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糧食出口國限制出口,我國糧食夠吃嗎?

史海閒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糧食出口國限制出口,我國糧食夠吃嗎?

疫情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目前已經顯現出來的,有這麼幾個方面:一是為了防控疫情而限制人流、商流、物流,部分國家的民眾囤積食品的客觀需求增大,供應上確實出現了階段性偏緊狀況;二是在農產品流通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本國的糧食供應和安全,部分國家如越南、哈薩克斯坦等採取了暫停或禁止農產品出口的措施,部分依賴進口的國家加大了糧食採購力度,使得國際市場的糧食供需階段性狀況改變;三是市場和民眾的恐慌情緒被調動了起來,再加上有關機構如FAO發佈的預警,農產品的價格出現了持續上漲。

上述影響和狀況,在我國同樣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雖然我國疫情形勢已經明顯好轉,各行業也在陸續恢復,餐飲業也基本恢復了正常,但考慮到國人多年來養成的備荒心理較重,屯糧心理、擔憂糧食不夠吃等的心理比較多。但從實際來看,其實適當的擔憂和預防是可以的,過度的緊張並不可取。

一方面,我國的口糧是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的,而且國家糧食庫存充足,有關專家說的可以夠吃一年的儲備,不是隨便就能說的。今年國家在糧食方面的調控重心,仍將會是一手抓新增生產、一手抓去庫存,兩頭並進。

另一方面,國內糧食市場雖然近年來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性比較密切,糧食的金融屬性、商品屬性也越來越強,國內糧食進口最近幾年來年度總量也保持在1億噸以上的規模,但國內市場依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國際價格的變動,特別是穀物方面,對國內市場的影響較小。

再者,需要關注的是,在吃飽的情況下,因為疫情的原因,吃好的需求可能會打上一定的折扣,這表現在一是用於飼料、食品加工等領域的農產品進口短期可能會減少,比如大豆、豆粕、肉類等;二是收入下降會影響人們的採購能力和消費水平。

綜上所述,有專家提醒,因為疫情的全球化蔓延且影響較為深遠,導致經濟的全球性倒退也將成為必然,這可能會導致後期全球糧食產品的重新定價,糧食價格或將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維持漲價後的高位水平。在此形勢下,我國這些年來形成的合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立足國內也將更為必要。


糧小咖


受制於新冠肺炎的持續影響,一些糧食出口大國,比如稻米出口大國越南印度,和小麥出口大國哈薩克斯坦紛紛下達通告,關於暫停或者限制糧食出口措施,再加上除祖國之外各國疫情影響加劇,並且有惡化狀態,所以全球出現了對於糧食需求的恐慌性心理,引起了糧食漲價的現象,和儲存糧食的情況發生,這是全球糧食波動的一個縮影,也是一種正常的因為肺炎而引起的市場反應和群體效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糧食出口國限制出口,我國糧食夠吃嗎?

我國雖然是糧食第一進口大國,但是需要明確指出的是,在2019年我們國家的糧食總產量,小麥、玉米以及稻穀總產量達到了6.64億噸,位居世界第一第一,在自我供給供應方面一直都能保持在95%以上,而且根基2月份有關部門發佈的數據來看,我國目前糧食儲備充足,當前的儲存量遠遠超過了國內一年內的正常消費需求。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明確的知道,我們國家的糧食是夠吃的,是能夠滿足大家的食用需求,所以大家不要帶有恐慌情緒,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個人所謂的搶購屯糧行動,而且糧食儲存不當很容易出現黴變等質量問題。

現在肺炎的危害和其他國家對比來說,我們幾乎完全問題不大,中國目前是最安全的國家這個毋容置疑,肺炎對於我們國家的傷害已經結束,而國外才剛剛開始,而且東非地區流傳開的蝗災,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並不會影響到我們國家,這次蝗災的主角是沙漠蝗,而這種蝗蟲適宜生活在乾旱少雨的環境之中,從距離我們比較近的幾個蝗災發生地區來看,我們這裡不適宜沙漠蝗的生長繁殖,水土不服它們是不會來的。

雖然肺炎和蝗災從暫時來看不會對我國糧食需求產生很大的波動影響,但是我們也應該居安思危,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做到節約糧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自我做起杜絕糧食浪費,另外需要指出的就是,對於農民朋友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當前對於農作物的管理問題,提前預防旱澇災害的發生,和對於冬小麥的管理問題,要有效的做好小麥條鏽病和赤黴病的預防工作,為夏季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咱老農民要做的的就是好好幹活,好好做事,好好種田,不以訛傳訛,不造謠不省事,安分守己不給國家添堵,我是農村小小李,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農村小小李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近日越南宣佈暫停大米出口。越南常年大米出口700萬噸左右,大體佔世界貿易量的15%,限制出口可能會造成國際市場大米價格波動。部分糧食出口國為保障國內供給也可能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當然,通常應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2019年我國進口越南大米僅48萬噸,為2011年以來最低水平;今年1~2月從越南進口大米僅3萬噸。事實是,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進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進口255萬噸,同比下降53萬噸,進口大米佔我國大米消費約1%,主要用於品種餘缺調劑,如泰國香米,即使大米不進口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供給。

儘管近年來國際市場曾幾次出現“過山車”式的糧價大幅波動,但由於我國糧食連續豐收,供給充裕,庫存充足,保障有力,糧食市場總體保持穩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提出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國家採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政策舉措,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糧食連年獲得豐收,實現了口糧完全自給,穀物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目前我國穀物庫存保持較高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較為堅實。2019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穩定,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同比增加594萬噸,增長0.9%。總體看,我國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大國糧倉”庫存充足



田間地裡


糧食屬於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在國家的宏觀調控範圍之內。國家有戰略物資儲備,大規模漲價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對於糧食的需求非常大,如果糧食不夠的話,將會直接影響到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所以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一直都做得非常充分,這是從國家層面甚至可以說是從戰略角度出發的。雖然每年從國外大量進口糧食,但是國內的儲備仍然很豐富,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大家不用太過擔心。過去中國用7%的土地資源養活了22%的人口,現在這個問題同樣也不存在。即使在當下很多農民外出打工不再進行農業生產種植的情況下,糧食也是足夠的,也是充分的,短期內根本不會出現缺糧的情況。

中國是人口大國,對於糧食安全的關注更為嚴肅。在農業生產方面,雖然很多小農分散種植戶不再從事農業生產,但是中國的新型的農業化規模化的種植產業仍在不斷的擴大,而且農村的種植業產業結構調整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中國主要糧食的產量逐年都在上漲,都在增多,對於滿足國內的需求,根本不存在什麼問題。而且說實話對於主要是來講,國內能夠自給自足,而從國外進口的糧食主要是像大豆一類這樣的作物。而隨著我們國家實施的大豆振興戰略以及其他的農作物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一定能夠保證我國的糧食供應。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不要擔心。

糧食價格可能出現略微的浮動,但是不會大規模上漲,所以,請放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