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王福重说,穷人没有道德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经济学砖家王福重在访谈中说,穷人都没有道德和信誉,富人因为比较有钱,所以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会比比较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家剥削工人,富人要致富,那肯定要剥削员工,不剥削怎么能够致富?所以富人在成为富人的路上已经丧失了一部分的道德,而且他在后期做的积善行德的事,都是为了平衡自己,在道德缺失方面的遗憾,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胡雪岩,盛宣怀,黄光裕,刘汉。所以一旦成为了一个富人,要在这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保持道德上的纯洁就很困难,很多时候只能随波逐流,身不由己。

一个穷人,按照经济学专家王福重所说的,穷人没有道德,是因为他的穷。那按照他的理论推广出去,穷人只要不穷了温饱了,他们自然会懂礼仪讲道德。所以由此可见,穷人成为讲道德的人的可能性,要比富人来的更容易和更简单,因为只要让他们不穷就可以,而我们国家现在正在攻坚脱贫致富,所以穷人成为有道德的人,希望还是非常大的,而富人就难说了。

现在的996工作制,就是富人所提倡的,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有道德的建议,可悲的是富人还要告诉你,这个996的工作制给你带来希望,而这个富人却忘记告诉你,从996工作制上,他可以从你身上多赚多少钱。我们穷人的鼻祖陶渊明先生,为了五斗米不折腰,想必我们现在广大的穷人家里都应该有五斗米。从陶渊明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穷和有道德,互相是不冲突的。只要受过良好的教育,人可以穷的品德高尚,人可以穷的不受嗟来之食。经济学家王福重先生看到的道德不好的穷人,是因为他们在年幼时没有受到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而长大后又正好成为了一个穷人,所以才让王福重先生认为是因为穷而丧失了道德。王福重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也不愿意看到的是,他眼中的这些没有道德的穷人,哪怕一夜之间中了上千万的彩票,他还是没有道德,不会因为腰缠万贯,身家千万,而一下子提升了道德。所以这也就正反驳了经济学家王福重的理论,没有道德,不是因为他的穷,因为他发财了以后,还是这么没有道德,那请问他的没有道德是他的穷困而导致的吗?

经济学家王福重先生,如果回首宋元明清,我想你应该可以看到,穷人的没有道德,底层人民都没有道德,和富人的没有道德,高层人民的没有道德,哪一个对社会对国家社稷的危害来得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