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殖需要投資很大(少則幾十萬),你覺得你敢做嗎?為什麼?

Doohro


我家幹過養殖,不過都是20年前的事情了,今年我都30多歲了。說實話, 基於我現在從事的行業,如果我有幾十萬的話,哪怕我想幹養殖,也不會一次性投資這麼多錢,適當性的投入個幾萬,見到利潤之後,再擴大規模也來得及。

說說我家幹養殖那點事,我家幾乎沒什麼經驗,養殖的是大鵝,第一批抓了1000只,第二批抓了300只,共計養殖1300只,後來遭受各種瘟疫、禽類極比你高,最後成活900多隻,當時的成品鵝也比較便宜,核算下來,去除成本,大概掙了不到2萬塊錢。

我來說說當時經歷的幾件事吧,大鵝這東西直腸子,吃得多、消化的快。好在是在農村,我家在村子的最南端,南邊一條大河,水草還算豐美,平時可以把大鵝趕過去放一放。但最難的是下雨的時候,那會兒根本不懂養殖,我們一家三口,就是在自己院子裡圍了一個棚子,雖然也會喂些精糧,但大多數都是草食為主。平時農閒的時候,就出去割草回來喂,沒養過的估計也沒見過那種場面,三個人割一車草,還不夠這些鵝吃三天的,一捆草扔進去分分鐘就秒光。

還有一次,我記得特別清楚,是夏天7月份,那時候天氣特別炎熱,突然就來了一波疫情,當時我叔叔家和我家同時乾的養殖,當時他們家的鵝那是幾十、幾十的死,擋都擋不住,有時候睡一覺起來,進棚子裡用筐往外撿病死的大鵝,那種場面沒經歷過是感受不到的。尤其是鵝子長到一定重量之後,死一個都特別心疼。

但不管咋樣,既然已經養了,那必然要把這批養到出欄為止,當時咱也不懂養殖啊。所以,就去買書、諮詢,總之能問的都問了,能找的都找了,光是給各種禽類喂的藥就多大數十種。好在天不絕我們家, 這些鵝最後雖然死了幾百只,但大多數都活下來了,去除成本也賺了不少錢,雖然不是很多,但在那個年代,可比種地強太多了。

但如果是現在,你問我投資幾十萬幹養殖,你會幹麼?我的答案是不幹,因為“家有財產千萬貫,帶毛的不能算”。

興許,我會小規模的嘗試一下,計算成本跟投入,如果看到了利潤,且利潤成正比,那麼來年我才會考慮擴大規模,但如果一上來就讓我投資那麼大,還是洗洗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