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流避險資產,除了黃金還有什麼?

當市場中出現風險事件或某種危機時,各類資產價格會大幅動盪,股市會重挫,這時候別說賺錢了,能少賠點就不錯啦,但金融市場呢,總是東邊日出西邊雨,確實有一些資產在危機時刻不跌反漲,是什麼呢?

避險資產啊,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主流的避險資產有哪些。

從歷史經驗來看,避險屬性的貨幣、防禦型股票、黃金和國債在經濟低迷時期都會表現不錯

因為它們都具有以下三個共性:

共性(1)稀缺性

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中某種資產的需求量大於供應量,則其價格一直會居高不下,最典型的就是黃金。認可度高,潛在價值高,即使有人拋售,也會對應有人入場,再便宜點,中國大媽也會跑去商場抄底。

全球主流避險資產,除了黃金還有什麼?

共性(2)高流動性

作為避險資產,需要有足夠大的日常交易量,即使在動盪期間,也有足夠的市場深度,可以便於成交,而不會面臨成本擴大的問題。

比如英鎊兌日元就是一個好例子,這兩個貨幣交易量高,當歐美經濟面臨衰退時,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做空英鎊兌日元,在過去的兩次經濟動盪期間,英鎊兌日元都錄得了大幅下跌,如圖:

全球主流避險資產,除了黃金還有什麼?

兩次市場動盪期間英鎊兌日元的表現

共性(3)未來需求

真正的避險資產應該保證在未來也有旺盛需求,這樣會增加投資者持有的信心。比如銅在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中應用廣泛,當市場從谷底恢復時,需求通常會增加。

而另一些商品(比如白銀),由於攝影行業需求降低,以及未來可能被其它商品所替代,就無法保持很強的價值支撐。

全球主流避險資產,除了黃金還有什麼?

銅的應用非常廣泛

全球公認的主流避險資產:

(1)黃金

最值得關注的避險商品是黃金,從更長的歷史來看,它與股票之間存在穩定的負相關(漲跌相反)。黃金不僅是全球受歡迎的飾品,而且是貨幣的最原始形態,產量也有限,不會像信譽貨幣那樣近乎無限地增發。

2009年,在次貸危機之後,對歐美金融系統的心灰意冷讓投資者湧入黃金市場,並催生了持續三年的大牛市,金價在2011年8月份飆升至1911美元/盎司。

儘管在隨後的黃金熊市持續了很長時間。但黃金的避險屬性沒有改變,恢復並超過之前的歷史高點並不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

(2)國債

由於國債的無風險性質(不可能違約),它們也被視為避險資產。國債在經濟動盪時期也會因為大家的搶購而導致利率下降(拋售時則利率提升)。

全球主流避險資產,除了黃金還有什麼?

美國十年期國債周線圖

(3)日元

由於日本常年保持貿易順差,以及全球淨債權人的地位(日本持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股份和債務),這讓日元被全球公認為最可靠的避險貨幣之一。無論是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還是08年次貸危機,日元兌其它貨幣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全球主流避險資產,除了黃金還有什麼?

(4)防禦型股票

儘管大部分股票在市場熊市中會下跌,但某些防禦型股票卻可以逆勢上揚。因為在經濟困難時期,大家對消費品、廉價娛樂和公用事業等需求保持旺盛。

另外還有一些在不同背景下需求爆發的行業,比如今年的疫情,全球都在搶購口罩、消毒液、呼吸機,這些醫療防護用品的相關生產企業,就會因禍得福,成了熊市裡的香餑餑。

總之,具備避險屬性的資產,不僅可以保護財富(比如股票房產)免受市場劇烈波動所造成的損失,還可能帶來額外的收益,在市場動盪時期是一個不錯的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