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文|西紅柿媽媽

很多家長的認知中,不希望孩子過早地接到物質事件,其實不必避諱跟孩子談論這些。家裡有多少錢這個問題,可以早早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更好地利用金錢,也更能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和普通上班族一樣,建國每天要面對生活的壓力,車貸、房貸、孩子的教育費、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等,各種支出將他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他卻堅持不在孩子面前提錢,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如果早早地揹負生活的壓力,會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不過家庭開支實在是太大,最近家裡又交了首付買了學區房,日子越來越捉襟見肘,但對於孩子的東西,卻從不計較錢多錢少,總是挑最好的,這無疑讓他的壓力越來越大。

一次約了好友一起喝酒聊天,妻子下班回家看到他喝得酩酊大醉,家裡又亂成一團,氣不打一處來。當著兒子的面開始數落了他一番,家裡本就困難還花天酒地,真是錢多得沒處花。

建國也是非常委屈,為這個家兢兢業業,晝夜顛倒,就是想多掙錢,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好日子,老婆的話讓他寒了心,於是兩人大吵了一架,卻沒有想到兒子在一旁目睹了一切。

後來建國發現孩子沉默了不少,平時總是嚷嚷著給他買玩具,現在也不提了。有次建國主動提出要獎勵孩子,沒想到他卻搖搖頭說:“爸爸,你和媽媽養育我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以前我不懂事讓你和媽媽操心了,以後我不會亂花錢了,長大了後一定掙好多錢,好好孝敬你們”,這一番話讓建國聽得又感動又心酸。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筆者認為,家長應該趁早跟孩子談錢,但不要以抱怨的形式,可以在平常生活的點滴中,給孩子講一講家裡的財務狀況,不偏不倚就行。

父母應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對他們的成長也以下幾個好處。

一、讓孩子更加懂事成熟

家長不願意跟孩子談錢,是不想讓孩子過早明白生活不易,給孩子增加一絲思想負擔,但孩子也是家裡的一份子,也應該瞭解自家情況。相比富足的物質條件,給予孩子的信任、關愛才是最重要。當孩子知道父母有困難時,也會自覺地幫父母分擔,不會再隨意攀比,慢慢地變得更加懂事成熟。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二、讓孩子學會利用錢

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嬌慣,與家長富養孩子有關,但無意中也讓孩子變得愛攀比。不管家庭條件是否優越,都應該讓孩子學會,如何支配正確利用金錢,否則金山銀山最後也有花完的一天。所以給孩子制定預算,超出預算的部分要自己承擔,這並不是一種苛刻的教育方式,而能夠讓他們自我約束,合理支配金錢,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三、讓孩子能夠正視自己的家庭條件

每個家庭情況都不一樣,在教育孩子時候,也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價值觀。家庭條件不好,應該教育孩子勤儉節約,通過自身的奮鬥和努力改變現狀。

家庭條件優越,則應該避免孩子養成鋪張浪費,虛榮攀比的個性,讓他們明白金錢是來之不易的,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每位父母都應該學會跟孩子談錢,但是選擇正確的方法更重要的。

一、讓孩子初步建立金錢的概念

在跟孩子談錢之前,要讓他先認識錢的用途、不同錢的面值,學會認錢是正確建立金錢觀的第一步。認識錢之後,家長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自己去花錢消費,讓他在實踐中感受金錢的用途,培養他利用金錢的能力。

二、明白金錢來之不易

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要幫助孩子改掉伸手要錢的習慣,除了日常學習和生活所需之外,孩子想要買零食玩具,就要先付出才有回報。我們可以鼓勵孩子通過掃衛生、洗碗、幫爸爸媽媽做家務、給爺爺奶奶捶背等,力所能及的小事來賺取金錢,還可以通過好成績獲得獎勵,只有經過一番努力,賺取的金錢才更加有意義。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三、讓孩子養成記賬的好習慣

家長的日常生活中都會記賬,逛超市也有消費明細,平時的家庭花銷,都可以跟孩子分享,讓孩子明白家庭支出的壓力,從而養成精打細算的習慣。

同時,要讓孩子有支配零花錢的權力,零花錢不易過多,但是家長不能多幹涉,應該讓孩子自由支配,但是要求孩子記錄每一筆開銷,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正確使用錢,減少孩子的衝動性消費,讓他們慢慢學會合理用錢。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跟孩子談錢不等於讓孩子變得更虛榮,早早地幫助孩子培養財商非常重要,對他們未來發展很有益處。而只有家長能夠正視錢,合理利用錢來改善生活,不成為金錢的奴隸,培養出的孩子才不容易被物質的慾望所打敗。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培養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不知您是否贊同呢?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談錢”呢?這個答案很贊,不妨瞭解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