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2米間隔遠不夠防疫,請開始戴口罩,但其他專家不認同


麻省理工:2米間隔遠不夠防疫,請開始戴口罩,但其他專家不認同

先說結論,就是MIT認為如果你不戴口罩,想憑藉各國政府宣傳的與人保持1米5到2米的間隔來防止自己被傳染,基本沒什麼效果,所以想在人群裡保護好自己不被新冠病毒傳染,唯一有效方法就是戴口罩,除非你能隨時和每個人保持十幾米的距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也就是麻省理工的該研究結果由The Telegraph(《英國每日電訊》)首先報道(下圖)。

麻省理工:2米間隔遠不夠防疫,請開始戴口罩,但其他專家不認同

學術性研究結果和測試方式以視頻形式發佈在了《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上(下圖)。這是一個關於打噴嚏飛沫飛行距離的研究,最後MIT發現,打噴嚏時飛沫最遠可以飛8米,而且不是想象中一團飛沫飛出去8米,在打噴嚏的人和飛行的那團飛沫間留下空白,實際情況是在這8米空間內全部都有飛沫,形成了一個8米寬的飛沫雲。此外,這些飛沫可以在空中漂浮幾小時,還能再漂浮期間隨著風改變飛行方向,即使是超市的通風系統都能讓它們改變飛行方向後飛的更遠。

麻省理工:2米間隔遠不夠防疫,請開始戴口罩,但其他專家不認同

但是大多數專家都不認同該觀點,因為新冠肺炎的病徵之一是咳嗽,而不是打噴嚏,所以並不會出現MIT模擬的打噴嚏場景。德國病毒學家Christian Drosten教授就認為”咳嗽導致的飛沫比打噴嚏的更大更重,而且會形成氣溶膠在空氣中傳播,所以很快就落到地上。”

柏林慈善機構的某科學家也贊同Christian Drosten教授:“並不會像MIT說的那樣,病毒像雲一樣在空中飄散,並停留數小時傳播到附近的其它房間,這種事在新冠疫情中很少發生,大部分時候都是咳嗽導致的飛沫,很快跌落地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