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全省檢察長會議暨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召開後,黑龍江省各地檢察機關迅速傳達會議精神,並對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作出部署。

“龍江檢察”與大家分享各地檢察長及檢察干警圍繞會議精神談2020年檢察工作目標、思路、舉措。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賈一鋒 綏化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在全省檢察長會議暨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上,高繼明檢察長在講話中明確了2020年全省檢察機關目標和思路。會後,綏化市檢察院認真學習會議精神,提出貫徹落實意見以及2020年工作的具體措施。

以更高的站位顧大局,一以貫之提高服務水平。以專項工作為牽引,全面發力、主動作為,為建設“生金長銀‘都城地’、美好生活‘桃花源’”貢獻力量。保持攻勢不懈怠,決戰決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牢牢把握“長效常治”的目標任務,緊密結合案件辦理,探索建立長效性、規範性綜合防範懲治機制。在辦案質量上下功夫,對全市辦理的全部涉黑惡案件逐案審查指導。要久久為功不放鬆,服務保障打好“三大攻堅戰”。落實要求不動搖,依法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要進一步把準法律政策界限,對保護民營企業的法律政策能用盡用,為民營企業減少疫情影響復工復產提供司法保障。

以更新的理念強監督,一以貫之做實“四大檢察”。一要更新監督理念、調整監督重點、創新監督方式、提升監督能力,推動“四大檢察”“十大業務”全面協調充分發展。踐行“少捕慎訴”新理念,大力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和向公安機關執法辦案中心派駐檢察工作,進一步健全“捕訴一體”工作機制。繼續深入開展財產刑訴訟活動專項監督,提高裁判公信力;要繼續穩妥推進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工作。在遵循法律規範與辦案規律前提下完善監檢銜接機制,加強配合制約。二要補短板,抓好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強化精準監督,發揮對類案的指導作用,深化開展虛假訴訟領域深層次違法行為監督和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專項監督活動。三要深拓展,抓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繼續深入開展黑土地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全面推進二次供水公益訴訟專項監督,積極開展“等”外領域探索。四要求突破,抓好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打擊力度,充分發揮“未成年權益保護熱線”作用,著力打造綏化未檢工作新的“增長極”,“沒完沒了”跟進督導落實“一號檢察建議”。五要重民生,抓好控告申訴檢察工作。進一步做好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工作,積極踐行“老百姓主張法律公道不求人”,大力推進通過“公開聽證”辦結控告申訴方式。

以更實的舉措建機制,一以貫之抓好檢察管理。要積極構建科學高效、全面管用的檢察管理體系,全面提升檢察管理現代化水平。一要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要按照修訂後的辦案權力清單和職權說明書要求,在辦案實踐中科學設置辦案組織和辦案團隊。要嚴格落實入額領導辦案制度,堅決防止入額後不辦案、辦掛名案等問題。二要全面改進檢察官考評辦法。要嚴格落實最高檢《檢察機關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和省檢察院實施細則,著力完善權責一致、符合法律監督規律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要樹立整體質量意識,以求極致的態度壓實“案—件比”責任。要通過優秀法律文書評比、集中展示等形式,大力開展法律文書規範化建設。三要全面推動司法辦案智能化建設。要大力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在檢察工作中的深度應用,不斷推動檢察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以更嚴的作風夯基礎,一以貫之打造過硬隊伍。堅決落實嚴管就是厚愛,不斷提升檢察隊伍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牢記“檢察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基本屬性,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嚴格落實重大事項向黨委請示報告制度。適應“四大檢察”佈局,分層分類組織全員大培訓、大比武、大練兵,持續用好檢答網、學習強國和龍江干部教育等平臺,學好用好指導性案例,全面提升幹警的綜合能力。突出抓好抓實品牌建設,謀劃好創新工作,著力打造能夠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拳頭品牌、特色品牌。進一步落實市院領導聯繫基層制度,加強對基層司法政策指導和調研,推動工作理念、重大舉措、重要改革在基層落地落實。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陳忠慧 安達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2020年,安達市檢察院將主要抓好四方面工作。

把握工作重點,主動擔當作為,在服務發展大局上獻智獻力。一是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包保的6個小區平安度過疫期;嚴厲打擊涉疫情刑事犯罪,對正在辦理的3起涉疫情案件,要進一步加大辦案力度,從嚴、從重、從快精準打擊妨害疫情防控的刑事犯罪活動;延伸民事和行政工作觸角,妥善辦理涉疫情民行案件,促成爭議雙方達成和解。二是全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落實檢察長首責制、院領導主辦制、專班專辦制以及大案聯辦、包案指導、掛牌督辦等制度,持續推進“打財斷血”“打傘破網”,與公安機關、法院形成工作合力,堅決打好檢察環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之戰;做好承辦的“5·31”涉黑案件出庭準備工作,制定周密的出庭預案,努力將中央督導組掛牌、省檢察院指定管轄的案件辦成經得起檢驗的“鐵案”。三是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加強金融風險防控,積極參與財富集團集資詐騙案件的辦理,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金融管理秩序和涉眾型經濟犯罪;做好精準脫貧工作,積極開展“回頭幫”,幫助已經脫貧的羊草鎮火星村8戶脫貧戶和中本鎮永生村10戶脫貧戶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脫貧戶返貧;加強汙染防治力度,發揮出公益訴訟職能作用,把生態環境和食品藥品安全這兩個領域作為辦案的重點,爭取辦理一批典型案件。加大對市內大型化工廠的檢查力度,徹查超標排汙問題;對校園周邊食品安全、農村面源汙染、草原資源保護等領域進行“回頭看”,確保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整改落實到位,有效鞏固治理效果。四是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落實最高檢服務民營經濟11條措施、省檢察院服務民營經濟10條措施和8條禁令,處理好依法懲處與平等保護的關係,防止辦理一個案件、垮掉一個企業。

落實決策部署,堅持客觀公正,在維護公平正義上履職盡責。一是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今年要在提高辦案質效上發力,發揮出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上的主導責任,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地落實。二是落實各項監督職責。落實好即將下發的《檢察官業務考評考核指導意見》,按要求深入推進派駐公安檢察室工作;進一步加強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確保大牆內檢察監督實效;進一步強化精準監督理念,持續推進虛假訴訟領域深層次違法行為監督專項活動,針對虛假訴訟的犯罪事實,依法展開監督工作,通過監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政和。三是落實司法為民措施。落實“群眾來信件件有回覆”制度、最高檢“一號檢察建議”;用好網上信訪系統,提高律師參與接訪比例;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及時向黨委報告、向有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助推社會治理取得實效。

緊盯工作質效,強化監督能力,在提升管理水平上創新發展。一是落實案件質量評價標準。發揮最高檢印發的《檢察機關案件質量主要評價指標》“風向標”“指揮棒”作用;盯住“案—件比”這一核心指標,適時調整工作部署,達到“案結件少”“案結事了”效果。二是壓實司法責任,突出辦案質量和“三個效果”,嚴格落實員額退出、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司法責任追究制度的落實。三是規範檢察系統使用及文書製作,確保業務信息數據全面、準確、及時、規範,保證案件質效標準落實情況如實體現。

堅持從嚴治檢,提升綜合素質,要在檢察隊伍建設上狠下功夫。認真執行政法工作條例、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組織開展好檢察隊伍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樹立良好形象;落實落細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責任,協助黨委抓緊配齊配強院領導班子,加強後備幹部隊伍建設。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2020年,綏化檢察:在守正創新中凝聚服務振興發展的檢察力量

劉東潤 蘭西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2020年,蘭西縣檢察院將堅持問題導向,結合工作實際,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各項檢察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積極擔當作為,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檢察保障。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檢察工作,綜合運用檢察職權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司法保障。二是不斷解放思想,切實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效能。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靶向聚焦、精準融入,全力提升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檢察能級,加強類案分析和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工作,及時向有關單位制發檢察建議,助推社會治理取得實效。三是強化司法辦案,切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新勝利,抓好確保案件質量,著力深挖根治,推進掃黑除惡在法治軌道上開展,積極主動參與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治理,推進互聯網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四是深耕主責主業,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構築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檢察工作新格局。落實市縣一體化辦案機制,對14個罪名案件開展初查和偵查。深化檢察建議公告、宣告制度,全面提升檢察監督的剛性,為實現長效常治提供優質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五是落實司法改革,以創新發展激發檢察工作內生動力。深化檢察綜合配套改革,提升改革的精細化、體系化和適應性,實現轉變觀念、轉換模式、轉型發展。加強智慧檢務建設,推動跨部門大數據辦案平臺互聯互通,不斷提升辦案質效。六是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切實打造過硬檢察隊伍。科學優化檢察管理,更好發揮業務質效評價指標的指揮棒作用,全面實行檢察官考評,把司法責任落實到位,努力做到依法履職有作為、服務大局有擔當、推進改革有力度、隊伍建設有成效。

供稿:以上各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