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是過去上學的基礎課,叫開蒙讀物。一家一個字,對於學習生字很有好處。也有利於培養中國人對於自己家國身份的認知。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民間一打架有一句不太好聽的俗話,叫“知道自己姓什麼嗎?”這話一般都是跟人家對峙時候用的。意思是諷刺對方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量,質疑人家膨脹了。

有一段時間,生孩子隨爸的姓還是隨媽的姓還引起過爭論。因為這裡面關係到了男女平權的問題。從古至今,孩子真的不一定隨爸爸姓。這個絕對是有根有據。您要不信,我們今天就聊聊中國的姓氏。


姓氏的搭配秀

“姓氏”中“姓”是“姓”,“氏”是“氏”。“姓”是一個大家族集體用的姓,“氏”是這個大家族之下的一些小家族自己用的姓。

姜子牙,傳說他興周滅商,斬將封神。他姜姓,呂氏,名尚,或者望,字子牙,號飛熊。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姜子牙圖


姜姓是源於神農氏。 “神農嘗百草”的神農就是我們常說的炎帝。傳說炎帝生於姜水,於是以姜為姓。這個姜水有人說是今天甘肅寶雞市的清姜河,但也有人說是渭水河的一條支流。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炎帝圖


隨後經過不斷地發展,姜姓之下分出好多支脈,其中一脈就是呂氏。姜子牙就是呂氏中的一個代表人物。他的名有兩個,一個叫“尚”,一個叫“望”。用他的“姓”來組成他的名字時,就叫“姜尚”。用他的“氏”給他組名字,就叫他“呂望”。 “姜尚”和“呂望”都是他的合法姓名。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當然,古人的名字也可以是姓氏和他的“字”或者“號”來組成,所以他也叫“姜子牙”或者“姜飛熊”。除此之外,中國人還尊稱他為“太公”,所以他還有個稱呼叫“太公望”或者“姜太公”。古人姓氏、名稱的組合方式也就這幾種。

趣談姓氏由來

姓氏其實就是古人在部落時期給自己部落定下的圖騰。目的是把自己和別的部落區分開。慢慢地部落變成了國家,內部也成了很多小的團體,所以就需要新的圖騰去標註這些小團體。主要的方法可以分為制定規劃,繼承發展和因意外導致的姓。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姓氏圖騰


被安排的明明白——制定規劃的姓

以自然環境為姓

用所住的地名給自己當姓。如:媯【guī】姓,傳說堯帝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同時嫁給了舜帝。並且居住在媯水之旁,所以娥皇女英和舜帝的後代就有一部分姓媯。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堯帝、舜帝圖

以居住環境為姓

比如郭姓。郭,在古代有城池的意思。古代比較大一點的城市都有兩層城牆。裡面那層叫“城”,外面那層就叫“郭”。住外邊那層就姓郭。除此之外還分“東郭”、“南郭”、“北郭”。要是住的離城門口近,可能就姓“門”。也就有了“東門”、“西門”這些姓。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明代南京城郭示意圖

以職業和官職為姓

比如說“韋”這個姓,韋在古代是皮革的意思。成語“韋編三絕”裡的“韋”就是用來穿竹簡用的皮筋兒。所以姓韋的話,祖上或許就是個皮匠。還有姓“屠”的,來源於屠夫。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像司馬、司空、司徒、上官、少正,這些在古代就是官名,後來也都當了姓了。

規劃的漢化姓

在南北朝時期,北魏的孝文皇帝改革產生了一批漢姓。北魏政權是鮮卑族的政權,皇族姓拓跋。魏孝文帝原來就叫拓跋宏,給改成了元宏。

拓跋——元

步六孤——陸

胡古口引——侯

獨孤——劉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孝文帝圖


不僅繼承我的財產還要繼承我的姓

繼承發展就是根據已經有的姓氏或者族群,進行有改動的繼承。其實漢族大多數的姓都是源於三皇五帝時期那幾家大部落。比如,姬姓、嬴姓、姚姓——這都是上古姓氏。很多姓氏都是根據這幾家發展過來的。

以國為姓

周武王曾經分封八百諸侯。在一個諸侯國內就有很多人會用他們的國名當他們的姓。比如周姓和吳姓,就是“周吳鄭王”裡面前兩個。這兩家其實是一家,都是從姬姓發展過來的,而且血緣上也離著都不遠。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周武王像

想當初周太王有三個兒子,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歷。他想把自己的位子傳給老三季歷,好讓他傳給姬昌(周文王)。但按規矩他必須傳給老大泰伯,這時泰伯和仲雍兩兄弟為了不讓父親為難,主動退出,搬家走人,一路從老家陝西岐山搬到了現在的江蘇南部。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季歷圖

後來季歷這一支,周武王興周滅商,建立了大周朝。泰伯兄弟這一支的後代則建立了吳國。一直到吳王夫差時,吳國人才認祖歸宗。再後來吳國被越國滅了,周王室也被秦始皇取代了。兩家的後代中,有的就以國為姓,發展出了周、吳兩大姓氏。

以出身為姓

“公子”、“公孫”,這都說明自己家挺有地位。一般都是貴族。還有的是按自己在家的排位取的,比如“長孫”、“叔孫”、“季孫”之類的。


給後人安排姓

這個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國人的“人文始祖”——黃帝。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黃帝像

黃帝自己本姓公孫,後來改姓姬,自號“軒轅氏”。所以黃帝的名字應該叫公孫軒轅或姬軒轅。據《國語》記載,他有25個兒子。其中14個讓他給定12個了姓,分別是“姬、酉、祁、己、滕、箴【zhēn】、任、荀、僖、姞【jí】、儇【xuān】、衣”。

驚不驚喜——因意外得姓

皇帝賜姓

比如明朝永樂皇帝為了表彰一個太監立過戰功。給他賜姓鄭。太監原本叫“馬和”,後來就改叫“鄭和”了。就是那位七下西洋的鄭和。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鄭和像

到了明末清初,在南方有一家明朝的小朝廷,年號叫隆武。隆武皇帝收了個乾兒子叫鄭森(鄭成功)。因為有幹父子的關係,所以皇帝賜姓自己的乾兒子姓朱。從此鄭森就被稱為“國姓爺”。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鄭成功像

除了這種獎勵式的,還有詆譭性或懲罰性的。最有名的就是武則天。她擊敗了自己兩個後宮的敵人——王皇后和蕭淑妃。用慘無人道的方法處死這兩人之後分別賜姓這兩個人“蟒氏”和“梟氏”。蟒就是蟒蛇的蟒,梟就是梟鳥的梟,在中國人眼裡面都不算好物。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武則天像

因禍改姓

民間有一句俗話,武俠小說裡面常遇見,叫“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這是敢作敢為的意思。但是有的時候禍太大了就得改名字。

比如漢代有個人叫炅【guì】橫。這個人有四個兒子。據《太尉陳球曉》這本書記載,炅橫後來因為一些事情被殺了。四個兒子一商量,留一個人看墳,剩下的三個避免波及跑路。其中留下看墳的那個接著姓炅。另外三個把姓都改了。但只是改了字形,讀音還是“guì”。一個姓 “桂”,一個姓“昋”,另外一個姓 “炔”。


中國的姓氏不光帶有歷史發展的痕跡,還顯露出一種信念。有個詞叫“萬姓同源”。不管你姓什麼,最後往前倒,都是一個祖宗。所以中國人說“家國天下”,是一回事兒。希望大家秉承咱們老祖先的思想,與人為親,與人為善。

中國姓氏來源大盤點,由圖騰演化,來看看你是否有皇族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