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年不工作也餓不死的前提下,現在辭職還是復工?

張紫煒zz


有經濟實力不用擔心沒了工作就會立馬遇到經濟壓力。但是辭職了,也還是會重新找份工作,特別是疫情期間,很多公司為了減少成本裁員。

比較偏向於復工。


陳雙陳對


我去年9月份裸辭的,到今年3月份,已經半年沒有工作了。

今天朋友還問我:打算找工作麼?

我說:我發現,我再也回不到那種朝九晚六的生活了。因為裸辭做自由職業者以後,真的太太太太太爽了!

我感覺,人生第一次,時間終於完完整整屬於自己。

上班的時候,我是什麼狀態呢?晚上舍不得睡,白天起不來,覺得每天留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了,真的太對不起自己了,所以晚上才會報復性熬夜,想要把自己的時間彌補回來。

而且我是做自媒體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天天在公司寫軟文,但是沒有時間進行輸入,創作靈感被扼殺,表達欲枯竭,回到家連話都不想說了。

週末或者小長假,一定要把手機調到靜音,害怕看到工作群紅色的@我的提示,害怕聽到電話響。

感覺自己在精神收到了傷害,時間被無條件剝奪,即便休息,也沒辦法了徹底放鬆下來。

當然,做自由職業者這個想法,是從2.3年前就有了,為了給自己時間去適應調整,攢了一筆即便兩年沒有任何收入也不用擔心的存款。

而且我發現,我前公司的同事,即便沒有在年底前辭職,在疫情復工後也相繼提出了離職,而且是在沒有找到任何下家的情況下。

因為疫情,突然擁有了大量的屬於自己的時間,平時沒有時間思考的重要的人生方向,職業規劃的問題,突然浮現出來。

覺得這家公司沒有發現空間所以裸辭了。

想要去北京學心理學所以決定辭職。

覺得現在做的雖然是自己擅長的,但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辭職了。

前兩天,跟一個讀者聊天,她跟我說自己剛剛跟公司提了離職。

原因也很簡單,原本計劃春節後提離職的,結果遇到疫情,也不想摸魚辦公,於是連基本工資也不要就果斷辭職了。

領導問她:家裡是不是有礦?

其實她只是突然想通了,只想做些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在家這段時間,她每天讀書思考,嘗試寫作,過得充實而滿足。

我聽了覺得很欣慰。

我們這一代人,比父母那一代要幸運太多了。

父母那一代為了掙錢,養活一家人,很少把自己的愛好、感受放在第一位。

而我們這一代,表面上看著不正經,動不動就跳槽,但實際上,這些迷惑行為的內核,是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父母那一代人,很少感到迷茫,因為他們沒得選擇,在單位老老實實工作幾十年,然後進入退休生活。

而我們這一代,之所以那麼迷茫,恰恰是因為選擇太多。

所以我常常鼓勵我身邊的人,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然後別顧忌那麼多,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最怕的不是你放棄一切從零開始,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20多歲的年紀,不去盡情踩坑、浪費,難道得等到40歲的某一天,才突然意識到,這輩子從來沒有為自己而活過嗎?

這兩天在看一本書《第二曲線》,作者查爾斯·漢迪曾問過商學院的學生一個問題:“你一生最終想做什麼?”

他們大多數都是這樣回答的:我要先積累一些資本,等我非常有錢時再考慮這個問題。

這個回答是不是很熟悉?

像極了你說“等我攢夠了錢”、“等我買了房”、“等小孩長大了”......

當然,這一天永遠不會到來,因為他們有永遠賺不完的錢,而你也有永遠不去開始的理由。

所以這一天被無限推遲,直到他們已經失去了能夠從頭開始的勇氣和資本。

查爾斯·漢迪也曾和這些學生一樣,花了人生的前50年去試圖成為別人眼裡,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直到50多歲的時候才感到舒服、放鬆和自信。

但他並不後悔過去迷失的那幾十年,因為他需要嘗試一些其它的身份才能找到最正確的那個。他希望的,只是那幾十年的時間能夠短一點。

所以作者想對那些剛開始起步的年輕人說:

“二十幾歲是一段很好的用來嘗試的時間,只要你不傷害任何人。一旦你發現那不是你想要的,你就可以把它從清單上劃去,並繼續尋找其他可能。”

實際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金色的種子”,這顆種子可能是你兒時的一個夢想,可能是你努力壓抑的衝動和渴望。

總之,它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當遇到合適的土壤,它就會慢慢發芽。

《月亮與六便士》中,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一位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擁有一份光鮮的工作,還有看似美滿和諧的家庭,但是他一直過得很不快樂。

突然某一天,他辭掉了在別人看來求之不得的工作,離開了妻子和孩子,重拾畫畫的夢想,像流浪漢一般,過著窮困潦倒、被病魔折磨的生活。

他不在乎作品是否有人欣賞,也不關心作品是否能賣出滿意的價錢,只要他拿起畫筆,那一刻,慾望不再喧囂,內心充滿平靜。

也許正如《月亮與六便士》中所說的: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裡,淡薄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大多數人就像思特里克蘭德的前半生一樣,選擇遵守遊戲規則,努力打怪升級,獲得世俗頒發的勳章。

當你成為了老闆最信任的員工,父母引以為豪的孩子,勳章掛滿了一整面牆。

此刻,你應該很快樂才對,然而,卻覺得心中有一塊巨大的拼圖在哪被遺忘。

人生本可以彈奏華麗、驚險、爆裂的篇章,卻過成了單調枯燥的練習曲。

地上的六便士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人的心裡,應該有一片地方,是隻長花,不長莊稼的。



Juno的孤島


哈嘍,大家好,我是阿清,入住頭條Vlog大家互關互贊,共同成長。

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在兩年不工作也餓不死的情況下是復工還是辭職?

原諒我看到這個問題以後笑了。兩年不工作也餓不死,哎呀,你存了多少錢呀?

在農村種一年的小麥。可以吃好幾年,那農民還要不要種地啦?

其實不要說你的條件有多少,你應該問問自己想不想上班?

還有你對於工作的念頭是什麼?是掙錢還是讓自己不無聊?你有沒有想過這兩年你不工作,在家坐吃山空兩年之後你會不會與社會脫節。

如果自己的靠山可以讓你瀟灑的過兩年20年。甚至說後半輩子那工作不工作,對自己也沒有什麼意義了,對吧?

所以這個問題的話,你更好的要問一下自己上班是為了什麼?或者說現在的工作能為我改變什麼?

這也是我個人的意見,希望能幫到你。


阿清和信諾


生活中有很多坎坷,你的錢只夠兩年不工作在家養著,如果有其它突發事件需要急用錢,你還要去先找工作嗎?來不及的


隨便肉盾


這個要看你具體怎麼規劃。如果是有了更好的想法想去實踐,確實也做好了相應的準備的話可以去試試。如果是想借這個機會為了更好的工作去提升自己,也可以試試。但是如果都不是隻是單純的不想工作,建議還是繼續回去上班等疫情過去可以考慮換個工作,現在正是疫情期間還是慎重考慮辭職的問題。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不知道能持續多久,保證兩年生活的積蓄能對抗疫情帶來的行業衝擊嗎。根據目前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找工作都會不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