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明明是同一時代的人,卻被現在的人認為是兩個時代的?

別酒流年


1、秦始皇與劉邦;

秦始皇和劉邦一直都給人感覺是不同時代的兩位歷史人物,但實際上兩人僅僅相差三歲而已。

秦始皇嬴政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冬,而漢高祖劉邦則出生與公元前256年冬,也就是說秦始皇僅比劉邦打三歲。而且,劉邦早年還曾打算投奔戰國四公子之一的魏國信陵君魏無忌的門下。只是劉邦西行到大梁時,魏無忌已經死了。不過,劉邦倒是結識了魏無忌的一位門客,那便是張耳。因此,秦始皇和劉邦實際上都屬於戰國末期的人物。

而我們之所以會產生“秦始皇和劉邦是兩個不同時代人物”的錯覺,主要是因為兩者雖然同處一個時代,但彼此的成名時間不同,並且分別開創了屬於自己的時代。

秦始皇是少年得志,而劉邦是大器晚成!

當年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時,那時的劉邦還不過一位10歲小少年而已;當秦始皇開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時,劉邦當時也就是一位市井之徒罷了。當秦始皇建立秦朝,巡遊四海時,劉邦也不過是位小小的亭長。也就是說,在屬於秦始皇的時代裡,劉邦自始至終都不過是個小人物。但秦始皇駕鶴西去後,隨著秦末農民大起義的發展,劉邦開始展露頭角,並通過艱苦卓絕的四年楚漢爭霸,開創了四百多年的大漢天下,開創了屬於他自己的時代!

2、順治與牛頓;

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而牛頓是西方著名的科學家,被後世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順治和牛頓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前者是古代人,後者則是近代人。

但實際上,順治和牛頓也是同一時代的人物。順治皇帝出生於公元1638年,而牛頓則是出生於1643年,兩人僅相差5年而已,他們出生時明朝都還沒有滅亡。

3、乾隆與華盛頓;

乾隆和華盛頓就更典型了,前者是清朝第六位皇帝,而華盛頓則是美國的首位總統。他們兩人同樣給我們留下一個是古代人,一個是近代人的錯覺。但實際上,兩人都是在公元1799年離世的,也算是同一時代的歷史人物。


其實,順治與牛頓也好,乾隆與華盛頓也罷。他們之所以會給我們留下不同時代的錯覺,主要是因為明清時期,中國已經落後於西方了,尤其到了清朝時期,中西方的文明差距更是越來越大。

當我們還沉浸在康乾盛世的虛假繁榮之下時,當時西方的工業革命的齒輪已經滾滾轉動。大洋彼岸一個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成立之時,這邊的清朝還在閉關鎖國中,繼續過著古老的統治生活。而這種時代的落差感,才是導致清朝歷史人物與世界同時代歷史人物,產生了不同的時代畫風......



這些歷史要讀


道家的創始人老子出生於公元前571年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出生於公元前565年。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誕生於公元前551年。


而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年誕生時,上述三位已經去世多年了。有人能把他們4個放在一起,是不嚴謹的說辭。


而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誕生於公元元年,比篡漢自立的王莽,足足小了45歲。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出生於1533年。明朝的皇帝嘉靖1506年。英國女王為了開疆裂土終身未嫁。嘉靖皇帝為了長生不老,躲在皇宮裡用宮女的xx煉丹。

美國的發明家愛迪生出生於1847年。而中國的同治皇帝比愛迪生還要小9歲。

愛迪生32歲發明了電燈,而那個比他小得多的中國皇帝,在4年前就得了花柳病駕崩了。


花近高樓1


之所以會有“明明是同一時代的人,卻被現在的人認為是兩個時代”這種錯覺,一般都是因為兩個原因:

1、對歷史不夠了解,而受教科書或者影視作品的影響而產生的誤解。

比如,我們的教科書中會將遼、北宋、西夏等國一起來介紹,但是事實上,遼國(契丹)建國要比北宋早44年,自然遼國的君主耶律阿保機所處的時代要早很多,耶律阿保機早在公元907就成為了契丹的首領,這一年也是唐朝滅亡從而進入五代開始的一年。但是因為教科書和很多文學作品大遼和大宋的戰爭較多,更容易使我們有一種耶律阿保機和宋太祖趙匡胤是同一時代的錯覺。

又比如我們熟知的契丹蕭太后,我們也會有種錯覺,會認為他與宋真宋甚至是宋仁宗同時代的,然而事實上,蕭太后開始在大遼掌權的時間僅比宋太宗趙光義做皇帝晚六年,宋太宗正是看著遼國“孤兒寡母“的,才大舉進攻,不但敗北,還在撤退途中,被俘虜了“老令公”楊業,不願投降的楊業絕食而死。

2、兩個差不多同一時期出生,但是人生閃光點時期不同。

比如,大家都提到的嬴政和劉邦,雖然他們年紀只差三歲,但是秦始皇成名較早,而劉邦卻在四十八歲才起兵,自然容易產生這種錯覺。

跟劉邦同一年出生的還有一位,叫張蒼的,他跟李斯、韓非師出同門,在秦國做過官,後來跟著劉邦打天下,在漢文帝四年開始做漢朝的丞相,一直做了十五年,後來在漢景帝時期才死。他應該算是哪個時代的人呢?按照出生時期算,他跟劉邦一個時代,但是他一共活了一百零五歲,經歷自然就多,而且還在漢文帝時期做了丞相,就很難用哪個時代來判定了。


水一白聊歷史


說起中國的封建君主制度,開創者便是二世而亡但卻青史留名的秦朝創始人,秦始皇嬴政。漢朝對於中國民族來說更是意義深遠,更是出現了以朝代命名民族的先例,漢高祖劉邦作為漢朝創始人,和西楚霸王項羽之間的恩怨情仇也讓人津津樂道。然而一個非常容易讓人忽視的問題就是,事實上劉邦和秦始皇嬴政不僅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劉邦還要比嬴政小三歲!為什麼劉邦比嬴政小三歲,卻總是給人一種兩人不在一個時代,甚至兩代人的感覺呢?原因其實很簡單,秦始皇嬴政在年僅13歲的時候就已經登上大位,成為秦國帝王。這個時候小三歲的劉邦還跟一幫光著屁股的小夥伴在老家豐縣每天翻牆上樹,偷雞摸狗,不務正業。39歲的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六國,坐擁著天下,幾乎可以說抬手間,天下盡在掌控之中。更是覺得自己這一生的榮耀,更勝三皇五帝,便給自己稱號變為皇帝。這一變,稱號就整整流傳了兩千多年。而當這個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候,36歲的漢高祖劉邦此時終於混成了泗水的亭長,屬於最基層的幹部,實在不是一個級別。在坐擁天下十年後,秦始皇在沙丘平臺因病突然暴斃,享年僅僅49歲。這個時候46歲的劉邦剛因為私自釋放了服役的老百姓,只能被迫躲到芒碭山喝西北風。但因為秦始皇死的太早,公子扶蘇也被人設計害死,公子胡亥登基後導致全國暴亂。在秦始皇死後第二年,47歲的劉邦就已經在老家舉兵起義,三年後也就是劉邦50歲的時候,他就以征服者的姿態進入了秦始皇的宮殿:秦王宮。又過了4年,劉邦滅掉了自己最大的競爭對手——西楚霸王項羽,終於一統天下,開創了漢朝。終於走到了18年前秦始皇在的位置。


Diss唐


我們來說的掃平六國,建立大秦王朝的秦始皇,還有建立大漢王朝的漢高祖劉邦。在歷史上面我們都可能會覺得嬴政和劉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物,因為一個建立是建立大秦的國君,另一個是嬴政去世之後由劉邦這個普通老百姓建立的大漢王朝。

但是講道理,這兩個人的年齡只不過僅僅只差了三歲而已,始皇帝嬴政在公元259年出生於趙國的都城邯鄲,漢高祖劉邦是公元前256年,始皇帝嬴政比漢高祖劉邦僅僅大了三歲而已。秦始皇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的時候稱帝。

在很遠的一個小村子徐州豐縣裡面,名叫劉昂的農民在天正打著雷的時候,去尋找自己半天都不回家的老婆。結果看到一條龍趴在自己的老婆身上,於是生下了劉邦。這個只不過是傳言罷了古代的皇帝都喜歡自己身世搞得非常的離奇,用來顯示自己出身與眾不同。

你看人家秦始皇從十三歲就是一國之王,二十二歲親政,三十九的時候就統一天下,終成我們國家的第一個皇帝。這一些數據嘖嘖看得出來秦始皇的厲害,我竟然找不出來神形容詞。那我們的漢高祖劉邦呢?現在的劉邦嘿嘿到處就是玩,天天和自己的一幫好兄弟到處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去別人家吃餃子還被人趕出來了。

此外劉邦還想去投靠當信陵君,你沒有想錯就是那個竊符救趙的信陵君,但是還沒有到信陵君就死了。信陵君是戰國時期的人物,漢高祖劉邦是漢朝人開國君主,他們兩個原來也是有交集。到我們劉邦二十五的時候,劉邦一生中最大的敵人項羽才出生。

三十歲時候,劉邦因為秦始皇大搞建築工程,劉邦帶著一幫人去幹活,正好看到秦始皇在出巡,這時候秦始皇嬴政已經是統一天下的皇帝了,但是劉邦還是一個苦逼的建築隊隊長,這差距我不多說大家知道,劉邦當時感嘆道:大丈夫當如此矣!

到了劉邦四十歲的時候,這個劉邦才把呂雉娶回家。這個時候四十三歲的秦始皇嬴政正在巡視天下,前一年在博浪沙被張良搞了一個恐怖襲擊。劉邦這年四十七歲了,秦始皇也去世了,現在的劉邦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已經四十七了還能做什麼呢,在家好好享受生活就完事了。

這個時候劉邦還帶著一幫村民去去給秦始皇修陵墓,但是也就是這個時候劉邦想開掛了一樣四十八歲開始幹活,四十九歲進軍關中,五十歲破關,五十一歲帶兵進去關中,還被項羽請著吃了一頓大餐。五十二歲暗渡陳倉,劉邦在無五十五歲的時候擊敗項羽,項羽在烏江自刎,這個時候的劉邦成為天下第一人,建立了漢王朝。


陽洸芐哋問餱


愛新覺羅·溥儀和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其實溥儀(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總感覺他們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其實溥儀比我們領袖要小十幾歲呢。可能是溥儀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代表,給人一種錯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