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沙縣

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沒有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

那就吃兩頓


沙縣人好吃

吃出了兩百多個小吃品種

沙縣人懂吃

一種材料能翻出各種花兒來


沙縣人對豆腐的愛

可以體現在一日三餐中

吃不夠還可以加個下午茶


遊漿豆腐

沙縣人的早餐桌上

稀飯豆腐是標配

大多數人

好的還是遊漿豆腐這口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松生遊漿豆腐

是沙縣的老字號了

一膛爐火

滿是煙火氣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傳說沙縣的豆腐源於

漢時淮南王劉安

隔夜老漿水滲入煮熟的豆漿中

做出的豆腐白嫩沒有焦火味兒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僅僅遊漿豆腐當然滿足不了

沙縣吃貨的胃

紅燒、滷煮操作太常規

我們有硬核的“金包銀”


金包銀

這是夏茂小吃的代表

沙縣先民遠從古中原一帶遷來

南方缺少麵粉

便以豆腐為皮包餡

代替餃子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豆腐煎炸之後

外皮色澤金黃

內裡潔白

“金包銀”由此得名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保持豆腐的形狀做菜

只是基本操作

捏碎了便誕生了你和我都愛的

豆腐丸子


包心豆腐丸

相傳有位大戶人家宴客

一條做菜用的鰱魚讓貓叼走了

廚子急中生智

用豆腐做了一道假魚丸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老話說到了一個地方

要先吃當地的豆腐

專治水土不服

包心豆腐丸也變成了許多外地人

到沙縣必吃的一個小吃品種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豆腐和地瓜粉蛋清攪勻後

包入豐富的內餡

豆腐丸子細滑Q彈

人間很值得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滾粉豆腐丸

一個豆腐丸

兩種完全不同的口感

要不怎麼說沙縣人會吃呢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滾粉豆腐丸對豆腐的要求很高

用沙縣本地的水和手藝

才能做出地道的沙縣味兒

這也是它走不出山門最大的原因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好在山重水隔卻交通便利

我在沙縣等你感受

豆腐滾兩滾

肖邦都站不穩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鮮豆腐有鮮豆腐的吃法

沙縣人還擅長做豆乾

搭配早餐的、午餐桌上的

還有美美的傍晚點心


老情人豆乾

這是富口派小吃的代表

既是稀飯拍檔

也是休閒小食

可鹽可甜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最是愛那老市場的一角

每天傍晚時分的爭搶

彷彿買到手了

一天才是圓滿的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鄭湖豆乾

顧名思義

想吃這種豆乾

即使你是沙縣本地人

也需要跋山涉水去鄭湖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鄭湖清甜的山泉水

製作出的豆腐有著鄉里人的樸實

古早的炭火烘烤

讓你感受到滿滿的誠意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鐵門烤豆乾

熟悉的小攤

並不因為搬遷了店面就陌生了

五代傳承

沙縣人早已街知巷聞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豆乾是沙縣人的下午茶

三四點間

攤位便開始熱鬧起來

原味、五香哪個是你的愛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捏一捏

沾上美味的豆豉油

鮮香與味蕾碰撞

好心情從舌尖開始蔓延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沙縣,一座吃出來的城市


小小豆腐

方寸之中見平生

也展現著沙縣人對吃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