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浙江經濟第一區”

從製造業數十年“單打獨鬥”到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從數字經濟和製造業“雙引擎”驅動到人工智能、5G商用搶抓機遇“佔盡先機”,從夢想小鎮“讓夢想照進現實”到“郊野南湖”清溪綠谷引鳳來……近年來,杭州市餘杭區高標準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持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鑄就“浙江經濟第一區”。

2018年至今,餘杭連續兩年成為GDP浙江區縣(市)冠軍——“浙江經濟第一區”。

搶佔“數字”新風口

1分36秒,成交額超100億元;24小時,2684億元交易總額,12.92億元物流訂單……2019年天貓“雙十一”交出的成績單,為阿里同餘杭結緣“十週年紀念”獻上了厚禮。

作為馬雲“夢想的創業之地”,餘杭區發展數字經濟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

新世紀初,在做精做強制造業的同時,餘杭區著手研究、佈局互聯網經濟。“一是同阿里巴巴簽約,建設‘淘寶城’;二是在城西‘畫了一個圈’,掛牌成立創新基地,承接浙江大學人才溢出效應……”杭州市委常委、餘杭區委書記張振豐認為,當年餘杭區委區政府的“兩步棋”,影響深遠,當初畫的那個圈已成為杭州乃至浙江的創新高地。

近年來,餘杭區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在信息軟件、數字內容、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雲計算與大數據方面持續發力,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已連續四年居全省第一。目前,餘杭規模以上數字經濟企業總量達到243家。

當數字經濟由1.0向2.0發展時,餘杭區又在多個關鍵節點提前佈局。

2017年7月,餘杭區建設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重點佈局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業態,打造高端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截至目前,小鎮已吸引阿里—浙大前沿技術研究中心、百度(杭州)創新中心等17個高端研發機構及500餘個創新項目入駐,日均創業人數超過2200人,產業規模達70億元以上。

5G商業化的“前夜”,2019年初,餘杭率先建設國內首個5G全覆蓋、提供完整5G產研條件的中國(杭州)5G創新園。目前,5G創新園已引進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華東運營總部、智能網聯駕駛測試與評價工信部重點實驗室(浙江中心)等43個行業內頂級平臺和項目,在5G商用方面掀起了新一輪浪潮。

對最近大熱的區塊鏈,餘杭區也搶早抓早。2018年4月,中國(杭州)區塊鏈產業園在未來科技城啟動,當天就有10家區塊鏈相關企業入駐產業園,併發布了規模達百億元的區塊鏈創新基金、揭牌了浙江雄岸區塊鏈戰略發展研究院等。

借“數”培育新動能

自動識別乘梯人數和擁擠度實施調度,依託大數據提前預警……在餘杭,一部部“會思考”的電梯,訴說著傳統制造業同數字經濟珠聯璧合的精彩故事。

西奧電梯和阿里雲之間的合作,是餘杭區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生動縮影。作為全省首批“中國製造2025”縣級試點示範區和杭州實體經濟重鎮,“數字就是生產力”已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家的共識。

“沒有落後的產業,只有落後的技術、落後的產品、落後的製造方式。”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的思考就頗具代表性。做電能表起家的華立集團始終聚力轉型升級,將電能表做成了集團內國際化經營程度最高的產業。

從“雲端”物色服裝設計師、從App平臺“搶單”、在“共享車間”完成生產……坐落在臨平新城的省級服裝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著力以“數字”賦能服裝加工產業,使這一傳統產業煥然一新。入駐藝尚小鎮的杭州意豐歌服飾有限公司,自主研發了“數字工廠—服裝零售全鏈路數據決策平臺”,能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對接需求,追單決策從原先的21天縮短至3天,產品庫存下降30%,利潤增長200%。

走進老闆電器智能製造指揮中心,電子屏上數據和圖表實時更新,生產、銷售動態一目瞭然;在成品智能物流倉儲中心,能夠儲存800萬臺廚電產品的倉庫空無一人,一條條機械臂和傳送帶精密配合,精準執行著指令。企業負責人說,在建成智能化工廠後,平均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製造週期縮短30%以上,產品一次優良率達到96%以上。

近年來,餘杭區還以杭州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點建設為契機,積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產業,打造了華星正淘、郵E邦、華立創客雲立方等一批特色鮮明的跨境電商園區,培育了子不語、森帛、子午線等一批億元級甚至十億元級企業。2019年,餘杭實現網絡零售額超1100億元,跨境電商交易額超16億美元。

據悉,餘杭區正在全面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力爭到2025年,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數1700家,全社會研發經費(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4.9%。

打造雙創“強磁場”

千年古鎮倉前,“有鄉愁、有溫度”“有夢想、有情懷”“有陽光、有雨露”的夢想小鎮在此“詩意地棲居”,讓創新創業的夢想照進現實。

“每年光房租就能省下7萬元。之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入圍,還獲得了浙江省天使夢想基金20萬元的天使基金。”小鎮創客嚴進龍說,自2016年入駐小鎮以來,他創辦的紐帶科技已累計申請提交發明專利2項、外觀專利1項,並於2018年8月成為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

“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夢想小鎮成立近5年以來,累計引進深圳紫金港創客、良倉孵化器等多個知名孵化器以及500Startups、Plug&Play等2家美國硅谷平臺落戶;集聚創業項目2177個、創業人才18400名,依託1400餘家資本管理機構,完成融資110.25億元。

“為突出發展優勢,補齊發展短板,我們專門出臺了‘全域創新66條’,對企業和人才的扶持力度更大,操作更加方便。”餘杭區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介紹,“66條”涵蓋了實施大孵化器戰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全面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國際人才高地等六大方面,餘杭為此每年安排財政預算支出不少於100億元。

政策扶持持續加碼的同時,餘杭區牢固樹立“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不斷創新服務載體,持續深化商事登記、投資審批、不動產登記等領域的改革,建立助企服務網格員隊伍,努力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思看科技CEO王江峰對餘杭這片創業熱土充滿感激。作為一家還在成長中的科技型企業,該公司自從搬到未來科技城後,受到未來科技城管委會無微不至的照顧。連協調實驗場地這樣的麻煩事,都在3天內協助完成,讓他的國外客戶感到不可思議。

在引才育才、推動創新方面,餘杭區聚焦“引得進”、 緊盯“幹得好”、 圍繞“留得住”,打造浙江人才大廈、國際人才服務綜合體等項目,推廣“人才創業險”服務,系統佈局國內外“人才飛地”,構建了更具吸引力的保障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