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總是很顧及別人感受,以至於自己做什麼都要小心翼翼,這樣的性格該怎麼辦,在線求解答?

武新旺


看到你的問題,突然間像看到了幾年前的我,大學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的性格,比如我去拿快遞,就會有室友讓我幫她捎回來,出去買飯也讓我幫她買回來,看似沒什麼事情,但是仔細想想覺得不是滋味,為什麼他們不自己去要麻煩別人呢?

類似的事情很多,但是我從來沒有拒絕過,我害怕別人覺得我小氣,害怕別人冷落我,害怕我的拒絕給別人造成不便。

但是這樣長時間讓我覺得很委屈,為什麼我要遷就他們呢,為什麼他們說的我就要答應呢,從那以後我就開始拒絕,漸漸的他們就不來找我了。

我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如果你不那樣做,可能你比那個人還要難受,你喜歡了顧忌別人,但是我想說,長期來看並不是好事情,既然你想改變,就要做一個狠心的人,這些意見希望能幫到你。


1、 過度顧忌別人的感受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怕得罪他人


這個就是表面的意思,怕得罪他,怕跟別人吵架,怕別人冷落你,怕別人嫌棄你,怕別人誤解你,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怕。

即使你這一次做的能讓他人滿意,但是下次呢,是不是覺得很心累,而且不公平,想想為什麼要讓自己過的這麼委屈呢?大家都是平等的,有時候自私一點沒什麼不對。

2、 過度顧忌別人的感受或是自己的自卑感

你內心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沒有自信,才會過多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你可以嘗試一下能讓自己變得自信的方法,比如改變髮型,髮飾,衣服,化妝還有報一些興趣課,舞蹈,瑜伽之類的。

總之要做到不自卑,你和他們沒有什麼不同,也不必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即使這樣也不會有人記得你的好。


3、 不要試圖將自己與別人比較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是不可復刻的,所以不要總是拿自己同別人比較,有些人總喜歡把自己的缺點同別人優點比較,無限放大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感覺很受挫。

這個是毫無意義的,無論你多麼完美,也總會有比你優秀的人。

4、 看問題過於敏感

我之前有一段時間就是這樣,無論別人說什麼總感覺在討論我,所以做什麼都小心翼翼,但其實不是的,真的是我們想太多了。

所以要學會心胸寬闊一些,即使在說你,也不要緊,做好自己就可以了,過於敏感是很容易受讓自己傷。


5、 學會接納自己的所有問題,遇事不要一味忍讓

首先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像你這樣的困擾,這個是很正常的,記得上高中時,室友有一天跟我說,她想做一個別人口中惡毒自私的女人,說的很義正言辭,但是我們都笑了,因為我們知道她不可能變成那樣的,起碼那時候不會。

她性格太好了,對誰都特別好,這裡面也不乏欺負她的人,所以她才想做一個自私的人,但是我想說,真的沒有必要那麼極端,替別人考慮從來不是缺點。

但是沒有必要讓自己小心翼翼,要學會接受自己,遇到事情重要的是學會權衡利弊,替別人考慮可以,但是要想想這樣做會犧牲自己多少利益,這樣做合不合適,這裡的合不合適是從自己出發的。

怎麼做才能保留自己最大的利益,也不讓別人吃虧,這個才是最聰明的方法,不然偏向哪一方都是不可取的。

最後我認為,或者當然開心最重要,我想真正的朋友是不會讓你自己做的小心翼翼的,那些不熟的人就不要過多在乎了,說到底,不過是萍水相逢的人而已,多少年之後,誰還記得誰。



我是海棠,一個有思想的倔強姑娘,關注我!帶你看不一樣的觀點和生活


海棠姑娘LY


做事顧及別人感受,然後做什麼都小心翼翼,這是表象,我們來看看心裡。做事情顧及別人感受這很正常,但讓自己小心翼翼這就需要改善了,我主要說後半段。

我先舉個例子,我有時候就是會這樣,做一件事情會想到別人,與別人相關時,我就會想很多,想這想那,其實還是怕,害怕自己沒處理好,別人找我怎麼樣,別人為此事記恨我怎麼辦?別人找領導告我一狀怎麼辦?也就是事還沒做,就想到一萬種對自己不利的結果,這倒沒啥,關鍵自己還是玻璃心,被人一說,自己難受的不行,然後下次還是會陷進去。

顧及別人以至於讓自己活的很難受,因為如果這事沒做好,就會受到別人說叨,害怕別人指責,害怕別人批評,自己內心承擔不了這些,所以就會躡手躡腳,小心翼翼。

說到底,是自己內心不夠強大,不夠自愛,不懂得去欣賞自己。害怕受到別人的言語攻擊。

怎麼改善?首先不要想那麼多,你先把事做了,肯定有做不好的時候,做不好不要緊,一次做不好二次做不好,第三次還做不好嗎?如果第三次還不好,那我認輸。和小孩子騎車子一樣,我小時候學自行車,剛開始也是摔,後來慢慢懂得怎麼平衡車子,怎麼發力,怎麼轉彎,怎麼剎車,如果沒有前期的摔,怎會有後來騎著自行車去看風景。你也一樣放心去做,做砸了就砸了,只有前面經歷無知,後面才有彩虹。

這就和吃飯一樣,你去買一碗麵,吃完付錢走人,不用小心翼翼吧,那為啥有的事就難了,因為你覺得吃個面賊簡單,太容易了,但是你認為做那個事需要顧及那麼多人,太難了。我覺得還是有點不自信,有點這個成分在裡頭,在戰略上藐視,在戰術上重視。


大山大山生活


首先就不要覺得做事情顧及別人的感受是一件不對的事情。

這明明是一個很好的品質。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是一個漸漸理解社會的過程,小的時候世界很小,只能看到自己,不理解別人,逐漸的長大了以後經歷了一些事情,也會逐漸理解別人的不易,明白成年人的心酸,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

藝術裡面有一個詞叫“共情”,共情能力越是高的藝術家越能寫出那種感人肺腑的作品。

其次,回到這個問題,覺得小心翼翼是因為你做事沒有原則,跟顧及別人的感受沒有多大的關係。你首先要顧及好自己,才有精力去顧及別人,幫別人也是要在自己有餘力的情況下去幫別人。

也還是原則問題,要劃分好你跟他人的處事界限。

最後一個通則,這是我觀察到的,無論是工作還是社交領域,凡是相處模式一旦固定了,這個模式將會一直貫徹下去,除非遇到重大事件,否則將很難更改。所以從現在做起,當自己的原則建立起來,遇到新人,可以直接按照自己的原則來。如果是熟悉的人,就要循序漸進的,通過大大小小的事件,讓你們逐漸形成新的相處模式。


神無樂


也不用把這種性格想的很壞很嚴重,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你的這種性格可能不是領導型的,但是很適合團隊型,可以協調好各方面的人和事,在職場中要認識自己的長處,找準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當然這種性格也是可以改變的,隨著自己的閱歷個和社會經驗的積累,可以在某些自己很擅長的領域做出改變,慢慢累積自信,改變自己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