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市的各款新手機,好像都在拼攝像功能,為啥?

張中原702


不請自來,我是傑仔,很高興能幫你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的東西比較多,並不是堆攝像頭這麼簡單。每個階段其實廠商的注重點都會不相同。

就像是以前智能手機剛出現的時候,廠商更多的是選擇宣傳自己的性能方面,屏幕方面。但是現在手機的性能表現已經十分出色,屏幕素質也越來越好,所以差距不會太明顯,每個廠商用的都是旗艦處理器和頂級的屏幕。

所以在性能,屏幕這些方面拉不開差距,找不到區別,只能從相機方面入手。畢竟每臺機子的成像表現因為不同的硬件,不同的算法,軟硬件結合之下,成像效果都會有所不同。

其實並不是廠商刻意去重點去講解這個拍照或是重點去研究這個拍照方面,導致攝像頭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在其他的地方找不到突破口。而拍照就簡單了,換大底,堆攝像頭這些都可以輕鬆做到,不僅使成像效果更好,還有了新的賣點,並且還有光學防抖、數碼變焦、超廣角等等等等的一大堆功能可以進行宣傳。

所以這件事情也不能完全怪廠商,它們也不想啊,畢竟現在除了常規的更新換代已經很少有東西可以講了,不升級攝像頭,發佈會開3分鐘就結束嗎?所以在沒有找到另外一個堪比攝像頭的賣點之前,廠商們還是會靠著不斷升級攝像頭作為主要賣點。

我們也不用去在意這麼多,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合適自己的手機,現在廠商基本都是在旗艦機中的旗艦堆攝像頭配置,你對拍照,攝影不敢興趣就沒有必要加錢去購買。等到廠商們都不比拼攝像頭了,可能就是真正的改朝換代了。


傑仔評測


很高興 回答這個問題,瞭解華為P40


P40採用三攝設計,從上至下分別是:

3x 80mp(等效80mm)f/2.4 支持光學防抖的長焦鏡頭

50mp RYYB(等效23mm)f/1.9 1/1.28 的IMX700廣角主攝

16mp (等效17mm)f/2.2 的超廣角攝像頭

8色溫閃光燈

後置攝像頭拍照支持:8192 x 6144 分辨率輸出

後置攝像頭錄像支持:3840 x 2160 分辨率輸出;支持720p@960fps

後置攝像頭變焦支持:3x光學變焦、5x混合變焦、30x數字變焦

P40Pro採用四攝設計,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分別是:

40mp(等效18mm)f/1.8 1/1.5 IMX608 超廣角攝像頭

50mp RYYB(等效23mm)f/1.9 1/1.28 的IMX700廣角主攝

5x 12mp RYYB(等效125mm)f/3.4 支持光學防抖的潛望長焦攝像頭

8色溫閃光燈

ToF飛行時間攝像頭

後置攝像頭拍照支持:8192 x 6144 分辨率輸出

後置攝像頭錄像支持:3840 x 2160 分辨率輸出;支持720p@7680fps,720p@1920fps,1080p@960fps

後置攝像頭變焦支持:5x光學變焦、10x混合變焦、50x數字變焦

P40Pro+採用五攝設計,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分別是:

40mp(等效18mm)f/1.8 1/1.5 IMX608 超廣角攝像頭

50mp RYYB(等效23mm)f/1.9 1/1.28 的IMX700廣角主攝

10x 8mp RYYB(等效240mm)f/4.4 支持光學防抖的潛望長焦攝像頭

3x 8mp RYYB(等效80mm)f/2.4 支持光學防抖的長焦攝像頭

ToF飛行時間攝像頭

8色溫閃光燈

後置攝像頭拍照支持:8192 x 6144 分辨率輸出

後置攝像頭錄像支持:3840 x 2160 分辨率輸出;支持720p@7680fps,720p@1920fps,1080p@960fps

後置攝像頭變焦支持:10x光學變焦、20x混合變焦、100x數字變焦

華為P40瞭解 一下


老王噴科技


因為之前的時候國內廠商拍照不行,現在OK了才拿出來

其實這些東西蘋果早就有了,揚聲器馬達大概在iPhone7plus那個年代就有了,也就是16年。

至於拍照方面,蘋果萬年不變像素,追求真實。小米則有點沒明確方向,直到去年推出和三星聯合發佈的一億像素,用在中高端的小米cc9pro上面,小馬拉大車,卡頓現象發生。當時被噴方向錯了。然後最近發佈的小米10系列也是一億像素,“四合一”技術。巧合的是三星s20系列也有一億像素,但比小米先進一代,使用“九合一”技術,綜合性能比小米好一些。

這個時候,小米對於新推出的一億像素,在綜合性能不如三星,在穩定性又不如打磨兩三年的華為蘋果,而且拍照評判主觀性很強。所以小米自然不會去和其他廠商對比,而是找自己真正優勢。

揚聲器這次小米做的很不錯,馬達也終於追上了,就是小米10的30w快充不厚道,雖然說總時間短,但我更看重半個小時充多少,至於充滿,我晚上睡覺一直插著不就好了……


今天早睡的zzy


攝像頭是手機的一大賣點之一,也是直觀的表現新手機的不一樣。智能手機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現為處理器的性能越來越強悍,甚至都能與電腦處理器一較高下了,但是與處理的升級相比更直觀的表現是手機的拍照效果越來越好。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處理器的升級帶給用戶的體驗並不是特別明顯,但是拍照的提升帶給用戶的感覺是顯而易見的。

大家都知道從功能機開始,手機一直是搭載一個攝像頭,一直到剛開始的智能手機都是按照這個佈局走,但是在2011年HTC就曾推出一款搭載雙攝的手機,不過當時只是為了人像模式和景深效果使用的,在拍照方面並沒有提升很多。真的把雙攝帶到用戶面前的是華為P9搭載的徠卡雙攝,使得拍照效果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雙攝得到用戶的認識,一是得益於徠卡的加成,二是得益於華為作為一箇中國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自此之後很多品牌開始模仿,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雙攝、三攝。從當初功能機的一二百萬像素到如今的幾千萬像素,此當初的單鏡頭到如今的四鏡頭,我們走過了很長時間,而華為更是使手機在拍照方面有了質的提升,作為一箇中國品牌值得我們驕傲。但是手機攝像頭真的就是越多越好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手機攝像頭數量的增多,再加上專業廠商的調教,確實使得成像質量得到了提高,但是認為手機僅僅作為一個通訊工具,拍照畢竟只是它的一個附屬功能,真正的攝影家、攝影愛好者更願意選擇用一部專業相機去拍照,不管當前的科技如何發達,專業相機的成像質量、對於照片的解析程度肯定都是手機所無法比的。而且智能手機發展到現在,手機成像質量的好壞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看不出多大的區別,所以攝像頭數目的增多更多的是一個手機廠商用來營銷的噱頭,用處不大。


Geek空間站


我個人認為,因為手機在外形的創新方面已經進入了瓶頸期。

在摺疊屏的推廣上,三星和華為也沒有獲得更好的成績,說明了這個形態的手機還有待市場驗證。

這個時候,拍照依舊還是每個用戶都必須的。只有少數人認為攝像頭只是用來掃描二維碼的。所以,攝像頭目前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能持續在開發中。主相機搭配的像素也越來越大,照片也越來越清楚。

就以小米10pro和華為p40pro來說,這兩臺機子都是以攝影為主,面對的也是喜歡拍照的消費者。從他們各自的外觀可以看到,大同小異。所以不難看出,為什麼目前只有攝像頭還是手機企業一直在加大研發投入的點。





愛睇ItShow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這個問題問的好啊!現在的手機發佈會特別是旗艦手機的發佈會,很是注重攝像這方面。

其實只能手機發展才短短十幾年,這十幾年一直在發展攝像技術,因為手機廠商眾多,用手機拍照也方便,所以在手機拍照這方面沒有廠商敢落下。而且這間接利於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拍照體驗,是良性競爭。

手機中的SoC,內存,屏幕,攝像頭的傳感器大部分來自於供應商。但是隻有傳感器不能得到好的照片,所以要廠商研究算法來發揮出這個傳感器的實力。所以這個算法好,拍照就好了,廠商就可以大肆炫耀:“我們的自研的算法好,我們手機拍照就是牛逼!”所以拍照是個能證明廠商實力的東西,廠商當然要重點介紹了。

或許拍照進步也可以算是創新?又因為手機的SoC,內存,屏幕這類的東西不是所有手機廠商都能生產的,所以只能等芯片廠商這些供應商來“創新”。那隻好介紹一些拍照之類的東西咯。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Aususus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的小視頻平臺越來越多,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形式會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會把身邊美好的事物用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

所有對拍攝設備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手機無疑是每個人隨身攜帶的必備品,自然而然對手機的拍照性能也會隨之升高。

各大手機廠商自然會發現這個賣點,有需求才會有生產。

所以,手機廠商才會在拍照方面下更大功夫。

以上純屬個人理解,希望能幫到你!



修手機的剛子


你好,是的,確實是這樣,這個原因很多,但主要有兩個,接下來就分析一下。

首先是根本原因,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手機領域肯定也在進步,手機其實是個集合體,主要包括處理器,屏幕,鏡頭,電池,系統等組成,目前來說,處理器已經是三分天下,一是蘋果處理器,一家獨大,性能最為強悍。二是高通,幾乎涵蓋了目前除了華為系之外的所有手機廠商。三是華為,也就是海思麒麟,正在大踏步成長。這樣的結果就是相互競爭,除了蘋果外,都是再打時間差戰略,所以性能差距不大。

屏幕,高端的手機都是採用三星的屏幕,而三星會把最好的屏幕留著自用,所以其他廠家最多是二等和三等的差別,也拉不開大的差距。

所以在鏡頭上發力成了最簡單直接而且見效快的突破點,要麼可以獨家定製專一的鏡頭型號,要麼可以增加鏡頭數量和像素從而增加賣點,要麼增加鏡頭功能,更好的功能。

第二個原因,也就是直接原因,近幾年短視頻的爆發式增長也推動了手機鏡頭的不斷創新,人們的哪個需求量大,廠商自然會往哪方面傾斜,從而迎合大眾口味。


辛未說


現在和以前不同了,之前手機有很多亮點沒被挖掘出來,所以每個手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亮點,但是現在各大手機廠商基本找不到可以挖掘的亮點,這時候只可以通過提高拍攝質量來當自家手機的亮點,不然和友商的競爭中自家手機沒有亮點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我們還可以參考一下功能機末期時各大手機廠商的手機,其中有不少功能機機幾乎被功能機廠商做成了相機,其中有很多功能機的拍照放到現在都可以與現在的許多手機媲美。那時突兀的攝像頭幾乎是各大功能機的標配。我還記得當時諾基亞出了一款4000萬像素的功能機,具體是啥型號忘了。


來看發佈會呀


在目前更多基礎功能都做得還算好用的情況下,相比摺疊屏、AR或者其他硬件級別的創新,相機方面的創新相對來說更加容易,成本更低用戶的第一感知也更直觀。另外各大廠商轟炸式的相機宣傳也把大眾的關注點引導到了相機上,其他廠商也只能被迫跟進。(目前廠商官網宣傳頁第一頁都是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