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品牌在產品上做文章。

更準確一點的講,是把文案寫在產品上,讓它成為產品的一部分,我暫且把這種現象,叫做產品擬人化

這種現象,從無到有,從有到多,再到今天的,屢見不鮮。

江小白,把情侶、朋友、親人之間的微妙情感,把青春、職場中的微妙情緒,寫在產品上。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味全每日C用簡單直白的語言告訴你,為什麼要喝果汁,更是玩起了文字拼裝遊戲。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乳果那年,用“如果那年……”,掀起了一陣回憶與遺憾的風,更有“私語瓶”可以用來告白。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峨眉鈺泉用@符號,結合場景、人群、文化、娛樂等多個主題,充滿了趣味和溫度的吐槽文風的文案設計,就如同在與消費者對話。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當顏色成了共享單車最大區別的時候,小遛共享用文字書寫了不一樣的風格。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就連從來都不打廣告的老乾媽,竟然在瓶蓋上教你如何談戀愛。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

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個品牌會在產品上寫出點什麼。

拋開其他所有因素不說,企業把文案寫在產品上的這種行為,對品牌最明顯的影響,就是賦予了產品“生命力”,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物品。

不妨還原一下購物場景,以峨眉鈺泉和怡寶礦泉為例子。

你站在貨架前,看著眼前的一排排礦泉水,你拿了最熟悉的品牌——怡寶,並沒有產生其他心理行為。

你站在貨架前,突然瞥見了峨眉鈺泉,上面的文字,讓你忍不住的想去看看,你被它有趣的文字吸引了,多看了幾秒鐘,看的同時,你的心理也在回應它,於是,你選擇買來嚐嚐。

單純以購買的角度來看,峨眉鈺泉極可能會輸給怡寶礦泉,因為後者有品牌效應和購買習慣賦能,而前者不過是18年才上市的一個品牌。

如果以互動的角度來看,怡寶礦泉輸給了峨眉鈺泉一大截,因為前者只產生了購買行為,沒有和品牌有什麼交流,而後者則通過文字與消費者對話交流,在心理上產生了聯繫。

如果只探究到這裡,我們還只是瞭解了產品擬人化的皮毛。

一座冰山最有價值的地方,往往都在水面下的那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現象看本質,你將讀到:

  • 為什麼會出現產品擬人化?
  • 產品擬人化對品牌有哪些作用?
  • 產品擬人化需要注意哪些點?
  • 擬人化還可以用到哪些地方?

一、為什麼會出現產品擬人化?

好端端的做產品不行嗎?為什麼要把文字寫在產品上呢?更讓人意外的是,這種現象還層出不窮。

一切事情皆有因果,找出它的因,才能瞭解它的果。

出現產品擬人化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個,分別是

產品同質化媒介碎片化消費習性的變化

1.產品同質化

那個把產品生產出來,就不愁賣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隨之而來的是產品過剩、供給大於需求和產品同質化嚴重。

看看那倒在血泊中的無數共享單車,產品顏色成了品牌之間最大的區別。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無數的企業在爭奪同一批消費者的錢包,誰成為最後的贏者,誰才能在市場上活下去。

而產品是絕大部分企業在這場戰爭中最大的籌碼,產品不行,意味著輸了八成。

可是,時代是開放的,信息是共享的,如果沒有掌握了別人沒有的技術,產品要做的和競爭對手完全不一樣,太難了。

10 家企業賣水,或許各有各的特點,100家企業賣水,就難免會有相同之處。

尤其是像礦泉水這種有限改進型產品,再怎麼改進,它還是一瓶水,只能解渴。

不像手機那種無限改進型產品,每一次技術的升級,都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何逃過同質的命運?在無數產品中出彩?

在包裝上想辦法,是成本最低且最具有外顯性的方法之一。

三頓半咖啡、鍾薛高雪糕、小罐茶……,都在包裝上成功出圈。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在產品上寫文案,也是同樣的邏輯。

即使100個品牌的礦泉水,產品本身大同小異。

如果只有峨眉鈺泉,在產品上面寫了文案,那也會讓消費者覺得不一樣。

2.媒介碎片化

在2020年新營銷開年大課上,李叫獸說,影響消費品商業模式的最大單一變量是“媒介”,真是一語中的。

媒介碎片化,換一種說法,就是我們接收信息的來源變得越來越多,我們把時間分給了不同的媒介。

微信、抖音、愛奇藝、電視、淘寶、頭條、戶外……,我們在每一個接收信息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媒介。

再看看過去,只有電視、戶外、廣播和雜誌等少數媒介,且受眾多集中於電視。

媒介的變化,對品牌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

在過去,品牌只要請明星、投央視就差不多了,因為絕大部分目標群體都能接收到信息。

現在就不行了,只有一部分目標群體在電視機之前,其他人則分散在各個媒介。

品牌如果只選擇一個媒介,就想把信息一次性傳播給所有目標群體,比登天還難。

如果品牌選擇所有的媒介,那又會帶來無盡的成本。

所以很多品牌,在選擇媒介投放信息時,其中一個原則就是精準,目標群體在哪個媒介活躍的時間越長,就選擇哪一個。

除了選擇精準的媒介,還有什麼其他方法嗎?

那就是讓產品具有自傳播性,讓產品成為媒介

如何做呢?在產品包裝上下功夫,依然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一瓶會說話的水和一瓶死氣沉沉的水,你更願意分享哪一個?

當消費者願意主動幫品牌傳播,品牌就有了用低成本傳播多個媒介的可能。

3.消費習性的變化

消費者的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正如,十年之前的諾基亞滿足不了消費者今天的需求。

消費習性的變化,主要有外部和內部兩個原因。

外部原因又分為環境的變化和營銷的變化。

環境變化很好理解,主要是互聯網等技術帶來的變革,2G、3G、5G,每一次技術的升級,消費者的需求也跟著升級。

以前圖文形式的內容,消費者讀的津津有味,現在他們更喜歡看短視頻、直播等體驗更好的內容。

其次是營銷人在不斷的挖掘消費者的需求、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導致消費者的滿足閥值提高了。

消費者只需要一輛馬車,營銷人卻給他造了一輛車;消費者只需要一部通話的手機,營銷人卻給他造了一部智能機。

一次又一次的發現消費者的慾望,一次又一次的滿足消費者的慾望。

導致的結果就是,消費者的慾望越來越高,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

買一瓶礦泉水,消費者除了希望能解渴,他還希望包裝要好看。

內部原因就是消費群體的變化,時間在不斷地流逝,人也在不斷地流逝。

曾經80、70後是消費主力,現在90後、00後是消費主力,他們的消費習性不一樣。

曾經代表年輕一代的寶潔,現在也成了媽媽才用的品牌。

對於他們而言,更喜歡的是高顏值強社交、頻互動的產品。

二、產品擬人化對品牌有哪些作用?

產品擬人化出現的原因其實也是對品牌的作用,避免產品同質化

降低品牌傳播成本迎合消費者的消費習性,都給品牌帶來了一定的好處。

當然,產品擬人化,對不同品類產生的作用不一定相同,下面我們結合前面講的幾個案例分別來講。

1.開闢新的消費場景

江小白出來之前,那些喝酒的人要麼是喜歡喝酒的,要麼是為了應酬、聚會不得已而喝的。

江小白出來之後,多了一群喝酒的人,他們不一定真的喜歡喝酒,他們只是想借江小白表達、釋放自己的情感。

情場失戀、職場失意、畢業離別、久別相逢……,很多話想說,又說不出口,那就喝江小白。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我依稀記得,有個朋友跟我講過,失戀那天晚上,他喝了五瓶江小白。

江小白的成功,不是因為它的文案,而是它看到了那群人、抓住了那群人,文案只是表面。

2.帶來溢價

對於那些真的喜歡喝酒的人,對江小白的評價就兩個,一個是不好喝,另一個就是貴。

一瓶100ml的江小白,賣到18塊,128ml的邵陽老酒才賣7塊錢,是沒有江小白味道好麼?不一定。

500ml一瓶的峨眉鈺泉賣3塊錢,同樣容量的怡寶礦泉只買2塊錢;310ml的乳果那年賣到18塊錢一瓶,它也只不過是乳酸菌飲料而已;300ml的味全每日C也賣到了7塊錢一瓶,它也就只是果汁。

產品價格遠遠超過了產品本身的價值,為什麼有些消費者也買賬呢?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決策是偏感性的,並不會過多的去考慮產品值不值這個價。

包裝好看、文案有趣……,

買了

那些價格遠大於價值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調動了消費者的感性決策系統。

我曾經也花3塊錢買了一瓶峨眉鈺泉,還高興了好久,就是因為看到了它有趣的文案。

3.增加銷量

新產品一上市,因為和其他競品在包裝上有很大的不同,多數消費者會有嘗新的可能。

其次,因為文案形式的設置,也會給品牌帶來銷量。

比如,味全每日C的文字拼裝遊戲。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把一句文案,拆開寫在不同的產品上。

有些消費者為了湊齊一句話,極有可能會買好幾瓶。

這有點像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集卡遊戲,5毛錢一包的糖裡面有一張卡片,按要求集成會有獎勵。

這些都在無形之中,給品牌增加了銷量。

4.增強聯繫

我一直比較喜歡吃辣椒醬,買的都是老乾媽牌,幾乎沒買過其他品牌。

一個是因為確實產品好吃,另一個是因為品牌信得過。

但是,和老乾媽的聯繫,也只限於產品,想看它的廣告,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35年沒打過廣告的老乾媽,如今不僅打起了廣告,更在瓶蓋上教你談戀愛。

歸根結底,是在用年輕人的語言加強與年輕人的聯繫,轉變消費者對老乾媽品牌老化的印象。

以前消費者和老乾媽的聯繫,只有產品一個途徑,吃產品的時候,才會產生聯繫。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站在貨架前,看著老乾媽的瓶蓋,就會和老乾媽有一次聯繫。

而這種心理上的聯繫,有時候會超過產品本身。

小遛共享也是同樣的道理,除了騎它的時候有一次聯繫,看著車上的文案又會在心裡上產生聯繫。

這種聯繫不像產品那樣固定,文案可以有趣、可以感人、可以俏皮……

從一定程度上講,品牌與消費者聯繫越是頻繁,消費者對其就越有好感,當然,這種聯繫一定是消費者不反感的。

三、產品擬人化需要注意哪些點?

產品擬人化的確可以給品牌帶來很多好處,但也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則會本末倒置。

1.符合品牌定位和調性

目標群體是什麼樣的,品牌就要說什麼要的話,目標群體是老年人,你就不要用年輕人的語調。

吃老乾媽辣醬的,年輕人居多,所以老乾媽選擇用年輕人的語調在和消費者說話。

品牌給消費者的調性是溫暖、感人的,你就不要說俏皮、趣味性的話。

如果有一天,勞力士手錶、勞斯萊斯汽車突然變得平易近人,與消費者頻繁的互動,那對品牌對消費者都不是一件好事。

江小白的定位是“青春小酒”,調性自然是青春的、敏感的、憂愁的……

那它的文案就不能寫得死氣沉沉,無精打采,要有點青春的樣子。

2.產品本身要勝過文案

如果消費者買峨眉鈺泉,純粹的只是因為瓶子上的文案,那並不是一件讓品牌方開心的事情。

因為,一旦文案不能持續吸引消費者了,那就意味著峨眉鈺泉也就很難在市場上繼續存在了。

所以,峨眉鈺泉一直在強調它是

淡礦泉,瓶子上的文案只是為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它更想傳遞的信息是,它的特點是淡礦泉。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如果文案勝過產品本身,消費者來得快去得也快。

江小白是個例外,因為它找到了那群不喜歡喝酒,但又需要用酒來釋放情感的人,如何激發他們去釋放?瓶子上的文案就是導火線。

對江小白來說,沒有文案就沒有江小白。

但是對於絕大部分產品,產品上的文案只是加分項,並不是必要項。

再看看乳果那年,對產品包裝的宣傳超過了產品本身帶給消費者的利益。

很難想象,一旦消費者對包裝文案失去興趣點之後,品牌拿什麼讓消費者持續購買。

3.文案不要影響產品的使用

上面舉的幾個例子,文案雖然寫得很出彩,但是它們並會影響消費者使用產品。

峨眉鈺泉瓶子上的文案,不會影響你喝水;小遛共享助力車上的文案不會影響你騎助力車。

如果你是做服裝的,在衣服上寫了各種各樣的文案,想和消費者多一個聯繫的途徑。

那消費者極有可能不會買賬,反而會覺得土。

因為衣服具有外顯性,穿出去很多人會看到,他們會從你的著裝去猜測、看待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除了具有外顯性的產品外,貴重的產品也不宜在售賣之前在產品上寫文案。

比如,一張好幾萬的飯桌,你提前就把文案寫好了,那極可能也會打水漂。

更保險的做法,是推出刻字的服務,根據他們的需求刻寫不同的文案。

淘寶上的很多賣家,都是這麼做的。

四、擬人化還可以用到哪些地方?

產品擬人化從某一方面講,是賦予產品生命力,用說話的方式增強了與消費者的心理聯繫。

除了產品可以擬人化?其他地方可以擬人化嗎?

答案是可以的。

寬泛一點的講,一切和消費者接觸的地方,都可以考慮,看是否合適用文案的方式和他們對話。

有些網店商家會在包裹上寫上一句話,甚至會附上一封信給顧客。

比如,你是賣服裝的,那你可以在包裹上寫上“希望你穿上它,走遍天涯海角”。

或者更普遍常用一點的,可以寫上“麻煩快遞小哥,一定要認真對待這位客戶”。

我就曾經在拆開包裹時,驚訝的看到了一封信,為此,我還特意發了一個朋友圈。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只可惜對方是賣電燒水壺的,如果是賣其他高頻消費的產品,我可能會買它一輩子。

前幾天在高鐵站看到了一個現象,很多品牌的廣告費不止浪費了一半,可以說完全浪費了。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一眼望去,全是點石家裝打的廣告,想告訴受眾的是,“中高檔裝修 更多人選點石”。

真的有作用嗎?受眾為什麼要相信你呢?更多人是多少人呢?能不能更具體一點?

比如,累計服務多少客戶、好評率達到多少、專注行業多少年……

這樣的信息,其實都可以寫在上面,為“ 更多人選點石”提供信任狀。

否則,廣告打得越多,錢就浪費得越多。

如果,你實在不想打廣告,那你可以選擇與受眾對話,增強心理聯繫。

每一個座位,你都可以寫上一句文案,乘客坐的時候,就能與你產生一次聯繫。

怎麼寫呢?那你就需要去想,乘客坐高鐵是去幹嘛?

回家?上班?旅遊?探親?……

乘坐高鐵的目的不同,他們的心情也是不同的。

比如,面對回家的乘客,你是不是可以寫——“無論有多遠,家都在等你”。

比如,面對旅遊的乘客,你是不是可以寫——“看過遠方的風景,才知道世界有多大

”。

比如,很多乘客急急忙忙,你是不是可以寫——“一路走走停停,坐下來好好歇一會”。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為了讓大家看到效果,我p了一張圖)

這樣做,雖然不能立馬賣掉貨,但卻能與消費者產生聯繫,贏得消費者的好感,為後續的賣貨做好鋪墊。

當然,你可以把文案寫得更加動人一些,最好是可以與點石產生關聯,讓消費者對點石產生好感。

五、寫在最後

越來越多的品牌都把文案寫產品上,消費者似乎也很喜歡品牌的這種行為。

與其說是產品在擬人化,不如說品牌要擬人化

前段時間釘釘的“在線求饒”,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用戶對話互動,一個刻板冰冷的辦公軟件,宛然變成了一個還是“5歲的孩子”,淘氣、調皮、惹人愛。

產品在擬人化,品牌形象也要擬人化

品牌要像人一樣,用消費者喜歡的語言,與他們交流聯繫。

對於品牌來說,不要錯過與消費者接觸的每一個點,那都是與他們產生聯繫的絕佳機會。

當產品越來越同質化的時候,品牌之間的競爭,是產品之外的競爭。

看誰能與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聯繫,消費者願意與誰產生更多的聯繫。

品牌形象擬人化,就要像一個人一樣,做到有情有感有態度

以上,完結。

(本文摘自 中國公關行業門戶網站——公關之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