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家住重慶永川的9歲小男孩航航,整個國慶小長假,他都在不斷地撿廢品掙錢還債。

原來,2周前航航迷上了一款手機遊戲,為了打遊戲,他悄悄將奶奶微信裡的2000元錢用來買了裝備。

收廢品掙錢來還給奶奶,就是父母對他的懲戒。

航航媽媽說:

“第一反應還是很生氣,我們當時感覺是回去要打他一頓。

然後下班回去都是晚上了,經過了一天,覺得打一頓還是解決不了實際上的問題,就覺得變一個方式來。

我們要讓他體驗一下這個錢來之不易,就想到讓他幹活兒的方式,讓他自己體驗一下,要怎麼才能把這2000塊錢掙起來。”

對於父母這樣的懲戒方式,航航也說,教訓很深刻,以後絕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對於孩子拿錢玩遊戲,網上留言,有些父母第一反應,都是把孩子暴打一頓,有些說找遊戲公司算賬,也有的說,數目不大,會放任不管。

航航媽媽冷靜下來後,既沒有打,也沒有找遊戲公司算賬,而是思考如何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受到深刻教訓,讓孩子幹活賺錢還債。

如今很多獨生子女一代,六個大人圍著家裡一到兩個孩子轉,隔代的寵愛,讓熊孩子越來越多。

對孩子的溺愛和保護,讓孩子擔當的能力越來越弱。那我們該如何把孩子培養的更有擔當呢?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 孩子犯錯,他能承受的範圍內,讓他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在南京的一所外國語學校,兩個孩子因為一件小事打了起來,一位韓國學生把中國學生的臉抓破了。

兩個家長採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中國學生的家長第一時間找到了班主任,要求對方家長過來當面對峙,而韓國學生的家長拒絕過來。

老師以為韓國的學生家長不過來,是因為想推卸責任。只是事情很小,給中國學生家長安撫了一翻,批評了一下韓國學生,以為事情就過去了。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可是第二天一早,當老師去上班時,發現韓國同學跪在學校門口,怎麼叫他起來都不肯。他說:“昨天是我做錯了,除非被我抓破臉的那個同學接受我的原諒!我才會起來。”

原來第一天老師給韓國家長打電話時得到的回覆是:我們不會過來的,孩子犯的錯誤應該由孩子自己承擔,由他自己想辦法解決。

韓國家長雖然沒來學校,但是在家裡教育過孩子,讓他自己去想辦法和解。

這就是讓孩子有擔當的教育,教會孩子從小學會擔當,從小承擔自己所做的事帶來的後果!

我們只是陪伴孩子走過生命的這一程,以後的路,還要他自己獨自走。

一味的去幫孩子處理各種事,孩子沒有更多的人生經歷和經驗,以後走向社會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處理自己所遇到的各種困難。

雪萊說:如果你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傷。那麼你將失去兩隻翅膀,永遠不再能夠凌空飛翔。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 以身作則,讓孩子勇於承認錯誤,並與孩子一同承擔

2010年4月,一小區內停的幾十輛私家車被劃,光維修費就要四五萬,物業調出監控,是兩個孩子,大的大概上小學,小的估計上幼兒園。由於監控沒拍清楚,根本找不到這兩個孩子是誰家的。

就在第二天,一位媽媽打電話到派出所,說車子是她家孩子劃的,她願意承擔所有的責任。

她是第二天在網上的帖子上看到視頻裡的孩子是她家的孩子。

兒子放學回來,媽媽壓住怒氣冷靜的問兒子,“車子是你劃的嗎?”。

兒子低頭不說話,她說:“你是男子漢,做錯了事,要勇於擔當。”

兒子承認了,她又說:“你的摺疊車被人劃了,你傷心嗎?”。

兒子說:“心疼!”,她說:“你的摺疊車幾百元,而別人的車一二十萬,甚至上百萬,你說會不會心疼?”

兒子羞愧的說:“媽媽,我錯了。”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接下來,一邊打印了致歉信,首先表達歉意,並表示願意承擔全部責任和修理費用,張貼在小區的各個路口和樓梯口。一邊聯繫信譽好的修理廠負責修理被兒子劃傷的車。

接下來兩天,她帶著孩子去各家登門道歉,但是門鈴要孩子自己摁,這是讓孩子面對錯誤的第一步。

孩子疊了很多小船,上面醒目的寫著:“對不起!”作為道歉的禮物送給車主們,每到一家,孩子一進門就說:“對不起,我不知道劃車的後果這麼嚴重,請你們原諒我。”

她對兒子說:“叔叔阿姨都很寬容 ,原諒了你。但是,你要記住,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寬容當成自己犯錯的藉口,你要敢於擔當,知道什麼叫責任心,學會感恩。”

孩子太小,沒有能力承擔後果,但媽媽勇於承擔責任的勇氣給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並且引導孩子承認錯誤,承擔自己力所能及的責任。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 承擔後果擔當與能力大小無關,而是態度和責任心。讓孩子儘自己所能去承擔自己的事,他做事才會去考慮後果。

現在到中國旅遊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在景點經常會看到一家三口來旅遊的外國遊客,會發現爸爸背一個大包,媽媽背小一點的包,而孩子無一例外都揹著一個小包。

孩子背的哪怕只有一瓶水,一包紙,也是讓孩子明白自己要背起自己的責任。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一個上大學的女學生,休完了假期回到學校沒幾天,就收到了母親寄來的一個大包裹,她想肯定是媽媽寄來了好吃的,便興高采烈的打開包裹。

然而打開後卻讓她大失所望,裡面竟然是用過的衛生紙和一些垃圾,女孩子頓時感到十分內疚,原來這些都是她在家裡時沒有倒掉的垃圾。

這位媽媽也不是懶到不去丟這些垃圾,而是用這種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

讓孩子身體力行做自己的事,比更多說教更有用。愛孩子,也不要一味袒護孩子。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 一味的護短,以愛和保護的名義,會讓孩子慢慢失去擔當的能力。

同樣在一小區,一個小孩在等媽媽,無聊的時候就拿著手中的玩具刀對著就近一輛車劃了起來,孩子並沒有注意到車裡其實有人。

車主很生氣,很快找到了孩子的母親理論,說:“你們的孩子拿著玩具刀把我的車劃花了。”

那位母親第一反應便是說:“你哪隻眼睛看到我兒子劃的?誰知道是不是你之前就有的劃痕,現在卻賴我們頭上來了。”

見到孩子母親這個態度,車主也急了,孩子看著媽媽這樣給自己撐腰,自己犯了錯誤卻能逃脫懲罰,心情也由惶恐變為自鳴得意。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母親對於孩子的犯錯行為的處理,不會讓孩子產生犯錯的心理以及要承擔後果的覺悟,而認為這事沒有大礙,孩子以後有可能繼續犯此類錯誤。

孩子確實做錯了事,沒有勇於承認,會讓孩子慢慢失去明辯是非的能力,失去誠信。

而前面那位媽媽,雖然她家會蒙受經濟損失,但是卻給孩子上了一堂終生難忘,讓孩子有擔當的課。

孩子小做錯了事,正是教導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一味護短,會讓孩子慢慢失去承擔責任的勇氣和能力。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 從小培養孩子的擔當,做力所能及的是,犯了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並勇於承擔。

英國教育家維克多·費蘭克認為,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覆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從小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孩子經歷多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會增強,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責任,從而負責。

先從身邊的小事,以下幾點試著開始:

1.如果有條件,多讓孩子負責照料一下家裡的花草、小動物等;

2.鼓勵孩子幫助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3.在孩子將房間弄得亂糟糟後,讓孩子自己收拾玩耍的殘局;

4.當孩子造成財物損壞的時候,要讓他承擔全部或部分責任;

5.用樂觀的心態,帶領孩子彌補造成的不良後果

男孩偷用奶奶2000元打遊戲,父母的懲戒方式讓無數人點贊!

當我們的孩子成了一個勇於承擔自己錯誤的人,我們自然不用擔心他在以後的人生中遇到挫折會迷茫甚至想不開。

因為即使遇到了天大的困難,作為一個有擔當、敢於面對困難的人,就有能力,有勇氣去戰勝一切困難,從而飛得更高,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