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春天”,為什麼我第一眼想到的卻是這個?


面對“春天”,為什麼我第一眼想到的卻是這個?

春暖花開,春心蕩漾

一提到春天,大多數人會想到“春夏秋冬”、“春暖花海”、“春意盎然”、“滿面春風”等等,想到這些詞語的同時,也說明你可能有點老了,至少不會太年輕,因為在你眼裡春天似乎就是這些積極向上的意義,最多再加上“重新開始”“重新出發”象徵性含義。可我卻想偏了。

時代在進步,而且很快,尤其是網絡的發展,聰明的線上國民發明了一籮筐的新詞彙,簡明扼要,一看便明,像“不明覺厲”“人堅不摧”“喜大普奔”“累覺不愛”“十動然拒”“男默女淚”“細思恐極”“說鬧覺餘”“啊痛悟辣”“不哭站擼”等等,我們的“春天”也有個新意境你知道麼?

春天,原本該是寒冬結束、萬物復甦之意,但在年輕的網絡世界的角度看來,就萬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它是“啥都沒有”“被打敗的時候,什麼都沒獲得”“還沒開始、已經結束”的意思,這個表述可能源於撲克牌鬥地主中的“春天”表述,也可能是兩者互為先後,意思基本一致,指的是你還沒出一張正牌,對手已經贏了,全部牌都打完了。


面對“春天”,為什麼我第一眼想到的卻是這個?

網絡已經成為生活的重要部分

那這個新詞意“春天”的產生,是怎麼樣一個心理過程呢?

首先這個詞一定源於生活。春天的概念其實是源自中原地區,四季分明,春暖花開,這從古代唯美的詩詞歌賦中體現的非常充分。但是在南粵地區,春天其實是不存在的,也沒有什麼冬天,因為四季不分明,四季都有花,四季樹葉都在生長或落下,這樣氣候成長的人們,很難把春天賦予太多感受和含義。而在極寒的東北地區,春天也沒有那麼唯美,尤其是近些年,沙塵暴肆虐,雪水化成泥水,骯髒至極,春天已經成了四季中當地人最不喜歡的季節,這讓這個詞語產生了一些與美好相對的意思。所以我猜測“春天”這個新此意應該是極南或極北地區首先創造使用的,歷史可能不會太悠久。

其次這個詞意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深蘊意。無論是撲克牌還是網絡遊戲,都是對戰競技類的玩法,你輸我贏、你死我活是非常直接的,對戰過程也是比較冷酷的,沒有人玩牌玩遊戲不想贏的,因為這背離了競技項目的本質。但正所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國人使用“春天”這個充滿生機,生動唯美詞彙來委婉的表達“輸的很徹底”的尷尬局面,這讓雙方都至少都會感覺不錯,“我被了打了個春天”總比“我一張沒出,就被打敗了”的表述要更容易接受的多,面子問題很是問題。


面對“春天”,為什麼我第一眼想到的卻是這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生命力頑強

再次這個詞意短期內可能只會在圈子內使用,不會有太大發展前途。這源於這個詞語的使用人群的小眾,無論是撲克牌鬥地主,還是玩遊戲的人,本身就是小眾人群,他們在使用這個詞語的場景也都是遊戲過程中的臨時性表達,其他人的學習傳播是隻是口頭相傳、相互效仿,加上詞語本身的意境也不夠那麼高雅,因此無法登上正常的文學作品,更不要說大雅之堂,這樣就註定了這個此意的命運,流於世俗。

最後這個詞意不會消亡,長期來說也可能翻盤。世間萬物,存在即為合理,這個詞意的產生體現了我們這個時代的背景,即使是它只代表小微群眾,但他是有其傳播下去的現實意義和可能性的,因為它會豐富我們的中華文字文化。中華文字文化本身就是不斷在發展和演變的,很多詞語以前不具備某個意思,發展到一定階段,或者經歷了某個特殊的歷史事件,他的意思增加,再經過一定時間的使用,他成為文字文化的一部分,不可分割。這正是中華文字文化的魅力所在,都說漢字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在我看來也是正因如此。


面對“春天”,為什麼我第一眼想到的卻是這個?

無論艱難險阻,我們要積極面對

回到題目:“面對春天,為什麼我第一眼想到的卻是這個?”,這可能源於我自己的鬥地主和遊戲生活,也可能源於當下疫情帶給我的憂鬱氣質,不自覺的就想到了逃避現實的玩樂語意,或許我是應該慚愧的,但我確實沒有,因為憂鬱本身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要做的就是把憂鬱變成理性,在變成積極,正如我對新詞意“春天”的解讀過程,無論好壞,都有其積極意義,我們要做的就是“自省”“致良知”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