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華山有五峰,而西峰則是華山最秀麗險峻的山峰。它海拔2082.6米,因位置居西得名。又因峰頂翠雲宮前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古代文人多稱其為蓮花峰、芙蓉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西峰三面凌空,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態,堪為華山形貌之代表。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峰南有山脊與南峰相通,脊長300餘米,寬約1米,石色蒼黛,形似龍脊,名”屈嶺“,又被稱為“青龍脊”、“小蒼龍嶺”,為華山著名險道之一。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巨靈足”在西峰屈嶺南端西側,深三寸,長四餘尺,是一處天然石臼,形似足印,相傳是開山導河的巨靈神留下的。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翠雲宮位於西峰,又稱西峰大殿,殿內供奉北斗眾星之母鬥姥神位。始建於清初,歷史上一度香火旺盛,甚至超過了諸峰各廟觀。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翠雲峰藏經樓裡所存的道教真經是華山道教研究的寶貴財富,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全部建築與所有經卷毀於火患。重修的翠雲宮為木石結構,依崖就勢而建,宮分前後兩殿,上下兩層。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翠雲宮前有一巨石高約十米,頂覆片石,形如荷葉,又名蓮花石,石下鑿有洞龕,稱蓮花洞。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蓮花洞東側多題刻,有“擢莖天表”、“金天重地”、“蓮花世界”、“ 屏障西天”、“翠峰射日”、“太乙蓮臺”等。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斧劈石,因沉香劈山救母傳說而得名。今觀此石,高一丈餘,長數丈,攔腰斷而為三,石下與峰頭形成空洞,僅可容一人伏身爬入。進洞仰臥上觀,可見頂端凹凸不平,似一婦人躺臥後留下的痕跡,腹乳壓痕清晰可辨。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1931年農曆5月16日,楊虎城(陝西渭南人)偕同顧祝同、陳繼承,上官雲相登臨華山後對華山美景讚不絕口,並撰寫《遊華山記》。楊母聽後對遊華山深感興趣,於是楊虎城整修山路,同年秋後陪母登臨華山覽勝。為了紀念陪母敬孝之遊,於東、西二峰各建塔一座,後人頌稱“楊公塔”。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此景名為神龜探海,乃華山三大險景之一。位於西峰極頂。腳踩神龜萬年壽,遙遙相對壽桃山,因此被稱為神龜吃壽桃。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說到西峰,就不得不提西峰索道(太華索道)。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條,採取崖壁開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設中間站的單線循環脫掛式索道,線路斜長4211米,相對高差894米,6米/s的運行速度,1500人/h的單向運量,18分鐘直達兩千多米的華山之巔。


太華萬餘重,岧嶢只此峰


疫情結束後,歡迎大家乘坐索道穿梭於崖壁、雲海之間,在西峰打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