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3個月,面試時遭遇HR“壓價”,工資打8折,要不要去?

作者 | 孫瑞希

裸辭3個月,面試時遭遇HR“壓價”,工資打8折,要不要去?

01

面試談薪資被HR壓價,你會怎麼辦?

來訪者小許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由於不喜歡之前的工作,去年年末,小許裸辭了。原計劃春節過後出來找工作, 結果遭遇了疫情,計劃一拖再拖。

這期間,小許參加了十餘次線上面試都無果而終,好不容易等來了復工復產,她收到了一家企業的面試通知。

面試時HR問她“你期望的薪資是多少?”

小許給出了一個數字。

但是HR表示,像她這樣的崗位,工資能給到她說的那個標準的80%。

裸辭3個多月,面試十幾家公司,這是唯一一家進入薪酬談判環節的公司。小許知道今年工作不好找,所以在猶豫,要不要接受這份薪資低於預期的工作。

這樣的事情很多求職者都遇到過,為什麼HR要壓價?這樣的公司還要不要去?

裸辭3個月,面試時遭遇HR“壓價”,工資打8折,要不要去?

02

HR壓價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求職者並非高端人才,HR給出的薪資屬於薪酬範圍的下限

對於具體的崗位,企業都會有一個薪酬範圍,對於一些大眾化的崗位,HR會劃定薪酬範圍中的下限來進行談判。

除非求職者在面試時,能夠用過去的工作業績證明自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才有可能打動HR,上浮至中位值或以上。

2、崗位工資不高,但福利待遇不錯

有些企業,員工的崗位工資在市場處於中下游水平,但績效獎金佔比很大,其它福利也不錯。這樣綜合算下來,員工的總收入在市場上處於中上水平,還是比較不錯的。

3、求職者面試的崗位,屬於公司價值鏈條中的輔助崗位,薪資標準本來就不高

我有個來訪者,讀大學時兼職做過新媒體運營,希望今後朝這個方向發展。他找工作時發現新媒體運營的工資挺低。

經過梳理才看清,他面試的都是一些傳統企業新設立的運營崗。在這些企業裡,新媒體運營不屬於企業價值鏈的核心環節,就是一個輔助的崗位,不但工資不高,發展空間也有限。

我建議他換個思路,多留意互聯網企業的運營崗,工資才會有所突破。

4、企業自身的實力一般,只能給出一個低位值的薪資標準

我認識一些私營業主,有些人的企業這幾年一直走下坡路,處於一種“維持不倒閉”的狀態,有些人的企業由於行業發展週期的問題,也日漸沒落。

但企業畢竟還運營著,總得需要人員來維持。所以,他們也會經常招聘。但是薪資標準總是一個低位值。


裸辭3個月,面試時遭遇HR“壓價”,工資打8折,要不要去?

03

薪酬談判是一門學問,不僅在面試這個場景出現,也會出現在正式員工調薪等場景,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有幾個必要的技巧需要認真研究。

1、認真研究人才市場的供求情況

職業的本質是交換,某一類人才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薪資自然就高;在市場上供大於求,薪資待遇低不說,競爭還挺激烈。

所以作為求職者要對自己在人才市場“價值幾何”有個基本的預判,才能在薪酬談判中為自己留足空間。

文章開頭說的小許,她之所以對HR壓價搖擺不定,就是因為沒有清晰的自我認知,不知道自己到底“值多少錢”。

我告訴小許,可以通過網絡及身邊的關係,瞭解一下她應聘的崗位市場供應情況。小許反饋過來的信息是,今年這個崗位的招聘數量明顯比去年少。

僧多粥少,意味著找工作難度增加,而小許裸辭後職業空窗期較長也導致了她經濟壓力較大,迫切需要一份工作。

這樣權衡下來,接受這個工作機會是眼下明智的選擇。

2、儘量用薪酬範圍,少用具體的數值

HR問你期望的待遇是多少,可以用薪酬範圍代替具體的數值。這裡,給出一個你的下限,再給出一箇中位值。如果你不是某一領域的拔尖人才,切忌,別給最大值。一下子拔得太高,就沒有談的餘地了。

3、別被崗位工資牽著鼻子走,面試前做足功課

員工的收入不僅由崗位工資構成,還有浮動工資和其它福利,別被崗位工資牽著鼻子走。

面試前通過各種渠道蒐集企業信息,面試中可以向HR瞭解企業的薪酬結構。

崗位工資不夠,獎金福利來湊。設置一個合理的總收入預期。

4、梳理成就事件,展現專業性

在求職的過程中,沒能力就要降需求。所以,能力永遠是談判的底氣。你的能力在什麼層級,可以通過成就事件梳理一下。

你可以回憶一下自己工作以來取得的成績,再比對企業的招聘信息,看看哪些成績是與目標崗位高度關聯的。

面試時,把這些成績傳達給HR,這是你專業性的體現。你的條件優越,那麼HR在給薪上必然會大方些。

以上,希望對你有用。


作者簡介: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今日頭條簽約作者,青雲計劃外部評審團成員。17年職場歷練,以溫和、真誠、接納的狀態為廣大來訪者解決職業困惑,提升職場適應力,探索人生更多可能性。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