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名稱】梁園飛雪圖

【年代】清

【作者】袁江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材質】絹本

【尺寸】202.8cm x 118.5cm

《梁園飛雪》圖,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出自清代袁江之手,畫上題款:“梁園飛雪,庚子徂暑,邗上袁江畫”。梁園是漢代梁孝王劉武所建的一處園圃,又名“兔園”,舊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袁江將梁園安排在冬天的雪景中:豪華的宴筵,殿堂中燈火通明,人來人往,杯觥交錯,在雪片紛紛揚揚中,別有一番風味。而且,由於大雪的覆蓋,屋頂的瓦楞模糊地與細密的格窗、文飾等形成強烈的對比。色彩的敷著利用屋頂的白色,襯托出建築物的絢麗斑斕的彩畫,同樣也別具風味。

作品簡介:

古人的繪畫題材,常常選得很有意思,今天介紹的這幅“梁園飛雪圖”,就是選擇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梁園為題,畫出了群山與宮闕的雪景。梁園是西漢時梁孝王在其封國樑國修建的一處大型園林,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園林之一。梁國都城,其地在當今的河南開封。這個梁孝王本有當皇帝的機會,可後來被武帝得到了皇位,梁孝王因此便有意放縱自己,在自己封地內大起園林。梁園修建的不但規模驚人,其園林質量亦為一流。梁王同時又邀請了很多門客,在其中享受遊覽,詩賦唱和。當時結交的文人名士,如司馬相如、枚乘、鄒陽等皆為其座上賓客,許多人長期居住園內,樂而忘返,“梁園”因此而聞名。

聆聽藝術 |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梁園飛雪圖”就是描繪的這一場景,用一場大雪作為象徵:履霜堅冰至,嚴寒將到。而這些不知死活的人,還在園中優哉遊哉。畫家筆墨中還暗藏伏筆,以示其為險境。你看其園中之山,有若怪獸群狼,勢欲搏人,遠山則如臥虎醒獅,猙獰可畏,隨時可動。美麗的樓宇之間,隱隱約約間透出一陣陣殺氣寒氣。作者的匠心,不細心看則不易體會。意象之技,常常於似與不似之間,最得三昧。象極則呆,極不象則牽強。此中諸山,正在似與不是之間,也正得其妙。飛雪梁園這種設計,讓這幅圖畫遠勝一般畫師的景觀臨摹,更加耐品耐看,真是“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這種繪畫技巧,為今人少有,讀者當細品焉。

聆聽藝術 |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畫上題款:“梁園飛雪,庚子徂暑,邗上袁江畫”。

聆聽藝術 |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這幅作品是袁江樓閣界畫的代表作,表現華麗的建築是作者創作的重點,均勻挺直的線條勾畫出房屋的各個細部,繁密的斗拱,玲瓏的窗格,顯示了高超的界畫技巧,同時作者亦注意到周圍環境與自然氣氛的烘托,使畫面具有詩一般的意境。

聆聽藝術 |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袁江(1662年—1735年),字文濤,號岫泉,清代著名畫家。雍正時,召入宮廷為祗侯。袁江是我國繪畫史上有影響的畫家之一,原為宮廷畫家,轉工山水樓閣界畫。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樓閣工整山水當以袁江最有名。當時還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齊名。他們兩人曾受揚州的山西鹽商的聘請,到山西作畫,作品在北方流傳較多。他擅畫山水、樓臺、師法宋人。山水畫主要學宋代閆次平,畫石多鬼皴,樓閣主要學郭忠恕,工整嚴密。他的繪畫素材多為古代宮苑,尤長於界畫。

聆聽藝術 |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聆聽藝術 | 清 袁江《梁園飛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