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寶寶現在兩歲半了,適合去上幼兒園嗎?

雛田花會開


家長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回答:根據情況,但是建議三歲以後。

正常孩子在三歲之前比較缺乏安全感,最好不要離開父母,到陌生的環境,特別是男孩發育要比較慢,應該更晚一點。

不過現實條件所限,很多不能把孩子放在家裡好幾年,所以到底什麼情況下可以送到幼兒園去?

首先是表達能力。

咱們先說的通俗點,至少孩子還欺負了得能跟你說,對吧?而且在幼兒園通常一個老師管10多個孩子,如果他不會表達的話,可能連上廁所都上不了。

有些孩子即便到4歲多了仍然不會表達,經常大喊大叫,這就是他們想說但卻不知道怎麼說造成的。

具體的方法一是在三歲之前儘量多跟他說話,二是跟他做一些表達類的遊戲,三是教會他一些情感類的詞語。具體請參考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

然後是吃飯睡覺的習慣。

很早的時候,孩子就可以自己吃飯了,但是因為家長非要餵養的原因,很多孩子四五歲都不會自己吃飯。

你猜一猜到了幼兒園裡之後,裡面的老師會不會像家裡那樣哄著喂。

最後要看家長是不是做好準備了。

在最初的幾天孩子一定會哭,如果不哭的話那麼恭喜你之前的教育一定有問題,因為只有從不喜歡的環境,離開才會不傷心。

這時候的建議通常是不讓家長反覆去看,具體原因我記不清了,但是就算你想回去,你們老闆也不帶讓的。

所以家長做好看著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準備了嗎?


喜歡教育的小盾牌


你好,我是途言辰語,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兩歲半是否適合去幼兒園需要具體分析。

國家法定年齡是滿三歲,且是當年9.1號之前出生的孩子才能入體制內的幼兒園。如果是去私立幼兒園或者一些托育機構,年齡是滿足的,尤其是現在很多機構是招收1.5—3歲的孩子的。

是否要入園,選擇什麼樣的園呢?

孩子入園的前提和家人已經建立足夠穩定的安全感了。

1.如果家裡每人照顧,或者對於照顧著對孩子造成很不好的影響,可以考慮入園

2孩子具備基本的自我照顧和語言表達的能力,畢竟進入一個集體環境,老師也不是一對一照顧,孩子基本的能力要具備,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

3.選擇師幼比例低一些的托幼機構,比如一個班級三個老師八到十個孩子,這樣老師的關注度是夠的,孩子太多,老師精力有限。

4.家長要托幼機構進行全面考察,觀察老師對孩子的態度,是不是尊重、有愛、有耐心,觀察其他已經入園的孩子跟老師的互動,有沒有對老師察言觀色或者緊張害怕,如果孩子跟老師相處時自然放鬆愉悅,那基本就沒問題。

5.看托育機構是否有資質並且硬件設施是否合理,比如有專門的教室、臥室、戶外場地。但並不是環境看起來高大上的幼兒園就一定是好的幼兒園,關鍵看看老師,對孩子是否有愛。

6.找到合適的托幼機構,對還的發展其實也會更好,因為專門的托幼機構有很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讓孩子的生活也更有秩序,更穩定,對孩子的自理能力,適應能力,獨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幫助。


途言辰語


許多寶媽生寶寶之後,為了能親自帶寶寶,都會選擇放棄工作,在家當全職媽媽。當寶寶長到兩歲半時,寶媽為了能儘快回到工作中,會提前將寶寶送進幼兒園。對她們來說,寶寶提前上幼兒園,不僅能減輕她帶孩子的負擔,還能讓寶寶更早接觸益智教育,好處非常多。但是讓寶寶提前上幼兒園真的好嗎?其實當寶寶做不到以下4點時,過早上幼兒園反而對他成長很不好。

睡覺問題

寶寶在3歲前,如果中午犯困經常會哭鬧,有些寶寶哭鬧只有寶媽哄著才會睡。如果寶寶沒有獨立的睡覺習慣,入園午睡時也會哭鬧不止,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其他小朋友的正常休息,而且寶寶不睡覺,也會影響他的生長髮育,導致體質變差。另外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在睡覺時沒有排便意識,如果睡覺不穿紙尿褲會經常尿褲子,讓寶寶穿上紙尿褲,可以避免寶寶尿褲子。

寶寶自理能力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年齡小,會經常包辦一切,忽略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所以很多兩歲半左右的寶寶,在這個年齡段沒有排便意識,不會獨立吃飯,自己渴了也沒有主動要水喝的意識,寶寶什麼都不會,入園之後孩子多,老師也不能替代家長做這些事情,寶寶經常因為自理能力出狀況,會讓他產生自卑的心理。

看看心理情況

有些寶寶天生性格開朗,善於交際,在成長中不依賴父母,獨立性也很強,心理承受能力強,所以入園之後能很快適應新環境。但是有些寶寶的性格靦腆,平時不愛說話,而且比較依賴父母,心理承受能力差,如果這個年齡讓他入園,會讓他產生分離焦慮症。得了分離焦慮症,會降低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增加生病的幾率。

打架問題

寶寶年齡小,提前上幼兒園,寶寶可能進入混班學習。所謂混班,就是一個班級中有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混班中有些寶寶四五歲,他們自我意識非常強,在給年齡小的寶寶玩耍時,如果發生摩擦,年齡小的寶寶會吃虧。寶寶年紀小不懂事,寶寶上學受欺負,這種情況經常會發生,雖然老師會出面解決,但是寶寶經常被欺負,容易讓他心理有陰影,影響他正常的心理健康。

寶寶兩歲半之後,並不是越早上幼兒園越好,如果寶寶自身的條件達不到上幼兒園的要求,建議家長不要送他上幼兒園,否則就是對他的一種傷害。


五緣堂


家裡寶寶現在2歲半,適合去上幼兒園嗎?

一、適合和不適合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首先,是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孩子身體素質很好,很強悍。出生到現在,基本上沒有得過什麼病,只是偶爾的小感冒,不用吃藥也能自愈的。

第二,有一定的語言能力,會說簡單的話,有大小便會說。如果大小便不說,經常拉在身上,或使用了尿不溼,這樣到幼兒園之後,經常尿溼會讓保育員很頭痛,說話就不好聽了,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第三,自己樂意用餐具進行進食活動。

在幼兒園,雖然老師會管著吃飯這件事,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最好孩子自己會吃,主動去吃,吃完自己的一份。這樣的話,飯吃得足夠,營養才能跟得上,才能確保身體健康。

第四,家裡沒有適合孩子健康發展的環境。舉兩個例子:前幾天有個媽媽問我,她住在孃家,還有一個五年級的妹妹,妹妹不愛學習,不想做作業,她媽媽只會簡單粗暴的管教,造成她妹妹情緒暴躁,語言、動作相當暴力。經常會暴力攻擊,會把這個小外甥當成出氣的對象,讓這個小外甥也習得了肢體上的攻擊,學得了這些罵人的話。另一個是家裡看孩子的老人不負責任,或者說想負責任,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孩子成了她宅在家裡的羈絆,讓她不能出去,造成老人情緒上壓抑,嘴巴里面說不出好話來,孩子聽到的感受到的都是負面的情緒。像這樣的環境的話,都是不利於孩子的發展的。

第五,考察適合的園所,尋找負責任的老師。幼兒園最好是離家近一點,接送方便。幼兒園的教學理念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老師是否負責任?有些老師嘴上說起來很厲害,但是實際在做的過程中,他可能什麼都沒有給孩子去做,表面功夫是做的很好,溝通也做得很好。

你可以問一下,已經在幼兒園的小朋友家長,或者說,你將要去這個班級的小朋友家長。比如你看一下這個老師,正好是孩子吃飯的時間點,她有空把孩子吃飯的照片拍了發微信。你覺得,當你問她,你家寶貝吃飯吃的怎麼樣時?她真的有空去看這個孩子吃飯吃的怎麼樣嗎?還有些老師在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你發現孩子臉上中飯時的醬油還在,鼻涕還掛在臉上,而這個老師卻很喜歡的把你孩子拉過來,親了一下。這真的是老師喜歡你們家孩子嗎?要看到孩子大多數情況下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孩子們每天午睡是睡覺睡著的,個別時候有不睡著的情況,老師也會告訴家長。這才是老師切切實實的在管好孩子。

二、上幼兒園的好處

(一)、有利於語言的發展。年齡小的孩子上幼兒園,在他語言發展的敏感期,他的語言會呈爆發式的發展。比在家庭環境下,發展的要快很多。因為幼兒園有集體的活動,會教兒歌、唱歌,有些園所還會教英文。語言的輸入比在家庭環境下,要多很多,這就造成了孩子語言的快速發展。

(二)、有利於良好作息習慣的養成。很多這個年齡段在家的孩子,孩子要玩到實在要睡出來了,才會去午睡,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三)、有利於吃飯習慣的培養。在家裡吃飯,可能是需要大人喂,而且是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一邊吃飯,一邊玩玩具;或者大人追著喂,孩子走到哪裡,大人端著飯碗跟到哪裡。吃飯時間很長,持續一小時以上。或者有些孩子喜歡用手來抓飯菜吃,家裡人管不了。而在幼兒園,小朋友都自己動手吃飯,偶爾實在不會吃,或動作慢的,老師會幫忙,但慢慢地,也會把他們訓練出來,自己吃飯。

(四)、有利於自理能力的培養。

2週歲多的孩子,家長會以為孩子小,不會教他穿衣穿鞋等自我服務的技能。而到了幼兒園,大多數老師都會一步一步教孩子自己穿脫鞋子、褲子、衣服。

(五)較多的同齡小朋友,有利於社會性的發展。孩子在與同齡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學會了怎麼樣一起分享玩具,在發生衝突時,學會用合適的方法,尋求老師的幫助,學習用合理的辦法解決問題。

(六)合理的營養配比,有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

幼兒園每天的食譜都會按膳食的營養比例安排的,一星期內,每天的食譜除了牛奶外,都是不一樣。而在家裡,如果只剩一個老人和一個孩子,午餐只會是隨便弄點。水果的話,每天更換品種的家庭也很少,品種會多一兩樣,倒是可能的。

三、上幼兒園帶來的問題。

(一)容易生病。孩子習慣了家裡的細菌,換了一個環境,很多小朋友帶來了不一樣的細菌,或者生病沒有痊癒的孩子的交叉感染,可能會讓孩子比在家裡多生病了。

(二)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過早地送去幼兒園,讓他本來依戀的年齡,少了依靠,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建立。

以上是對2歲半是否適合上幼兒園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源於網絡


生活蘊教育


兩歲半確實是很多幼兒園招生的一個最低標準,也有很多寶媽選擇兩歲半就讓孩子上幼兒園,一方面是因為寶媽寶爸工作太忙,家裡缺人照顧孩子,終於等到能入園了,當然會迫不及待,這些寶媽更多的是把幼兒園當成託兒所,並不指望孩子能多學什麼。

另一方面是因為有的寶媽想讓孩子早點接觸幼兒園,提前適應適應,在幼兒園多學點東西。

不管是因為什麼,孩子兩歲半上幼兒園,確實和三歲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孩子入園這件事情上,寶媽們一定要更加註意這幾個方面。

一、孩子的生活能力

別看只差半歲,這半年孩子的能力會有很大的進步,所以兩歲半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上會和別的孩子有差距。生活能力較差,可能會給孩子的 幼兒園生活帶來很多麻煩,或者是給老師帶來一些麻煩,遭到老師的嫌棄。

在送孩子入園之前,寶媽們應該先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衣服、穿鞋子等,好的基礎能讓孩子更加從容的面對幼兒園生活,不會事事都要落於人後或者求助老師。

二、孩子的抵抗力

年齡小的區別還會體現在抵抗力上,幼兒園經常會出現病一個牽連一個班這樣的情況,孩子們在一起玩,不注意衛生,可能會導致細菌病毒的傳染,孩子抵抗力比較弱,就會經常生病。

所以寶媽要儘可能的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讓寶寶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休息習慣,另外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也要儘可能的選擇質量好的幼兒園,至少能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環境,減少生病的幾率。

三、孩子的自律能力

兩歲半的孩子很可能孩理解不了幼兒園意味著什麼,不懂得在一個集體中要遵守一定的秩序和規範,想幹什麼幹什麼,還沒有明白他已經脫離了爸媽的保護,這一點最容易被老師叫家長了。

針對這一點,寶媽要注意,提前跟寶寶講清楚,讓孩子理解在家和在幼兒園的區別。

另外,太小的孩子可能不太能面對分離焦慮,每天送孩子去幼兒園孩子都會哭的撕心裂肺,寶媽也要和孩子講清楚,晚上媽媽一定會來接你,幼兒園裡有很多小朋友,你去跟他們玩玩,回來告訴媽媽你今天都做了什麼。這樣說能消除一些寶寶的焦慮和不安。

四、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也可能是兩歲半孩子的一個難題。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入小朋友當中,孩子很可能出現孤僻、不愛說話等變化,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寶媽們要注意,可以給寶寶找一個玩伴,先讓他們互相認識,這樣在幼兒園裡,寶寶就不會覺得特別孤立無助,這個小夥伴還可以幫孩子認識更多的朋友,成功幫孩度過最初的陌生期。另外,有一個小夥伴在身邊,孩子說話做事會更有自信,也更傾向於跟其他小朋友說話,在幼兒園變得如魚得水!

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驗吧,我家寶寶兩歲半的時候我就已經教他去認識簡單的漢字,但是自己教的又有點含糊,畢竟不是當老師的,之後我就在網上買了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

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很多的冒險故事,還有把漢字變成有趣的動畫和圖形,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所以極力推薦你去試試。


薯片話梅


一般上幼兒園小班的年齡在三歲半,這個是公立幼兒園的規定,但是一些私立幼兒園可能會收。

建議你再堅持一年,如果二歲多的孩子和三歲多的孩子在一個班,小的會受“欺負”,老師看二十多個孩子,也不能總盯著,所以一旦孩子受“欺負”慣了,對孩子的性格有影響,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年齡是人生的一個關鍵期,性格形成期。很關鍵,如果一個班的孩子年齡相差幾個月影響不大,相差一歲,孩子的認知能力和吃飯能力等等都差別很大。

所以建議再等一年,如果你急於工作,也可僱一阿姨帶一年,找喜歡孩子愛孩子的阿姨,家裡條件不困難但是想給自己找個事情做的阿姨。她會對孩子好,會正確引導孩子的成長和三觀形成。


愛家胖大姐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是全職工作,平時都忙於工作,沒有有時間照顧孩子,所以有很多家長就會選擇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去。但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到底幾歲送幼兒園才是最佳年齡。

3歲到4歲是孩子上幼兒園最適合的年齡,三到四歲的孩子自理能力已經很好了,他們可以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而且三歲的孩子已經能聽懂一些話,也能有一些良好的表達能力,這樣有利於與同齡孩子的交流,慢慢的融入到了新的集體以後適應能力也在慢慢的提高,所以三歲以後上幼兒園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不建議三歲之前送孩子上幼兒園,三歲以前孩子自理能力、適應能力等都不是很好,如果這個時間段讓孩子入園讀書的話,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是很好的話就很容易受傷,畢竟幼兒園一個班那麼多個學生,老師不可能隨時都能顧及到每一個小朋友的,孩子太小當到了一個新的陌生的環境時,有可能就適應不過來沒安全感而哭鬧,孩子太小身體抵抗力差如果在幼兒園得不到很好的照顧很容易生病影響身體健康。


月亮的窩


我家孩子是兩歲半去的幼兒園。

如果你家裡沒人幫忙管孩子,兩歲半也可以送去幼兒園,但是我建議最好還是3歲以後再送去。

原因有以下幾點:

  1. 3歲孩子無論語言表達能力還是行動能力都會更好一些,更能適應幼兒園的環境。
  2. 3歲孩子已經具備吃飯,上廁所能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而大多數2歲左右的孩子還需要大人給與強化訓練。
  3. 3歲孩子已經會處理一些簡單的關係,比如跟小朋友玩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等。

4.疫情影響,安全第一,多等半年到秋季入學,在此期間,開始訓練寶寶吃飯,穿衣,上廁所等簡單的一些能力,上學後寶寶會適應的更快更好。


沙漠第九天


兩歲半的年齡去上幼兒園在筆者看來有些過早了,科學研究發現,女寶應不早於3歲上幼兒園,男寶應不早於4歲上幼兒園。首先,從情感鏈接角度來講,1~3歲是寶寶與家庭成員,如媽媽爸爸形成可信賴的安全的鏈接的關鍵時期,安全感的形成與否對寶寶以後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好的情感鏈接能培養寶寶樂觀自信開朗合作的健康心態,反之,差的情感鏈接會使寶寶長大後自卑膽小,整個人生局面難以噴薄發展,格局較小。 其次,從營養角度來說,在可能的情況下,建議從寶寶出生到3歲,都需要餵母乳,母乳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營養食物,含有天然的抗生素、免疫球蛋白,這些東西配方奶粉都沒有。媽媽能夠給寶寶餵母乳就不要給他餵養配方奶粉,任何配方奶粉都沒有辦法取代母乳,無法給母乳帶來足夠的營養成分,一定要能夠認識到母乳對於奶粉地位的重要性,讓寶寶能從中補充到足夠的營養。如果去幼兒園,無疑是不可能再餵母乳了。 再者,兩歲半的寶寶的語言,行動等各方面能力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在沒有達到一定程度前,盲目的送到幼兒園是不合適的,在與老師,同伴的溝通上難免有很大障礙,導致其心理與身理受到不良影晌。 另外,國內現流行的幼兒園模式均為同一行動模式,並沒有考慮寶寶有自我吸收性心智這一特點,統一的教導模式不能順應寶寶自我發展,自我吸收的特點,加之幼兒園寶寶眾多,老師精力有限,流於形式在所難免。 最後,建議有條件的父母在寶寶3歲前給予儘可能多的陪伴與愛護,畢竟,您與孩子之間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行,相聚是甜蜜的,卻又短暫的!



一二山四


第一,看你選擇公立幼兒園還是選擇私人的幼兒園。公立的幼兒園是屬於單位管理,老師正常上下班,不像私人幼兒園照顧細緻。

一個班級正常配備三個老師,1個班主任和2個生活老師,但是對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有有一定的要求。還有就是孩子可以自己吃飯,知道去廁所等等問題都能很好的表達。

第二,私人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低一些,年齡小的也可以。老師雖然很少但是對於孩子的照顧相對來說細緻一些。

當然這也是相對來說,選擇一個負責人的幼兒園還是很有必要的。要多和朋友打聽下,看看哪個幼兒園好一些。

第三,費用問題,公立的幼兒園費用還是比較高的,私人的還是便宜些。這個各有利弊,看你怎麼選擇。

第四,過渡的建議,還有一個辦法就先在私人幼兒園待一段時間,等孩子適應了群體生活後再選擇去一所公立幼兒園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