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傷”還需時日 信心已然倍增——上海體產復工記

新華社上海3月31日電(記者朱翃、許東遠)當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正成為當下社會的主旋律,體育產業也不例外。作為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體育產業在困境中尋求發展,通過外部借力和自身改變去尋找逆境中的發展之路。記者近日走訪上海多家體育場地,瞭解復工復產情況發現,“療傷”還需時日,但信心已然倍增。

從3月上旬開始,上海的體育企業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陸續復工復產——從3月12日的588家體育場館復工開放到3月24日的體育場館復工率超過98%。上海市體育局連續出臺了多版體育場所復工工作指引,為體育場所開放經營保駕護航。

“投籃、三分、防守……”在上海洛克公園(繽紛城館),26日午後時分已有不少球友在場地裡揮汗如雨。疫情下,球場上多了許多抗疫元素,“武漢加油、張文宏醫生頭像等標識將球場裝飾一新。”據洛克公園上海南區運營主管陳翔介紹,人氣雖然不及疫情前的火爆,但市民鍛鍊的願望很強烈。“3個月沒打球了,想念朋友們。”在會員群,球友紛紛建議多多“組局”“放開打”。球友來到場地後,通過出示“隨申碼”、測溫、登記信息等環節便可入場打球。

“我們的業務量整體恢復到四成左右,但目前的日均營收還沒有達到盈利點。”陳翔表示體育產業基本不會在疫情之後迎來“報復性”消費,“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不同,往常一週打一、兩次球的人,很難變成一天打兩次。”據悉,“洛克公園”擁有近400名員工,在全國自主經營50餘家運動場館,因疫情影響,場館業務、賽事、線下培訓等業務均受到不小衝擊。

“我們這周黃金時間段的預約已經全滿。”記者週末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看到預定計劃中,羽毛球場地的全時段和籃球場地的晚間時段已經全部預約滿。久事體育東體分公司全民健身高級主管姜躍星表示,除去游泳館,室內外的其他場地均已分時段開放,每天開放前、中、後都會有專門的保潔人員對場地進行消毒處理,並針對直接接觸的設施設備、防護及穿戴用具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後續游泳館也會有序恢復。

根據上海澤璞創智對100家體育企業的調研顯示,77.19%的企業營收明顯下跌,21.05%企業面臨人員用工困難。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體育經營企業表示“一季度基本為零,二季度初步恢復,全年能不虧錢就好”。隨著東京奧運會和各項國際大賽的延期,職業聯賽的電視轉播與廣告、圍繞體育明星的附加產業鏈、體育賽事贊助等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未來還將面臨重大賽事嚴重“擠壓”等問題。

坐擁F1中國大獎賽的上海擁有不少車迷。23日凌晨,一場“娛樂大於競爭”的“虛擬F1”巴林大獎賽中,雷諾F1車隊試車手、來自上海的周冠宇在近40萬名網友“雲注視”下,擊敗蘭多·諾里斯、尼古拉·拉提菲等現役F1車手,意外奪冠。賽車運動因“新冠肺炎”繼續停擺,線上進行的電競對抗成為新“標配”。

相比注重線下運營的體育企業受損嚴重,側重於線上的電競產業對疫情的“抵抗力”還不錯,文化消費還有所提升。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副會長朱沁沁表示,線上線下相結合正成為體育產業突破發展的新道路。

面對疫情給中小體育企業帶來的資金壓力,上海市體育局除了幫忙對接稅費減免、場地租金減免等措施外,近日還攜手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在線上舉辦“中銀普惠e站通”體育產業專場在線對接會。政府部門、銀行專家、小微企業匯聚線上互動交流,多方合力為急需信貸服務及政策支持的小微企業遠程支著、在線答疑。相關銀行專家化身“主播”,線上“面對面”為體育企業排憂解難。

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李海認為,雖然此次疫情對體育產業有很大的衝擊,但長遠來看,也有積極的一面。“首先,此次疫情造成的精神創傷將進一步喚醒大眾的健身意識覺醒,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對體育鍛煉和強身健體的消費需求將會湧現出新的動能。其次,疫情也給體育企業‘上了一次危機公關課’,加速體育健身休閒產業的互聯網基因植入,基於線下場景的健身休閒產業將加強線上教育和培訓,實現多元化的經營模式。第三,疫情將催生健身休閒產業的危機管理體系,一方面通過內部的改革創新,提升經營效能,另一方面提高預測和抵禦未知風險的能力。”李海表示。

“洛克公園”董事長戴富祺表示面對疫情困難絕不裁員,更有信心帶領員工穩步前行;每步科技CEO馬京偉告訴記者“今年原定目標是實現收入3個億,現在依然沒變。”很多上海的體育企業雖然遭遇疫情衝擊,但面對未來信心倍增。

線上火熱、線下升溫;抗疫不斷、鍛鍊不止。在民眾健身鍛鍊意識不斷提升、“健康中國”建設不斷髮展的大背景下,通過政府幫扶與自身尋變相結合,上海的體育產業正從“寒風凜冽”邁向“春意盎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