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撒錢,每人1,200美元,哪些人能拿到?全面解讀來了!

美國政府撒錢,每人1,200美元,哪些人能拿到?全面解讀來了!

▏ ◎北美掘金(ID:NA_Gold) |

作者:Gabriel Griesbaum

翻譯:黃永明

在新冠肺炎爆發的影響下,美國國會通過了《新型冠狀病毒輔助免除與經濟安全法案》(CARES)。這項法案向美國的很多納稅人直接發放稅收返現,最低發放額度是每個納稅人600美元,最高是1,200美元。

應納稅額為零的納稅人將會收到600美元,而這個金額隨著納稅人應納稅額的增長而增加,直至1,200美元。對於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的個體納稅人,返現的金額會按照超出7.5萬部分的5%逐步減少,超過年收入9.9萬美元的部分將沒有返現。

許多非美國居民、外籍居留者、永久居民或其他身份的人都在想,他們是否有資格領取返現,以及領取返現是否會帶來什麼法律後果。


1. 哪些移民身份符合返現條件?


不是他人稅表上的受撫養人的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符合返現條件。

美國的外籍居留者,比如持有H-1B或L-1簽證的人,符合返現條件。請注意,“外籍居留者”是一部分人在稅表上作出的選擇。對另一部分人而言,他們的身份是由“實質居住測試”確定的。外籍居留者的受撫養人的身份,應參照他們最近的報稅記錄而定。

外籍非居民,比如拿F-1簽證的人,不滿足返現條件。


2. 接受返現會傷害未來的簽證申請嗎?

最近,美國移民局修改了“公共負擔規則”,提供了詳盡得多的考量清單,用於確定簽證申請人是否可能成為美國的公共負擔。

由於持有F-1簽證的外籍非居民不符合返現條件,那麼他們跟“公共負擔規則”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外籍居留者,比如持有H-1B和L-1簽證的人,必須特別注意“公共負擔”帶來的影響。

外籍居留者、永久居民或那些想要在將來申請永居身份或公民的人,可能會想,稅收返現是否會被認為是“公共負擔”。


A. “公共負擔規則”的考量因素有哪些?

年齡、健康狀況、家庭狀態、資產、教育、預期移民身份、支持陳述以及准許進入期限都是“公共負擔”的考量因素。

公共福利也是公共負擔規則下被考慮的因素。然而,法律特別指出,只有以下福利會納入規則的考慮範圍:輔助社安收入、對有需要的家庭的暫時協助、收入維持項目、SNAP、住房協助以及聯邦資助的醫療輔助保險。


B. CARES法案的稅收返現屬於“公共負擔規則”下的一項福利嗎?

答案是否定的。CARES法案是一種稅收返現,也就是說,它是對已經繳納的稅的退還,它不屬於公共福利。此外,CARES法案沒有被列入“公共負擔”的福利清單,而且由於福利清單特別排除了所有不在清單之上的福利,因此CARES法案下的稅收返現不符合“公共負擔”所明確的公共福利。

最後要說的是,CARES法案是一項覆蓋了全部符合條件者的緊急法案。獲得返現是無需申請的,而且也沒有清晰的可以拒絕接受返現的途徑。因為顯然不可能拒絕,因此沒有理由把稅收返現納入“公共負擔”規則之下。

符合返現條件的人完全可以放心,他們未來的簽證申請不會因這筆錢而受到任何牽連。

————

*本文作者蓋博(Gabriel Griesbaum)為美國德克薩斯州執業律師,客戶包括美國企業和大量來自中國的簽證申請人。大部分移民客戶在中國完成綠卡申請。歡迎聯繫北美掘金顧問(微信號NAgold001)獲取蓋博律師的聯繫方式,以及獨家律師費折扣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