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退單潮已至,工廠自救!這11條建議或許有用

一場疫情,幾乎讓世界停擺!從農曆年初的無法復產復工,擔心交期延遲,到如今復產復工了,訂單卻被取消,這兩個月以來,中國外貿工廠的心情堪比過山車。


最近一週多,工廠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從“愁復工”轉變為“愁訂單”!


中國消費市場還未恢復,爆發的全球疫情又打擊了海外消費市場,內貿和外貿都處於不確定中,高度依賴出口的外貿企業面臨考驗。


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外貿人要打全場!


外貿退單潮已至,工廠自救!這11條建議或許有用


以下是一些國外大客戶的預警信息:


英國市場最大時裝零售商Primark取消全部訂單


3月22日消息,英國著名平價時裝連鎖品牌Primark已經取消所有尚未交付的供應商的訂單,其在合同中規定了不可抗力條款,也正是依靠不可抗力條款來取消訂單的。


Primark有40%的產品來自中國,它也是英國市場最大時裝零售商。就在一個月前,Primark還在擔心中國的疫情會影響他們的供應鏈,盤算著去孟加拉、柬埔寨、越南、土耳其及東歐找替代供應商。


在英國疫情急轉直下後,該公司集團宣佈,受衛生事件的影響,預計將關閉旗下Primark20%的商店,這些商店目前佔Primark的銷售額達30%,預計這些商店在未來四周內對銷售額的影響將達1.9億英鎊。


Top Shop母公司Arcadia Group凍結對供應商付款


擁有Topshop、Topman、Miss Selfridge、Dorothy Perkins、Evans、Burton的時尚零售集團Arcadia Group已宣佈暫時關閉英國和愛爾蘭的所有門店,並凍結了對供應商的付款。


Peacocks取消6月20日前的全部訂單


英國家庭時尚品牌Peacocks表示,疫情使得其門店人流量下降了50%,他們已經通知供應商,取消2020年春季的全部未完成的訂單。


對於3月16日之後收到的貨物,Peacocks給供應商提供三種方案:一是等到庫存全部被售出之後再付款;二是5折付款;三是退運。


Peacocks的發言人說,這是極端情況下的極端之舉。


New Look叫停全部生產


英國快時尚品牌New Look目前已關閉其在英國和愛爾蘭的全部門店,並已叫停全部生產,同時鼓勵員工無薪休假。


Debenhams延期付款一個月


英國知名百貨公司Debenhams給供應商寫信,請求得到支持,將所有供應商付款期限延長30天。這家百貨公司在最近幾個月已經關閉了22家門店,並計劃明年再關閉28家。其已經申請了“租金假期”(rent holidays),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


Fossil取消訂單重擊東莞企業


為美國時尚配飾品牌Fossil代工的東莞鐘錶企業表示,Fossil已經全部停止下單,同時要求取消或暫停原生產訂單,使得該企業經營出現重大危機,面臨隨時關停的風險。


還有這些大客戶關閉門店


試問,店都關了,消費者都關在家裡,貨怎麼賣?請注意以下這些大客戶的運營情況,尤其是本身財務狀況就有問題的,務必及時跟進訂單進展,確保貨款安全。


運動巨頭Nike於3月15日宣佈關閉美國所有線下零售門店,計劃恢復日期為3月27日。Nike在加拿大、西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零售門店從當地時間3月16日開始關閉,至少持續至3月27日。


3月17日,阿迪達斯宣佈,將暫時關閉歐洲和北美的阿迪達斯及銳步門店,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歐洲門店將於3月18日至29日關閉,美國和加拿大門店將於3月17日至29日關閉。


3月17日,優衣庫母公司日本零售企業迅銷集團宣佈,將臨時關閉旗下優衣庫在美國的所有50家門店。


3月17日,美國時尚集團L Brands Inc.表示,由於疫情蔓延,將從當日起關閉旗下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時尚品牌Pink和沐浴品牌Bath & Body Works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所有實體零售門店,直到3月29日。


3月18日,全球第二大服飾零售商H&M宣佈,暫時關閉其在德國的全部460家門店,以及美國的全部590家門店。此前其已關閉了意大利、波蘭、捷克、保加利亞、澳大利亞、盧森堡、波黑、斯洛文尼亞和哈薩克斯坦的所有門店,以及希臘部分門店。未來H&M還將關閉加拿大、葡萄牙和比利時的所有門店。


3月18日,宜家宣佈關閉九個國家門店,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等。


3月21日,Zara母公司、西班牙快時尚品牌Inditex關閉全球範圍內39個國家及地區的3785家門店。其中,Inditex旗下品牌所有在西班牙的門店全部關閉。


3月23日,美國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宣佈將關閉所有門店。


給外貿人的11個建議


01 沒定金,免談


就是不下訂單了也不談,不然客戶輕鬆的一句取消或者推遲,原材料一堆,半成品一堆,成品一堆,死的很難看。


當然,土豪除外。


02 原本有定金的,加大定金的份額,當然全款最好


多一點點保障還是需要的,最可怕的是感覺缺訂單,什麼訂單都敢接,結局像第一條中一樣。


03 信用證付款免談

UCP600第36條,不可抗力,銀行對由於天災、暴動、騷亂、叛亂、戰爭、恐怖主義行為或任何罷工、停工或其無法控制的任何其他原因導致的營業中斷的後果,概不負責。


銀行恢復營業時,對於在營業中斷期間已逾期的信用證,不再進行承付或議付。


當然,這是極端情況,可能以前從來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帶來的封國,停工停產,誰都不敢說這次會嚴重到什麼程度,所以慎重。


要知道,中國商會,貿促會已經表態,新冠肺炎是屬於不可抗力,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證明。國外又不傻,難不成不能照抄?不認可,那就去仲裁,拖下去有幾個能夠承受的了?


04 工廠原材料採購儘量少量多頻次


如果有訂單必須要做,就按照上面的模式。


哪怕價格高一點。


當然,如果你手頭有錢,出現了抄底的時機,不妨出手,因為訂單總是會恢復的。


恢復後可能就是低價原材料發揮威力的時候:搶訂單!


05 對自己的老客戶進行全面評估


老客戶的履約能力,履約意願,抗風險能力要掌握清楚。


因為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迎來逆勢而上的機會:有的老客戶根基深厚,其他的中小競爭對手觀望的時候,他們可能在侵吞市場,因為不可能完全沒有需求。


如果你對老客戶非常瞭解,值得信任,可以排除1234點。


我們已經有客戶接到了這樣的訂單。


06 兩份合同要正規

一份是外銷合同,一份是採購合同。


採購合同,請找中國律師起草優化,外銷合同請儘量找客戶所在國的律師優化。


可以在upwork等自由職業者平臺尋找這些人員。


07 跟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

不要因為短時間沒有訂單就不去做必要的跟蹤工作,這個時候肯定不是總要訂單的時候,


正好可以趁機放棄掉原來那種只會問訂單如何了、樣品如何了、訂單怎麼還沒消息之類的低級跟進行為。


如何跟蹤?傳輸價值!


這方面已經寫得夠多,不再贅述,惹人煩。


08 供應鏈方面還是非常關鍵


在出現客戶突然取消訂單或者推遲訂單的時候,來自於供應鏈的支持非常關鍵,不然就變成了夾心餅乾:


客戶不要貨也就是不付錢,供應商天天跟在屁股後面討債,那個時候,就真瘋了。


我們已經在這些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至少供應商能跟我們挺過最困難的這幾個月。


所以,供應鏈管理能力差的企業這一波也會現出原形。


09 如果要接,儘量接標準化訂單

有些行業是可以做到的,當然有些行業肯定不行。


如果不能全款,就儘量多接標準化訂單,這樣萬一客戶要取消或者推遲,我們還能想辦法處理一下。


例如弄一個1688賬戶,慢慢的賣,雖然亞馬遜已經把FBA的空間騰出來給了生活必需品和醫療用品,但是還有一些利用自有倉庫或者第三方海外倉來做B2C的商家。


10 做好團隊維穩工作

如果訂單取消或者推遲的高潮慢慢到來,公司內部的波動一定很大,老闆肯定是焦頭爛額了。


市場和供應鏈的雙重擠壓,會把公司內部很多東西放大,尤其是可能會有一些長期積壓的負面情緒。


工廠有點麻煩,如果真的沒了訂單,工人要養,不養就會走,走了重新開產需要重新招聘,自己規劃好,以免到時候慌神。


11 可以小量嘗試海外倉(建議)

標準品,如果有庫存,可以嘗試一下海外倉。

如果疫情加重可能會帶來國際間物流的停滯,這是連鎖反應,貨量減少,船公司的船就會停航,或許這樣能夠有一些新的機會。


就如同上面分析,這波取消或者推遲訂單的都是一些中間商,他們對於市場的預判是下行的,但是下行不代表沒有,總是需要消費……


或許這是一個機會。


工廠自救


以服裝行業為例


疫情衝擊著服裝消費和行業人的生存狀態,工廠老闆們都在調整心態,一些老闆表示,2020年不求賺錢,只求保本。“今年生存是硬道理,全公司最低要求是成本減20%,不虧錢就行。”劉博奇說。


老闆們表示,歐美疫情爆發後,受打擊最嚴重的是傳統外貿商,也就是國內銷售渠道、電商渠道開拓不足的單一貿易工廠。


曹輝的羽絨服工廠60%-70%依靠出口,疫情期間,除了儘可能壓縮成本,他也在試著拓展國內市場,但這並不容易。“我們在國內經驗不多,市場拓展得不是很好。”


江明德在外貿之外,做過12年內銷,開過服裝店,有自己的品牌和較穩定的電商渠道,不完全依賴貿易出口。因為歐洲客人基本都暫停了訂單,曹輝等給歐美大牌做貼牌的同行找到他,希望開發一些產品,在他的國內渠道銷售。


他表示,現在工廠都寄希望於不受線下束縛的電商平臺,想拿線上品牌的單子,例如Babycare、全棉時代等國內品牌,但他說,這些品牌近來也在拼命壓價,即使做電商,工廠的日子也並不容易。


從未嘗試過電商渠道的王福斌,2月緊急成立了電商團隊,並註冊了自己的品牌,開始摸索電商的做法。


羅淼的工廠目前也盯緊國內電商和新興品牌,電商品牌賣時令產品,比大品牌以季節更新產品的反應更快,對供應鏈需求大。但她說,即使對於電商品牌,減量減款也無法避免,只能通過市場營銷,去尋求減量情況下的增量。


決定服裝行業老闆們命運的仍然是歐美等國對疫情的控制程度,以及中國、歐美、日韓等各個經濟體消費信心的恢復。“疫情控制不住,市場是沒有購買力的,現在只能做好能控制的事情,比如把手裡接下里的訂單保質保量的出貨,再看看有沒有國內銷售的可能性。”王福斌說。


劉博奇也認為,不能寄託太大希望於電商,他的電商業務自春節起一直沒停,但銷量依然比往年減半。“電商有銷量,是因為電商開門,線下關門,這個不是需求,是習慣性消費,看的人多了自然會有銷量,但是單量還是下降的。”他認為,只有消費者可以出門去逛去看,有機會穿著新衣服去社交,消費力度才起得來。


但他認為,為應對疫情的衝擊,一些老闆的確開始轉變思路,這是積極的一面。“最大的改變是以前不敢做線上,覺得線上線下價格不一,線上難做的老闆,開始做線上,做抖音,這是一種突破,為未來轉型做嘗試。做服裝本來就沒有輕鬆的日子,現在是在困境裡面再去創造,看看有沒有突破。”


疫情也推動了劉博奇的工廠重新審視所有項目組和工作環節,推動了在線、移動辦公等內部改革。以前幾個公司的人去一個地點開會,現在用視頻會議和企業微信發文檔,一個小時的會減到半個小時搞定。工作中一些無價值的環節也被砍掉了,IT化、系統化程度提高,訂單完成速度也在提升。


2019年一些大品牌還不屑於嘗試直播帶貨、內購,現在因為線下客流遲遲不恢復,沒有選擇,需要嘗試各種線上帶貨方式和新媒體營銷,這不僅對短期銷售有好處,也會為未來新的銷售方式拓展奠定基礎。


淘寶直播的數據顯示,2月淘寶直播新開播商家環比增幅719%,看淘寶直播的用戶增幅153%,有100種線下職業開始在淘寶直播上開啟“雲開工”。

來源:焦點視界、JAC外貿實戰、財經十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