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有望藉助大數據實現對“雙相”的精準治療

專訪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 陳俊教授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雙相障礙日,2015年世界雙相障礙日第一次來到中國,迄今已是第6年。國際雙相障礙學會常務理事、亞洲區主席,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陳俊教授表示,雙相障礙如果早診早治,會提升該病的治癒率,需要想辦法消除疾病歧視,更好地幫助患者及其家屬。

未來有望藉助大數據實現對“雙相”的精準治療

陳俊教授

病因複雜,未來有望藉助大數據實現精準治療

雙相障礙不同於抑鬱症。抑鬱症是持久的情緒低落,雙相障礙是情緒的低落或高漲、是情緒的不穩定。典型的抑鬱症患者會吃不下、睡不著,雙相障礙患者則可能表現出非典型症狀,包括吃得太多、睡得太多,容易暴飲暴食等。同時,雙相障礙患者在抑鬱發作的時候會覺得四肢沉重,抬不起來,這個症狀被稱為灌鉛樣麻痺。而且雙相障礙患者拒絕敏感性很高,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會因此影響人際關係,讓自己變得很痛苦。

雙相障礙如此複雜多變,那麼它的病因是什麼?陳俊教授認為:“雙相障礙跟其他精神疾病一樣,它的病因還是未解之謎。目前比較公認的病因是生物-心理-社會模式,但在生物、心理、社會三個因素中,社會因素的作用最弱。”所以相應的對雙相障礙的治療一般會從生物、心理、社會病因模式入手。生物學治療是基礎,使用幫助患者穩定情緒的心境穩定劑,碳酸鋰、丙戊酸鹽、拉莫三嗪等都是治療雙相障礙的常用心境穩定劑,但每種藥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為了平衡這種優缺點,精神科醫生也在尋找更好的替代選擇,例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藥,這類藥物也有改善情緒穩定性作用,對躁狂、輕躁狂效果很好,但這些藥物中只有少部分可以預防雙相抑鬱的發作。陳俊教授補充說,物理治療、心理治療、補充替代療法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但是循證證據並不多。

未來,在治療雙相障礙的過程中,還可能借助大數據模型,將病史、病因、疾病症狀等關鍵信息輸入進去,然後通過自動分析,能夠給出患者所屬類型和治療方案;或者也可以通過一些疾病特徵的自動分析,預測哪些人可能具有較高的發展成雙相障礙的可能性——這些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面對雙相障礙,痛苦的不僅僅是患者,還有患者家屬。跟患者相處,對家屬來說是一個巨大考驗。

為此,陳俊教授建議,家屬需要先了解疾病常識,要感知患者的變化,在患者抑鬱的時候多多關心,預防出現特別負面的情緒;在躁狂的時候要去安撫,讓患者能夠平靜下來。此外,患者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情緒波動,所以家屬應儘量避免對患者提過高要求,給患者帶來壓力。但是有些家屬可能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不給患者任何壓力、百依百順,這也不行,家屬要慢慢培養患者的抗壓能力和抵抗不良情緒的能力。

無論是患者、家屬還是醫生,都希望能取得好的治療效果,但是目前雙相障礙的預後不容樂觀。從總體人群來看,如果好好接受治療,至少有2/3的患者能夠穩定,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只要好好吃藥,血壓或血糖就可以穩定,雙相障礙也是如此。另外在疾病早期,如果患者發病時間短、次數少,應激因素能夠去除,再加上患者本身性格不錯、家庭支持系統完善,在這些好的條件作用之下,患者也是有希望痊癒的。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病程短、復發次數少,這類患者有1/3以上的概率可以在早期控制住,以後再不復發。

整合資源做好疾病科普

正因為早診早治能夠提升治癒率,對於雙相的疾病科普和宣傳就變得尤為重要。作為國際雙相障礙學會(ISBD)的亞洲區主席,陳俊教授不僅身體力行,在社區街道講課,做義診,還致力於整合各種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教育。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陳俊教授開設微信公眾賬號“CJ工作坊”,通過《“娘化”現象可能存在心理問題嗎》、《別讓偏執將他推入仇恨的深淵》、《得了重度抑鬱就要離婚?》等文章,讓人們瞭解精神疾病並不神秘,也不可怕。“在我的工作坊裡,增加了和患者、粉絲的溝通環節,如果想了解相關知識,可以在後臺給我們留言,我們會把問題收集起來進行解答。”

陳教授說,科普不僅對普通老百姓有意義,對醫生來說也同樣重要,醫生應該瞭解最新的治療理念,瞭解如何更好地篩查雙相障礙,這樣才能整體提高社會公眾對雙相障礙的認知,也提高雙相障礙的規範化治療。在推動科普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動員各種力量,包括各大平臺、媒體記者、社會組織、患者自助組織等,將資源整合起來才能發揮更大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