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最近2023年中華牛陸續轉發和發表了幾篇文章《厄爾尼諾現象來了,乾旱、洪水、強震、流感還有經濟危機?》《厄爾尼諾現象大概率將在2020下半年暴發(轉)》也在《2020年結構性大反彈爆發的時點和主線以及路線圖!》裡詳細論述了2023年將在未來的十年至二十年裡,堅定不移的堅守大醫藥大醫療和階段性佈局農業糧食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未來十年至二十年,人類將面臨嚴重的氣候災難,在文章裡,中華牛提到了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什麼是“拉馬德雷”冷相位?以及太陽黑子活動週期與瘟疫流感的關係。但是因為篇幅有限,談得都不具體,所以在之前的文章裡說了,還有更深層的規律和軌跡以後會陸續和大家探討交流。今天我們就繼續交流探討,2023年中華牛為什麼這麼酷愛醫藥產業以及農業的重要因素,現階段中華牛建議和推薦佈局和看好農業糧食產業是階段性的,因為此次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爆發只是拉開了農業糧食股中長期上漲的序幕,雖然這次的上漲時階段性的,但是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裡,因為氣候週期和太陽黑子週期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糧食黑天鵝的爆發不會是單一的,而且會是多發的,當然當氣候週期拉馬德雷冷位相徹底結束,太陽黑子低谷過去重新活躍,那麼人類和地球才可能恢復往昔的平靜和美好。

但是遠景看好農業糧食股產業,不代表該產業一直會大漲,畢竟2023年中華牛是價值投資者,農業糧食股的業績不會常年穩定的增長,只能是靠未來十年裡氣候災難和黑天鵝帶動的階段性業績增長,所以只能階段性的持有和炒作。

我們先來回顧一篇2018年1-12日和2019年11月18日的2篇文章。


預計太陽黑子將在2019-2020年達到低點:可能導致氣象災害和流感

2018-1-12 07:10 |個人分類:科技點評|系統分類:科研筆記| 拉尼娜, 厄爾尼諾, 太陽黑子, 低溫凍害, 流感爆發

預計太陽黑子將在2019-2020年達到低點:可能導致氣象災害和流感爆發


關鍵提示:我在2017年2月6日指出,2000-2035年為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2016-2017年可能發生拉尼娜事件,2018-2019年可能發生厄爾尼諾事件,2019-2020年可能為太陽黑子谷年,2020年可能進入嚴重低溫凍害時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條件,流感可能在2017年孕育,在2018-2019年流行。


流感爆發的自然規律:關注流感流行六大統計特徵


綜合1890-2004年的數據,我們在2007年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氣候特徵:處於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及其邊界;前一年或前兩年為中等強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紀50-70年代同時為中G強沙塵暴年;前後一年或當年為中G東北地區冷夏年(20世紀50-70年代同時為嚴重低溫冷害年);當年為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年;當年為太陽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發、2009年H5N1甲型流感暴發都滿足這6大條件,同時,在1890年以來,滿足這6大條件的只有以上7次爆發。


沒發現外星人,但NASA說我們的太陽即將改變

2017-06-30 07:42:54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經常通過預告“賣關子”,來為重大科學發現吸引注意力的宇航局(NASA)最近又上了頭條,不過,這次並不是NASA“搞事”,而是被“坑”了。

  事件起源於一段在網站上傳的、題為“匿名者:航天局將宣佈發現智慧外星生命”的視頻。視頻中稱,NASA副局長托馬斯 楚比興曾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說,“我們的文明即將在宇宙中發現外星生物的證據”。這立刻就成了大新聞,國外諸多媒體紛紛援引報道。

  26日,楚比興不得不通過社交媒體推特澄清:“與一些報道所說的相反,宇航局沒有事關地外生命的待定宣佈。”

  事實上,楚比興在聽證會上表達的是“我們接近於做出歷史上影響最深遠、史無前例的發現之一”,而他也同時說明,在地球之外“尚未發現生命的明確跡象”。

  而在對視頻發佈者的賬號進行仔細研究後,《郵報》認為,這個賬號與著名的黑客組織“匿名者”並無關係。

  所以,期待與外星人“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小夥伴們,可能還得繼續等下去了。

  不過,一直在探索,從不忘“搞事”的NASA,向來都是“手中有料,心中不慌”。這不,近日NASA就在網站上發佈視頻宣佈,十幾年一度的太陽活動極小期就快來了,這顆離我們最近的恆星即將發生一些變化。

  用人類的肉眼看起來,日復一日在天空中高懸的太陽,似乎並沒有發生過什麼改變。

  但是,天文學家早就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太陽是在變化的。通過波長合適的望遠鏡能夠看到,在太陽火紅的表面,有著太陽黑子的存在。

  太陽黑子受強烈的磁場影響,在太陽表面形成相對低溫的區域,看起來是一團黑色的陰影。在其周邊,常常伴隨著耀斑爆發,向地球釋放X射線和極端紫外輻射。所以,太陽本身就存在著大量的活動。

  不過,每隔11年左右,太陽黑子會消退,帶來一段相對冷靜的時期。這被稱作太陽活動極小期,是太陽黑子循環的常規部分。最近一次的太陽活動極小期在2008年左右。

  目前,太陽活動正向著低點而行。2014年,太陽黑子的數量曾經達到了相對的峰值,現在,它們正在向低谷滑落,預計將在2019-2020年達到低點。

  儘管在太陽活動極小期內,黑子和耀斑等激烈活動減退,但這並不意味著太陽就變得沉悶,它只是改變了活動形式。例如,將出現更加“長壽”的日冕洞,科學家們能夠觀測其發展。

  那麼,進入太陽活動極小期對人類有什麼影響呢?

  隨著太陽活動的減弱,太陽輻射發生減退,對執行太空任務的宇航員來說,這一時段相對安全。不過,在此期間,地球上層大氣溫度變低,對在低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等物體的摩擦減弱,太空垃圾往往會“懸浮”在太空中更久。

  此外,在太陽活動極小期期間,太陽的磁場減弱,屏蔽星際宇宙射線的能力也相應減弱,因此到達地球的宇宙射線數量將會增加。

  此外,也有研究認為,太陽活動和地球溫度的變化具有共同的週期性和顯著的相關關係,從1645年到1715年的“蒙太極小期”就是全球氣候寒冷的一段時期。但是,太陽活動和氣候系統之間是否存在內在聯繫,尚未得到科學家的確認。

  而另一方面,在太陽變身“安靜的美男子”之後,地球上極光的壯美程度將大打折扣。所以,如果有去北歐看極光的計劃,可要趁早進行了。(郭炘蔚)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6/30/c_129644274.htm


科學家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或於2020年來襲:或伴隨流感爆發

2019-11-18 14:47 |個人分類:全球變化|系統分類:論文交流| 拉尼娜, 厄爾尼諾, 太陽黑子, 流感爆發

科學家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或於2020年來襲:或伴隨流感爆發


關鍵提示:


據英國湯森路透基金會網站11月5日報道,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預測,明年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80%,屆時赤道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海面溫度將大大高於正常水平。

他們本週說,他們的模型——使用的算法基於對整個太平洋地區各監測點氣溫變化之間的聯繫進行的分析——能夠提前至少一年預測厄爾尼諾現象。

報道稱,參與研發這一模型的德國吉森尤斯圖斯·利比希大學物理學家阿明·邦德說:“利用常規方法無法提前6個月以上對‘厄爾尼諾’進行可靠的預測。我們用自己的方法大約可以提前12個月發出預警。”

報道指出,這一新方法的研發過程最初於2013年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在那之後,科學家一直在檢驗其準確性。

他們本週宣佈,這一新方法準確預測了從2014年開始一直持續至2016年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2018年的最近一次厄爾尼諾事件,還預測了其他年份不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2018年厄爾尼諾事件在2019年7月提前結束,如果2020年厄爾尼諾繼續發生,流感爆發的可能性就會增大。事實上,2017年以來,流感疫情逐年加重。


綜合1890-2004年的數據,我們在2007年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氣候特徵:處於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及其邊界;前一年或前兩年為中等強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紀50-70年代同時為中g強沙塵暴年;前後一年或當年為中國東北地區冷夏年(20世紀50-70年代同時為嚴重低溫冷害年);當年為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年;當年為太陽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發、2009年H5N1甲型流感暴發都滿足這6大條件,同時,在1890年以來,滿足這6大條件的只有以上7次爆發。


2016-2017年發生了弱拉尼娜事件,2018-2019年發生了弱厄爾尼諾事件,2019-2020年為太陽黑子谷值。如果2020年厄爾尼諾的強度增大,全球流感就有爆發的可能。2009年流感爆發後,11年太陽黑子週期可能導致流感爆發。

我在2017年2月6日指出,2000-2035年為拉馬德雷冷位相時期,2016-2017年可能發生拉尼娜事件,2018-2019年可能發生厄爾尼諾事件,2019-2020年可能為太陽黑子谷年,2020年可能進入嚴重低溫凍害時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條件,流感可能在2017年孕育,在2018-2019年流行。


2017年拉尼娜和2018年厄爾尼諾的發生和發展是流感爆發的重要氣象前兆。


宇航局(NASA)說,目前,太陽活動正向著低點而行。2014年,太陽黑子的數量曾經達到了相對的峰值,現在,它們正在向低谷滑落,預計將在2019-2020年達到低點。這是流感爆發的重要天文原因。


英媒:科學家預測厄爾尼諾現象或於2020年來襲

人民日報2019-11-07 14:56

英媒稱,研究人員預測,可能給太平洋周邊國家——從秘魯到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帶來災難性強降水和長期乾旱的複雜天氣模式厄爾尼諾很可能在2020年捲土重來。

據英國湯森路透基金會網站11月5日報道,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預測,明年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80%,屆時赤道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海面溫度將大大高於正常水平。

他們本週說,他們的模型——使用的算法基於對整個太平洋地區各監測點氣溫變化之間的聯繫進行的分析——能夠提前至少一年預測厄爾尼諾現象。

報道稱,參與研發這一模型的德國吉森尤斯圖斯·利比希大學物理學家阿明·邦德說:“利用常規方法無法提前6個月以上對‘厄爾尼諾’進行可靠的預測。我們用自己的方法大約可以提前12個月發出預警。”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名譽所長漢斯·約阿希姆·舍爾恩胡伯說,利用這種新方法——在過去幾年間已接受了檢驗——得出的預測結果將被提供給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的人。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研究員約瑟夫·盧德舍爾說,他很快將與秘魯的氣象部門討論這一研究成果。

他說,厄爾尼諾現象經常給這個拉丁美洲的多山國家的北部帶來暴雨,隨之而來的是泥石流高發風險。

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說,厄爾尼諾現象還可能在南美洲其他地區、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和非洲導致持續乾旱。

在印度次大陸,它可能會改變季風模式,而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則可能因它經歷更多降水。

盧德舍爾還說,有了這一新預測方法,相關政府將有更多時間做準備,以應對上述影響。

報道指出,這一新方法的研發過程最初於2013年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在那之後,科學家一直在檢驗其準確性。

他們本週宣佈,這一新方法準確預測了從2014年開始一直持續至2016年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2018年的最近一次厄爾尼諾事件,還預測了其他年份不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研究人員說,預期中的下一次厄爾尼諾現象將於2020年底達到頂峰,可能導致全球年平均氣溫升幅在2021年創下新紀錄。

https://www.360kuai.com/pc/93891b03ddf52d715?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

以上兩篇2018年1月12日和2019年1月18日的文章裡非常清晰的準確預測了,2019-2020年因為太陽黑子活動和厄爾尼諾現象的共振,將導致2019-2020年爆發氣候災難和流感等傳染病大爆發,如今預測兌現了,新冠狀病毒大爆發成形了。那麼現在在文章中提到的預測因為《厄爾尼諾現象來了,乾旱、洪水、強震、流感還有經濟危機?》《厄爾尼諾現象大概率將在2020下半年暴發》會導致氣候災難會發生嗎?一旦發生那麼人類將如何再次面對災難?為了避免大災難的再次出現,我們只有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

相關報道

2020年氣溫或繼續升高!2019年被危機陰影籠罩,氣候還將更加惡化


  如今的地球氣候因人類的存在而加速轉變,近年來全球變暖的態勢無法遏制,人類正在面臨嚴峻的氣候危機!最近,世界氣象組織對來自世界氣象部門和其他主要機構的最新信息進行年度全面概述,發佈了一份權威的氣候報告。從報告不難看出,幾乎整個2019年都籠罩在氣候危機的陰影之下。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危機將成為未來10年的新常態。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創紀錄的高溫年

  過去五年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2019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1攝氏度。在特別溫暖的地區,2019年氣溫比平均氣溫高出2攝氏度以上,包括澳大利亞、阿拉斯加和俄羅斯北部、東歐和南非部分地區。除極端厄爾尼諾現象結束的2016年更熱外,全球氣候一年比一年更熱。溫室氣體的濃度持續上升,研究人員證實澳大利亞持續的乾旱和近期的森林大火是全球性的重大氣候事件。

  

  人為驅動的氣候變化主要由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引起。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最有效的三種溫室氣體,其濃度持續增長,目前分別為1750年工業化前水平的147%、259%和123%。全球來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創紀錄的366億噸。

  海洋熱量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因為溫室氣體引發的溫室效應約90%被海洋吸收。2019年,海洋熱量含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全球平均海平面創下新高,而北極和南極海冰範圍遠低於平均水平,冰川量連續第32年下降。瑞士過去五年的冰川損失已經超過10%,創下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降幅。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熱浪和熱帶氣旋

  2019年夏季兩次異常的熱浪重了歐洲,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和英國都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比利時和荷蘭均首次達到40攝氏度,巴黎達到42.6攝氏度的最高溫度,澳大利亞年初和年末都遭受了強烈的熱浪。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在大多數年份中,熱帶氣旋是最具破壞性的天氣現象之一,2019年也不例外。最嚴重的颶風襲擊了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韋,3月中旬的“艾迪”襲擊造成900多人喪生;多里安颶風是有史以來影響北大西洋陸地最強烈的颶風之一,在巴哈馬造成了大規模破壞;颱風“哈吉比斯”則導致日本異常洪水氾濫,日降雨量超過900毫米。整個2019年都籠罩在黑色的氣候危機的陰影之下。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澳大利亞的大火和乾旱

  報告證實,澳大利亞持續乾旱和年末異常的火災是去年最重要的全球氣候事件之一。2019年是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最熱、最乾燥的一年。2019年12月,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南澳大利亞州的每月累積森林火災危險指數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月份。2019年1月和2月,塔斯馬尼亞州乾燥的夏季導致該島西部和中部一反常態,大火連連,此類事件在該地區極其罕見。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2019年9月開始,起源於南極洲的強烈的負南極環形模式為東部各州帶來了西風和乾旱。澳大利亞並非唯一受乾旱影響的國家,非洲南部、東南亞和智利中部也受到嚴重影響,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降雨量比平均水平低70%以上。

  令人擔憂的是,全球氣候預測表明未來氣溫將繼續升高,像2019年這樣的年份將成為未來十年的常態。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需要全人類面共同面對,更需要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政者的勇氣和智慧。願未來平安、美好!


南部非洲4500萬人正遭遇嚴重飢餓危機,情況前所未有且會更糟

202001/17


當地時間週四,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在“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的16個國家中,創紀錄的4500萬人面臨著日益嚴重的飢餓,這是由於不斷的乾旱、大範圍的洪水和經濟混亂造成的。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美聯社1月16日報道,南部非洲正面臨嚴重的乾旱,氣候變化對貧困國家造成嚴重破壞,這些國家已經在努力應對極端自然災害,比如在2019年摧毀了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和馬拉維的颶風“艾代”。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津巴布韋曾經是南部非洲的糧倉,現在正經歷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加劇,食品、燃料、藥品和電力短缺。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世界糧食計劃署南部非洲地區主任羅拉·卡斯特羅(Lola Castro)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場飢餓危機的規模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而且有證據表明,情況將變得更糟。一年一度的颶風季已經開始,我們無法承受去年前所未有的風暴所造成的破壞重演。”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該機構計劃向8個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的830萬人提供援助,這些國家包括津巴布韋、贊比亞、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納米比亞、萊索托、埃斯瓦蒂尼和馬拉維。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迄今為止,該機構僅獲得了4.89億美元援助資金中的2.05億美元、去年12月,聯合國表示,它正在為410萬津巴布韋人採購糧食援助。在這個國家,通貨膨脹失控和氣候引發的乾旱加劇了糧食短缺,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該機構說,“津巴布韋正處於十年來最嚴重的飢餓緊急狀態,佔總人口的一半的770萬人嚴重缺乏糧食保障。”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在贊比亞和遭受旱災的萊索托,20%的人口面臨糧食危機,10%的納米比亞人也面臨糧食危機。

北半球酷熱,南半球乾旱!在嚴重乾旱的席捲下,澳洲農場正在掙扎!

2019年

  嚴重的乾旱正在席捲澳洲東部的部分地區,

  如果從高空看下去,這裡就像一個棕色沙塵暴區,地表被烈日曬得斷裂,形成了一種帶有藝術性的色彩和紋理。

  但對於農民Ash Whitney 來說,眼前的這幅景象並不美麗,只有血、汗和眼淚,

  為了生計,他被迫使出最後的手段——掙扎著喂牛,砍斷枯樹枝。

  和Whitney一樣,那裡的其他農民也在疲於應付,並對未來憂心忡忡。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乾燥、最熱的秋季,在新州Walgett,一棵孤零零的樹佇立在一個水槽旁。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在新州Gunnedah,一座風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矗立在大壩旁邊。

  一場嚴重乾旱正在橫掃澳洲東部部分地區,當地農民掙扎應對,擔心日後生計。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圖為一隻袋鼠在一個受乾旱影響的圍場裡喝水。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嚴重的乾旱讓農民Ash Whitney除了喂牛和維持現狀,似乎不能做任何事。圖為Whitney站在卡車的後座上喂牛。

  新州Gunnedah鎮農民Ash Whitney說:“我在這裡活了一輩子,感覺這場乾旱還會持續。”

  他的田地位於Gunnedah鎮所在的利物浦平原,這裡此前土壤肥沃,但近一段時期平均降雨量降至近30年來最低,土地已經貧瘠了。

  然而如今的Whitney只能用耐乾旱的異葉瓶樹的枝葉喂牛。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圖為Whitney站在一座乾涸的大壩中間。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在新州Tamworth,一些羊在尋覓掉落的穀物。

  澳洲氣象局表示,澳洲部分地區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第二炎熱的夏天(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並且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乾燥和最炎熱的秋天(今年3月至今年5月)。

  乾旱期已經使新州95 %以上的地區處於乾旱狀態,並且沒有結束的跡象。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Whitney走在位於Gunnedah的農場裡,腳下的路早已乾枯。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農民May McKeown開著卡車,在Walgett的土地上喂剩下的牛。

  今年70歲的Tom Wollaston在新州西北部Tamworth鎮附近有一個2,300公頃的牧場,他說:“除了喂(牛)和維持現狀,我好像不能做任何事,它(乾旱)似乎總是先我一步。我們會抗爭到底,但乾旱讓每個人承受壓力。”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6月2日,日落時分,Tamworth的天空出現一道彩虹。

  農民Tom Wollaston的妻子Margo抱著女兒。

  她說:“我發現乾旱有點像癌症——它會侵蝕你,使你變得越來越乾燥,越來越嚴重,進而影響你的生活。”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農民Scott Cooper和他的女兒Charlie沿著位於新州Gunnedah的籬笆騎馬。

  Wollaston的妻子Margo認為,乾旱像癌症那樣逐漸侵蝕人體,影響她的家庭和Tamworth鎮周邊整個農業社區。

  新州西北部Walgett鎮2010年以後幾乎沒有降水。

  79歲的May McKeown和她的兒子住在新州西北部城鎮附近的一間房子裡,她非常擔心農場的將來。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圖為Charlie站在乾草堆上。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在乾旱嚴重時,Whitney頭頂上的帽子積累了一層厚厚的土。

  她說:“我的曾祖父於1901年定居在這片土地上,他從來沒有把牛從那邊的圍場移走,但我們不得不將它們全部轉移到家附近的地方,這樣才能更容易地餵養它們。”(歡迎關注我們的抖音賬號:悉尼那些事兒 或搜“mandage”)

  McKeown還說,近幾年農場收入很少。再過幾個月,乾草價格的上漲將讓一家人面臨100多年沒有過的財務窘境。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Wollaston農場裡的牛在日落時分互相推著塵土前進,他希望乾旱能早點過去。

  新州是澳洲重點農業區。除先前撥付超過10億澳元(RMB 50億元)用於救災,政府還在7月30日追加了5億澳元(RMB25億元)救災款。

  新州第一產業部推斷,這場乾旱短期內不會結束。


本世紀末熱應激影響超10億人!亞洲出現高溫高溼,或引發糧食危機


  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維持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到2100年全球極端高溫和潮溼引起的熱應激反應將影響到超過10億人口。這是目前受影響人數的四倍以上,是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前的12倍以上!科學家警告稱,這種趨勢將會繼續惡化下去,最終引發生態崩潰、糧食危機,甚至對人類自身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熱應激是指生物體在高溫環境中時,機體所做出的非特異性生理反應的總和。隨著全球變暖的影響,人類體內正常的熱平衡受到破壞,體溫會迅速升高,高溫可能會損害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體內將產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變化。無論是人、動物還是植物,其機能都將逐漸受到熱應激的影響,遭受破壞,進而危害人體健康、自然物種多樣性、農業發展,未來甚至引發嚴重的糧食危機。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該研究使用40個氣候模型獲取了極端氣候事件的統計數據,進而研究了全球變暖時熱量和溼度的綜合變化方式(包括風速、太陽角以及輻射)。結果顯示,如果地球溫度升高1.5℃,將有5億人受到嚴重的熱應激反應影響。如果升高2℃,這一數字則為8億 。考慮到目前全球氣溫已經升高超過1.1℃,預計到本世紀末會有12億人的生命健康遭受打擊。該研究結果發表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在看待熱應激的問題上,科學家們在長期的研究中除了關注固有的溫度變化外,還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驅動因素——溼度。美國羅格斯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羅伯特表示,當我們審視全球變暖這一危機時,需要特別注意極端的高溫和高溼,這二者對人類健康尤其有害。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全球變暖讓地球變得更炎熱、更潮溼,而不同的地區溼度的變化又不盡相同。上圖中,黃色越深的地區未來越乾燥;綠色越深的地區則意味著氣候更加溼潤(Ref:Marvel et al. Nature, 2019)。其中包括中國中西部、印度次大陸在內的亞洲大部分地區和阿拉斯加地區,將變得高溫高溼。再如紐約,如今一年中最炎熱、最潮溼的天數已經比19世紀高出約11倍。


南半球氣候失調?南極平流層風向逆轉!專家:或干擾全球氣候模式


  2019年北半球的夏季熱浪已過,各地都迎來了大幅度降溫。然而,位於南半球的國家就並沒有那麼“幸運”了。科學家發現,自去年8月底以來,南極上空的大氣平流層溫度急劇變暖,且預計未來將持續加劇,其影響也將向下延伸至地表,造成整個南半球的氣候紊亂。而最終結果就是——導致全球氣候模式更加複雜,不可控性更加嚴重…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氣象模型顯示,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內,南極洲上空平流層創紀錄的高溫將使得澳大利亞東部地區(集中於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南部)迎來極端熱浪和嚴重乾旱,溫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和歷史最高值,而降雨量卻持續走低。再加之今年厄爾尼諾來勢洶洶,可能會對澳大利亞造成致命的“高溫毒打”。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氣象學家表示,這將是有史以來南極變暖速度最快的一次,可能超過2002年9月份時南極變暖的速度,而最直接的受害者將是南半球國家。

  由於南極進入極夜後溫度驟降,而南大洋則沐浴著陽光,由此產生的溫差導致平流層形成強大的西風,風速達200km/h。隨著春季太陽向南移動,極地地區開始變暖,導致西風逐漸減弱。但今年不同,受到低空氣流衝擊與強海浪干擾,西風減弱的速度尤為迅速,甚至風向發生逆轉,變為東風。這對整個南半球的氣候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南極平流層的變暖對南半球的氣候堪稱“噩夢”,這意味著未來幾個月內澳大利亞、新西蘭及一眾南大洋島國將面臨極端熱浪的考驗。更嚴重的是,南極地區溫度上升將直接導致冰蓋融化,出現更多融冰湖,進而刺激海平面的上升。對於澳洲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南部,平流層的變暖將導致春季溫度大幅度上升,降雨減少,熱浪和火災風險大大增加。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與此同時,更多溫暖的海水也將一併湧向南極地區,對極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轉的毀壞。不過平流層變暖也有積極地一面。西風的減弱意味著更多富含臭氧的空氣將被帶入南極上空,從而有利於臭氧空洞的自我修復。

  

未來十年人類面臨極端的氣候和災難,人類做好準備了嗎?

  總而言之,今年南極上空平流層溫度的急劇變暖並不樂觀。科學家警告稱,其產生的影響可能不僅僅對南半球氣候造成衝擊,甚至對全球氣候都形成干擾,這也是最值得我們留心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