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茶算是好茶?

普洱老友


好茶與不好的茶,問得有些泛,但這不僅很多茶客的問題,也是很多茶人的問題。

好茶是有標準的,沒有這個認知,就對不起好茶。

食品標準而言,產品規範,符合食品要求,這是門檻上的好茶。有機茶,是更好的茶。

茶葉有國家出臺的行業審評標準,對茶葉的形狀,內含物質,茶湯顏色,滋味,耐泡度有專業的審評,評值越高的越是好茶。

從嗜好品品鑑的角度而言,與紅酒,菸草等嗜好品一樣,茶葉的產地,產區,海拔高度,品種種類,製作工藝,沖泡手法,沖泡器物及附加的地域文化和品牌等附加值,都可以做為茶葉好壞的參考依據。

茶事是一件國事,茶原產於中國,是影響世界的植物。自古而今,茶葉這件事雖然複雜,但沒有象今天如此有標準與規範,並被廣泛的傳播。


杭州無射山


什麼樣的茶算是好茶?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好茶的評價標準問題。老楊認為這個問題要從兩個層面去理解和分析。一方面是好茶的共性判斷標準,適用於所有茶類和各種茶品;另一方面是好茶的個性判斷標準,適合於每個不同的喝茶人個體。

好茶的共性標準,老楊總結為六個“一定”標準。其具體為:1、好茶一定是綠色健康的茶。2、好茶一定是苦澀均衡、滋味豐富、口感飽滿的茶。越是好茶口感就越是苦澀均衡,滋味層次豐富,口感飽滿,醇和宜人。好茶一定不會出現苦澀在口中不化、苦澀刺激過度、香水分離、滋味寡淡、湯水淡薄沒厚度等不好的感受。3、好茶一定有令人愉悅的香氣。香氣是評價茶葉品質的重要評價因素,俗話說的好“茶香宜人”,好茶一定要有好的香氣。茶香一定是自然的香、純正的香、讓人愉悅的香。以人工香精做出了香氣的茶,即使口感再好也不是好茶。4、好茶一定能體現出該類茶的品種特徵。茶界泰斗陳椽根據製作工藝將茶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類。好茶一定能體現出該類茶應有的口感特徵,比如:綠茶一定口感鮮爽、黑茶要口感醇厚等等。5、好茶一定能體現產區的口感特點。中國的茶最富於魅力的一點就是同一類茶因為採用了不同地區的原料,即使採用同一種工藝製作,也會有一定的香氣、口感差異。6、好茶一定能體現製作工藝特徵。好茶一定是製作工藝精良,能夠充分體現出該類茶工藝特徵的茶品。

好茶的個性判斷標準,老楊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於每個喝茶人而言,好茶一定是適合本人口感愛好的茶。每個喝茶人都有自己的喜歡的茶和不喜歡的茶。愛喝白茶,而討厭巖茶的人,即使給這個人正巖三坑兩澗中的頂級巖茶,他也不會愛喝。2、對於每個喝茶人而言,好茶一定是適合本人身體狀態的茶。綠茶相對會比較寒涼,對腸胃的刺激性較強,這類茶就不太適合腸胃不好的人飲用。3、對於每個喝茶人而言,好茶一定是適合本人消費能力的茶。喝茶沒有必要盲目追高,量力而行。4、對於每個喝茶人而言,好茶一定是適合本人當前鑑賞水平的茶。每個喝茶人對茶的認知能力和品鑑水平不同,對於好茶的評判就會在不同的學習階段產生不同的理解。天價好茶未必能夠征服茶小白。


蘇州老楊說茶


什麼茶才是好茶?關於這個話題,爭論了上千年,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就像“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真的是很難去界定,所以才會有人說“茶無上品,適口為珍”。

在懂茶帝的實踐中,我們接觸了各地很多茶葉,也與很多茶友交流過,我們認為,一款好茶至少應滿足以下幾個要件:

第一,必須安全。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茶葉的原料必須是農殘、重金屬等指標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二是茶葉在運輸、存儲過程中不能沾染上不安全的東西,或者在存儲過程中不能變質。

第二,工藝必須標準,不能有明顯缺陷。也就是說,做什麼茶就應該像什麼茶,要是把紅茶做得跟黑茶似的,那肯定是有非常明顯的缺陷的。或者在製作過程中出現明顯的問題,例如揉捻、炒制、焙火等環節,都不能出現重大失誤。

第三,茶葉必須達到審評標準的中等以上水平。審評是專業的術語,當然我們可以通俗地來說,就是茶葉的外形、內質(湯色、香氣、滋味、葉底),在同類品種中至少能達到中等水平,不能太差或比較低的水平。如果達不到這樣的標準,我們可以稱之為“口糧茶”或性價比茶,但說不上好茶。

第四,好喝。這就是每個人的身體感受了,帶有很強的個體差異。如果自己喝著不好喝,哪怕是頂級茶,對你來說也不能算是好茶。

以上就是我們簡單總結的評判標準,其中第一、第二條屬於基礎要件,第三條屬於提高要件,第四條屬於主觀要件。如果能達到這些要求,差不多就可以算是好茶了。

當然,關於好茶的標準會有很多,見仁見智,也歡迎業內高手多多批評指正。


懂茶帝


茶分為很多種類。這裡我們討論的茶指茶樹的葉子製成品,花茶、生薑茶等除外。

1.綠茶(未發酵茶)。常見的綠茶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茶,六安瓜片,雁蕩毛峰,信陽毛尖等。每個品種都有自己的獨特口感和風味,根據個人喜好,沒有最佳排名。但是綠茶的質量標準是有的。

優質綠茶標準:

一看:葉片外形健康,正常無汙染

二泡:色澤清晰,菁透明亮

三品:香氣純真,口感香醇,回味甘美,各品類能提現獨特的香氣,口齒留香

另外產地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原產地保護的產區出產的茶質量相對較高。

2.紅茶(全發酵茶)

紅茶分為功夫紅茶(中國多見)、小種紅茶(武夷山特產)、紅碎茶(國際茶CTC)等。

紅茶減少了80-90%的茶多酚,因此比綠茶少了苦澀味,味道更香更甜更醇厚。

紅茶白毫根據茶葉在茶樹上的採摘位置來分級。

排名為:

-花橙白毫

-橙白毫

-白毫

-正小種

-小種

-碎橙白毫

-碎白毫

-碎正小種

-碎橙白毫片

-茶粉

3.白茶

白茶是加工最少的茶,採摘後曬乾即可。因此質量標準完全來自產地、採摘葉片、手法已經曬乾的條件。


VAC肖慧


茶無上品,適口為珍。每個人喜好都不同,有些人喜歡清淡點有人喜歡口味重點。有人喜歡紅茶,有人喜歡綠茶。

茶葉品鑑的幾個指標就是,1:苦的度,澀的度,以及他們的平衡性。2:香氣純正,無雜味。3:回甘好,持久。4生津。5茶湯醇和,潤滑。6:有喉韻。



老茶農茶業馬奔馳


何為好茶,眾說紛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好像並沒有嚴格的標準,更甚至有人說“茶無貴賤,適口為珍”,那為何茶葉的價格差距如此之大呢?從幾十塊到上百萬一斤的茶都有。我們知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格是反映商品價值的,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是理性的聰明的,從理論上來說,越高端的消費者應該是越理性越聰明的,所以我認為茶葉應該是有被大眾所認可的用來反映價值的價格層級標準的,只是這種標準並不被每位消費者所掌握,從而給人感覺茶葉很難懂、茶行業水很深!

其實茶葉作為一種商品,它所擁有的價值本身體現在很多方面,包括品飲價值、收藏價值、文化價值、品牌價值等。我認為茶葉最終是拿來喝的,所以品飲價值才是我最為重視的。這裡講好茶通識也是在拋開其他所有因素,只從喝的角度來論述。

具體包括以下7個標準。

一、口腔舒適度

這個概念在我所讀的書籍中尚未被人單獨列出作為一項茶葉審評標準,但我認為口腔舒適度應該作為好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品飲體驗。簡單的講就是喝完茶後口腔會不會有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停留在口腔的時間長短可以作為評判一款茶好壞的指標之一。

二、回甘生津

回甘的速度、程度、部位、持久度可作為評判茶品好壞的重要指標,因為茶的通性裡是必須有回甘的,只是不同的加工工藝製作出來的不同茶品回甘程度是不一樣的。

同樣任何品類的茶都應該有生津止渴功能,可以根據生津的速度、多少、持久度來判斷茶的層級,比如兩頰生津、舌底鳴泉、齒縫留津等。

三、香氣

是茶都應該有香,茶的鮮葉上含有大量芳香類物質,因為生長環境、樹種、樹齡、茶園管理、營養成分等不同而導致含有量不同。而製作工藝的不同又會使茶品呈現出不同的香型。然而香氣的濃淡程度、香型、香氣的層次感、持久度等因素決定這茶葉品飲價值的高低。

四、茶感

這是一個不太好理解的感覺,但經常喝茶的人應該能懂我所要表達的意思。茶湯入口後,茶的內含物質就會開始衝擊我們的口腔,這種衝擊力會使口腔感受到茶的存在,而這種力量的大小以及對口腔的附著吸附力的持久度正是一款茶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

五、體感

有些茶喝完就會有微汗,有些茶喝完會打嗝,甚至放屁,有些茶喝完氣湧上頭……

中醫裡有運氣一說,人的體內有各路真氣,脾肺和心臟通過氣血運送至身體的各個部位。好茶能有效幫助氣血運轉,從而展現出來各種體感。然而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體驗這種感覺會有較大偏差,所以體感一般只作為頂級茶的一個加分項,不會在專業審評中出現。

六、水路

水路越細、越潤滑、越柔和茶越好,反之茶湯粗、硬、燥,茶就差一些。尤其是在辨識頂級茶的時候水路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個差之毫釐可以讓價格相差萬里。到了這個層面的茶請一定要用腦用心喝,仔細體會其中之微妙。

七、其他:苦、澀、甜、喉韻等

其實這裡有很多是應該包含在第一點口腔舒適度裡面的,但它們又有一定的獨立性,所以單獨拿出來講一講。苦和澀應該都屬於人類所不喜愛的感受,也就是口腔不舒適的一種表現。

由於茶水浸出物裡富含茶多酚、咖啡鹼,導致茶有苦感和澀感,而如果沒有茶多酚和咖啡鹼,茶也就沒什麼好喝的了,生津回甘也就談不上了。面對這個無法迴避的不良體驗,人們選擇接受,而它們在口腔裡停留的時間長短變成一款茶好壞的指標之一。茶葉的製作工藝和適制性非常重要,製作時可以通過提高鮮爽度來緩解苦澀味,還有通過氧化發酵增加甜度來減弱苦澀度。頂級好茶的幾個指標天然均衡,只要加上恰當的工藝就能使苦澀這種感覺弱化到不知不覺中。

茶鮮葉中含有單糖、雙糖、多糖和其他糖類,其中單糖和多糖是水溶性的。甜從來就是人類所非常喜愛的一種感覺,所以甜度成為茶葉好壞評價的重要指標。比如紅茶的甜香、黑茶的甜湯、生普的回甜等等。

喉韻不是所有茶都有的,一旦有了就會給茶加很多分。比如武夷大紅袍的巖韻、冰島古樹茶的甜韻、老熟茶的陳韻等都是一種種沁人心脾的美好感受!

以上七點是我對好茶的理解,不盡正確和詳細,僅供參考。其實茶作為一種商品很難做到十全十美,在購買選擇茶葉的時候,守住自己原則上的底線,做到有所取捨。這個底線因人而異,自己所願意付出的金錢代價會影響這個底線的設定。千萬不要用不對等的價格去追尋更高的價值,最終一定會被騙。

茶是好東西,只要你願意接受他,它會變著法子去滿足你。它不是富人的專利,不富裕的人也可以通過用心喝茶感受美好,體悟人生。

修己利人

2019-10-21


廣成茶戴源理


香、清、甘、活,適口為珍,是為好茶!


武夷茶人佐羅


好壞茶從四個方面分析,看,聞,品,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aa47fbf1b954f3f8bf5b750089a12ca\

東子vlog


什麼樣的茶才算是好茶?

天價茶、名師好茶、山頭好茶,雖然用迷惑人的價格將人們的神經炸得外焦裡嫩,但絕大多數人根本喝不到。縱然無意間碰到,也難以判別真假。若是不懂辨,再多的名頭也是忽悠;若是不想要,再好的茶葉也只是樹葉;若是自己不愛,那也只是一種負擔。茶不在於名氣,只要自己喝的順口品的入味,對自己來說就是好茶。



菩天茶事


俗一點說:口感能接受,價格能接受,就可以算是好茶。



很多茶雖然有評判依據,但無絕對,因為千人千口,大家主觀的口感這些的不同,對茶的印象也就會不同。個人接觸普洱茶比較多,像近年的普洱茶,屬於是名山名村寨、古樹茶這些比較火,不管是品牌商,還是屬於茶友,都在追逐,只要屬於看到信息不是古樹,就直觀理解是不好的茶,只要說是拼配茶,就直接說是非純料是不好的茶,但反過來想想,盲喝兩款茶,如果不提前”做功課“,又有幾個喝一口就敢斷定是否拼配,是否古樹等。



1、喝茶的人:價格實惠,口感可以的消耗茶就是好茶。不管是9塊8,還是99塊8,價格能夠接受,口感也覺得不錯,這相對來說,這就是一款好茶;茶起初本來也就是用來喝的,價格過分虛了,那就換一個可以接受的,也並不一定非要去攀比,一定要是千年古樹,一定要是限量100餅的茶才是好茶,這已經是偏離了喝茶的初衷。



2、投資的人:概念層出,價格翻倍的茶就是好茶。對於要投資的人來說,肯定是價格越高越是好茶,但很多時候,現實往往不是這麼美好的,有價無市就適得其反了。



3、名區古樹茶:產量小,口感風格獨特,後期轉化後口感較單一,價格可能會虛高,對於喜歡這個口感的人來說,就是好茶。



4、拼配茶:原料範圍廣,產量大,適口性好,後期轉化後口感呈現多樣化,價格實在,相對這也是好茶。



不管是名區古樹,還是屬於拼配茶,如果一款茶,上市後有價無市,那可想而知,我們不要忘記茶產生的初衷是飲品,也可以偏執的理解成只有消耗茶都是王道。

最後再補一句廢話:茶無上品,適口為珍。

以上文字均為手工碼字,即當下的理解和認知,這次寫得比較亂,歡迎糾錯和補充,希望有所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