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了該用什麼樣的奶瓶喝奶?

一姐安弟


一歲以後的寶寶可以用Y字口的奶瓶,可以選擇用塑料奶瓶,塑料奶瓶要選擇那種pp材質或者ppsu材質的,這些材質是比較好的,或者直接給寶寶用吸管杯了。

一歲以後寶寶已經可以適應吸管的流速而且大部分寶寶已經長牙,因此不一定非要使用奶瓶了。

如果將奶瓶保留的時間太長可能會影響寶寶喝奶喝水,寶寶總是費很大勁去喝水,會造成孩子腹脹。因此寶媽應該早些讓寶寶適應吸管杯,對於寶寶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多數寶寶在1歲左右就斷奶了,正好也是一個新的體會,讓孩子忘記奶嘴,開始向成人靠近。


月亮的窩


一週歲的寶寶的手腳協調能力已經很好了,可以自己抱著奶瓶喝奶,但是奶瓶沒有把手的話就不容易握住,這時候媽媽就可以選擇奶瓶外面帶有手柄的那種來給寶寶喝奶。最好是裡面有吸管的那種,這樣不論寶寶是坐著,躺著,還是站著都可以喝到奶粉。在寶寶奶瓶的材質中最好是選擇玻璃的奶瓶來給寶寶用。

寶寶用奶瓶喝奶後,要把奶瓶放入鍋中煮一會,這樣高溫可以殺滅病菌,避免寶寶把細菌吸入到口中。清洗奶嘴的時候,要把奶嘴反過來清新,還要把縫隙裡的奶粉都洗乾淨,這樣可以避免滋生細菌。

此外奶嘴和奶瓶的使用時間不能太長,這樣不利於他們的生長,所以有專家建議,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寶寶應該學會用水杯喝水,這樣可以適當的減少奶嘴和奶瓶的使用時間。長時間的奶嘴的使用會讓寶寶的口腔成為畸形。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件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可愛的嚶嚶醬


我認為不用奶瓶最好,因為

O1.增加寶寶蛀牙的幾率

因為奶瓶安全方便,家長往往會放任寶寶使用不加約束,結果常常是邊吃邊睡。牙齒長期浸泡在奶裡,蛀牙的風險當然直線上升奶瓶齲就是最典型的症狀,由於乳牙鈣化程度低,一旦發生齲齒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大,並且治療的效果也不好。

NO.2 會造成寶寶的心理依賴

在孩子出生的最初6個月裡,由於挺舌反應的存在,很難接受堅硬的固體放入口中。這時模擬媽媽乳頭的奶瓶自然是孩子進食的最佳選擇。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對奶瓶的依賴會逐漸由生理上轉變為心理上。長期的使用已經讓孩子完全習慣了這種進食方式,甚至讓吮吸奶嘴變成了一種自我安慰方式,而自主意識的萌發和增強,也會讓孩子更加拒絕改變。

NO3. 會影響寶寶口面部發育

孩子用奶瓶吃奶,吸吮方式類似吃手,長期下去會導致出牙不齊,以及頜骨突起和牙齒咬合不正等一系列問題。並且因為嘴部用力吮吸,使上顎和舌頭受到擠壓,對咀嚼和語言功能的進一步發育也會造成影響。孩子長大後還可能出現說話含糊不清的情況。

可以選擇鴨嘴杯和吸管杯,並且奶瓶有自己的流速,喝起來非常省力,突然完全改變可能孩子很難適應。因此才會選擇用鴨嘴杯和吸管杯進行過渡,來幫助孩子脫離奶瓶。鴨嘴杯的吸嘴比較寬,類似奶嘴的寬度,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當然也可以直接選擇過渡到吸管杯。不管是鴨嘴杯還是吸管杯,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孩子學會主動控制向上吸水的力度,並配合吞嚥動作,為使用杯子喝水做準備。

雖然作為短期過渡,鴨嘴杯和吸管杯都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兩種杯子也各有利弊,並不適合長期使用。

孩子用鴨嘴杯時,嘴部的受力其實和使用奶嘴差不多,也會對牙齒產生向後的推力。

至於吸管杯,因為吸管的質地通常比較柔軟,容易讓孩子不自覺的用牙去啃咬。

戒斷奶瓶是孩子的必經之路。

而鴨嘴杯和吸管杯作為過渡性用品,也應該限定在合理的範圍內。

當然為了方便起見,偶爾外出使用一下吸管杯之類的,也並無大礙,只要不養成過分依賴的習慣就好。


兮沫vlog


一歲多的寶寶不建議用玻璃的,寶寶大了好動,容易摔碎,可以用硅膠的,喝奶觸感好,寶寶也可以自己拿著喝,沒有安全隱患。

不過如果孩子長期使用奶瓶喝奶,會導致嘴唇的變形和牙齒變形。適當的戒奶瓶是完全可以的,過一週歲之後就要逐漸戒掉了。可以鍛鍊,讓寶寶用帶吸管的杯子喝奶,選擇漂亮的杯子,讓寶寶喜歡產生興趣,然後用杯子喝奶喝水都不錯!


靜待花開的媽媽


寶寶已經一歲了,那麼就不適合再用奶瓶喝奶了哦!因為寶寶已經長牙了,再使用奶瓶喝奶的話不利於寶寶成長哦,這時候已經可以開始訓練寶寶使用水杯了。可以從奶瓶過渡到鴨嘴杯然後是吸管杯最後敞口杯。一般,一歲到一歲半的寶寶已經能自主使用吸管杯,一歲半以後直接可以使用普通杯子。如果寶寶不喜歡鴨嘴杯,可以直接過渡到吸管杯,現在網絡上有很多不同品牌的訓練杯,希望幫助寶寶早日實現自主喝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