學世界。

無論是城堡四色門還是整體的色彩設計,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劇情和主題。從這部電影中表現出來的反戰、和平和生態意識,值得每個人去感知。

哈爾和蘇菲的愛情故事也讓我們繼續相信愛情、相信美好,成長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但願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最終都能得以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