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上文這首樂府詩正是我國北朝時期的著名敘事詩《木蘭辭》,這首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並被後人傳頌至今。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其實,我們仔細讀這首詩: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用白話文來說就是:木蘭到東邊的集市上買駿馬,到西邊的集市買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又到南邊的集市買來嚼子和韁繩,北邊的集市買馬鞭。

木蘭作為北朝的一個普通女子,卻對買馬買鞍這件事如此精通擅長,很難想象這件事發生在我國其他歷史時期,這自然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西晉末年,史稱“五胡” 的鮮卑、匈奴、羯、羌和氐等少數民族, 相繼崛起, 割據中原, 建立政權, 成為北方黃河流域的統治民族。

事實上,遊牧民族中的男性女性並不像漢人一樣界限分明,這就使北朝女子能夠像男性一樣,對於挑馬、騎馬並不陌生,上至宮廷顯貴,下至平民女子,皆是如此。

本文將從北朝女性的尚武精神引入,以中國古代女性服飾作為主線;介紹自西周以來中國女性服飾的演變;揭示南北朝民族融合時期,北朝婦女的服飾風貌;最後總結這種服飾風貌對後世的影響。

北朝女性的尚武精神

《魏書•自序》中曾記載:

帝與從官皆胡服而騎,宮人及諸妃主雜其間,奇技異飾,多非禮度

這段話表現了北魏宮廷女子與皇帝大臣一起騎馬出行的場景。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僅僅會騎馬可能還不足以完整表現北魏女性的真實水平,《魏書• 皇后列傳》還記載了北魏宣武靈皇后胡氏精湛的騎射技術:

“又自射針孔,中之”


“自射象牙簪,一發中之”

針孔和象牙簪這種小物件隨隨便便就能射中,這百發百中的水平哪裡像是尊貴的皇后,簡直是花木蘭的翻版。

這裡有必要提及一下胡皇后的背景,胡皇后是安定臨涇人(今甘肅省鎮原縣),安定胡氏正是當時的門閥貴族,從兩漢到隋唐的八百多年時間,出了許多皇室的功臣和宗親,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說法。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如此名門望族,卻出了胡皇后這樣精通騎射的女子,不得不說是那個多民族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女性尚武精神的一種寫照。

宮廷女性如此,北魏民間女性也是如此。《魏書•李安世傳》中還記載了一首歌謠:

李波小妹雍容,寨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比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

大意就是:李波的妹妹名叫雍容,把裙襬扎到腰裡騎在馬上飛馳起來就像狂風中的卷蓬,左手右手都能開弓射箭而且箭法極準。他家的婦女尚且如此,若是男子上陣誰人能擋啊。

遊牧民族的騎射之風不用過多介紹,騎馬應用於少數民族各種生活日常,而遊牧民族的婦女可以做到和男性一樣,追逐馳騁,騎馬射獵。

在西晉末年,北方少數民族紛紛登上歷史舞臺,他們逐漸遷徙到了原本以漢人為主的黃河流域。

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的深刻碰撞、整合趨同,也改變了自西周以來漢族女性的傳統服飾,使得漢族女性服飾加入了“鮮卑化”的異域特色。


從西周以來,古代女性服飾的演變

從西周開始,古人的主要服飾就是上衣下裳,這種服飾不分男女,都是分成上下兩部分:上身是衣,下身是裳。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而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又流行了一種新的服飾,這就是衣裳連屬,古人將上下裳合成一體,取名為“

深衣"。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東漢經學家鄭玄在《禮記·深衣》中說:

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採也。

《五經正義》中記載:

所以稱深衣者,以餘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用通俗的說法,深衣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稱為“衣緣”或者“純”)。為的就是讓身體深藏不露,顯得雍容典雅。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它的主要特點是:領子是方形的,衣袖是圓形的,將衣襟延長,形成三角,穿的時候將其環繞,再用絲帶系扎,長度伸展至腳踝。

這樣就使深衣的上半部分顯得合體,下半部分寬鬆舒適。

此外,用素色或繡繪點綴領子、衣袖和下襬的邊緣,又顯得雍容華貴。

同時,深衣的不同鑲邊款式還代表了自己家庭中長輩的近況。

《禮記·深衣第三十九》中記載:

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績;具父母,衣純以青; 如孤子,衣純以素。

意思就是: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在世,深衣就用五彩的布帛鑲邊;

如果只是父母雙全,深衣就用青色的布帛鑲邊;

如果長輩都不在世,孤身一人,深衣鑲邊全用白色的布帛。

由於深衣的款式相對新穎,穿著也舒適,製作過程也相對簡便,所以很快受到了古代社會各階層的歡迎,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成為當時的最典型服裝樣式。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禮記·深衣第三十九》中讚歎道:

(深衣)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濱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

大意就是:深衣既可以作為經文的服飾,可以作為尚武的服飾,還可用作接待來賓時贊禮的儐相服裝,也可以作為訓練軍隊時的服裝。這種服裝結實耐用而且花費不多,除了祭服朝服以外就屬這種深衣的作用最為重要。

而到了魏晉時期,深衣已不再是男性服飾的主流,但深衣自帶雍容典雅的特點,依然在女性服飾中佔據主導地位。直到西晉末年,各少數民族陸續登上歷史舞臺,古代女性傳統的深衣制才被打破。


鮮卑族女性的騎射活動,是如何影響這一時期女性服飾的?

1959年,在內蒙古滿洲里市達蘭鄂羅木河改道工程中曾意外發現800餘座鮮卑族墓葬群,又稱內蒙古扎賚諾爾古墓葬群,這也是全國最大的鮮卑古墓群。其中的一座鮮卑婦女的獨葬之墓引起學者的注意。

因為其墓葬的形制,以及各類陪葬品如環首鐵刀、鐵鏃、三稜鏃、馬銜等,與鮮卑族男性墓葬群並無任何區別。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這說明,在北魏時期,鮮卑族女性與男性一樣能騎善射,他們一起在草原上追逐馳騁,飛鷹逐鹿。

彎弓征戰作男兒,勇健嬌嬌媲丈夫。這自然使得鮮卑族女性的服飾帶有明顯的男性化特點。

這種特點就是短衣窄袖,內穿圓領衣,外面套一個窄袖大袍,腰束寬帶,下身穿小口褲,腳蹬靴。目的就是便於騎馬射箭。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從北魏平城時期出土的墓葬陶俑的服飾中也可以看出,鮮卑裝亦可男裝女裝(如下圖所示),北魏琅琊王司馬金龍的墓中,除了披風有無不同以外,男俑和女俑的服飾幾乎沒有差別,均上著窄袖短衣,下穿緊口長褲。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隨著北魏入主中原,女性服飾也逐漸吸收了傳統漢族女性服飾的特點

尤其是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以後,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族人一律改穿漢人服裝,鮮卑族的女性服飾也發生了巨大改變。

但是漢族女性傳統的深衣制也存在一些

弊端, 比如深衣雖然製作簡單,但層層纏裹使得深衣的下襬比較狹窄,較為緊湊,給騎射中的上馬和跨騎等動作帶來諸多不便,也無法滿足跨騎時張開雙腿所需要的基本圍度。

所以,為了滿足女性騎射需要,北魏女性對於傳統漢族的女性服飾也做了一些改進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深衣的包裹性

改進之一:上襦下裙的服裝制式

北魏遷都洛陽以後,這一時期出土了諸多墓葬,其中的女侍俑,上衣多穿著短襦,下身則穿貼地面的細褶長裙,腰間則系寬帶。

其實,這種上襦下裙的服飾正是北魏女性對傳統漢族女性服飾的改良。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上襦下裙的特點就是上衣相對簡單,下身相對繁瑣,腰身部分則緊身合體,而袖筒比較肥大。

裙多褶,裙長曳地,下襬寬鬆,使人顯得飄逸、灑脫。

闊袖則融合了漢族女性服飾中廣袖長袍的風格,下裙多褶則是為了擴大下半身的活動範圍,同時內著長褲,也讓女性的上馬和跨騎等基本動作得以施展。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上圖是北魏名臣楊機的墓中,身著闊袖高腰襦裙的雙髻女俑。

請大家注意,這兩個女子都是將一隻手放於身前,一隻手自然下垂挽起裙邊,百褶裙的褶皺狀態明顯,也側面看出這種裙子對騎行等下身的活動不會有太多束縛。

而這種裙身施褶也分為兩種形式:規律褶和自然褶

規律褶體現了秩序和動感,褶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自然褶則比較隨意而多變,體現了豐富和活潑。這兩種施褶形式可從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的女裙中體現。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實際上,北魏女性這種裙褶的改進不僅被北魏男性廣泛使用,還成為了官方的朝服。

《資治通鑑•卷一三七》中記載:

魏舊制,群臣季冬朝賀,服挎褶行事,謂之小歲。

大意就是:在孝文帝改制前,朝中的文武百官在深冬時節舉行朝賀典禮,由於鮮卑服裝並不明確區分等級,所以出席典禮的官員們一律穿著褶褲,稱之為小歲。

大家可能會有疑問,裙褶如此寬鬆,如何便於騎射?

我們可以從下圖中得到答案。為了行動便捷,這些侍從便用錦條將褲管縛於腿上,因此也有了一個名稱叫“縛褲”。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改進之二,襦裙腰線的提升

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漢化,推行漢服。然而在民間,鮮卑服的諸多實用優點,如合身緊湊、方便活動等,卻被漢族女子樂於接受,並得到推廣。

鮮卑等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的逐漸融合,使得婦女服飾漸漸演變為上襦下裙。

此外,為了使騎馬等出行需要更為便捷,婦女服飾又出現了襦裙腰線上移的趨勢。沈從文先生曾指出:

魏晉以來婦女常服,日趨短小,衣袖日窄,因之裙子上升日高,形如外掛便於脫卸的上糯,亦只及腰為止。

這種裙子上升日高實際上反映的正是腰線升高的女性服飾特點。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從上圖可以看出,隨著朝代的進化,婦女服飾中襦裙腰線呈現漸進式上移的趨勢特點。

時間跨度從北魏到隋代,對應上圖1到圖6,最明顯的一個變化就是襦裙腰線的呈現漸進式的提升。北魏時期,襦裙腰線尚處於人體的正常腰線;而從東魏開始,襦裙腰線就逐漸向胸部提升,到了隋代,襦裙腰線已經緊貼於胸部之下。

我們從北魏洛陽時期墓葬出土的女俑和壁畫中也能看出這一特點。如下圖,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北魏闊袖高腰襦裙螺髻俑,肩上還有短小的披帛裝飾;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如下圖所示,東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三個女官俑,女性特徵明顯,腰線也較高;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這幾處女俑服飾一個明顯相同之處就是腰線較高,有的甚至高及胸部。 

從圖中我們還能發現,高腰線的女性服飾上身相對較短,下身則比較寬鬆。

這既能體現女性身體的獨特魅力,又便於騎馬和其他日常生活,如勞作和舞蹈等,兼具美感與實用性,也引領了北朝女性服飾的時尚潮流。

實際上,這種服飾潮流也給隋唐女性帶來了啟發,吸取了鮮卑服飾的緊身便利之處。到了唐代,女性常服中的襦裙,腰線高至胸部,有的甚至系在腋下,更顯得修長與優雅。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唐代女性襦裙


北朝婦女服飾變化對於後世承前啟後的影響

在我國的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多個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在黃河流域不可避免地與傳統漢文化產生交流和融合。

特別是在鮮卑族拓跋氏創立北魏政權後,這種交流和融合日益興盛,並在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時達到頂峰。

而對於婦女服飾來說,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的鮮卑族服飾,有著便於生產活動的實用特點。同時,漢族傳統服飾則具有雍容典雅的特點。

因此,這一時期女性上襦下裙、提升腰線的服飾,兼具鮮卑族服飾的實用性和傳統漢族服飾的美感,也成為古代女性服飾史的一個轉折點。

到了隋唐時期,身著襦裙和圓領袍衫的各階層婦女的出現,便不足為奇,習以為常了。

同時,我們還應看到,鮮卑族婦女的尚武精神和自主意識,不僅改變了漢族婦女服飾,也讓漢族婦女衝破了傳統儒家禮教的束縛,從北朝開始,婦女的社會活動也日趨頻繁,談詩論賦,參與政治,屢見不鮮。

巾幗不讓鬚眉,尚武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北朝女性的服飾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