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頭條,我們想留給這位交大人

生前守護萬家燈火

身後餘光溫暖人間


交大校友林芳雯一路走好


她是全村唯一一位大學生

她是家人的驕傲和依靠

她是導師眼中刻苦勤奮的好學生

她更是同學心中陽光善良的好夥伴


生前,她堅守崗位,守護萬家燈火

身後,她留下大愛,五人重獲新生

交大校友林芳雯

以另一種形式延續青春的誓言


今天的頭條,我們想留給這位交大人


2020年3月10日,我校2016屆碩士畢業生、南方電網雲南昆明供電局調度員林芳雯和往常一樣,早早地幫幾位同事捎來了早點,來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可誰也未曾料到,這位26歲的女孩,因突發腦溢血,倒在了電力系統抗疫工作一線。然而,她猝然留下的青春“遺產”:無償捐獻1對角膜、2個腎臟、1個肝臟,至少讓5個本不相識的生命獲得新生。這位善良優秀的女孩以另一種形式延續著自己青春的誓言。


真情綴芳華 總予自強示身旁


1993年9月,林芳雯出生在雲南省楚雄州永仁縣維的鄉麼吉利村,父母都是勤勞、質樸的農民。她曾寫道:“父母常常教育我踏實做人,勤懇做事,經常向我講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如何從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的衣食無憂,時常叮囑我要珍惜眼前、懂得感恩,父母的督促和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讓我受益良多。”正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讓這個從高寒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異常懂事和成熟。


2007年9月,林芳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楚雄一中。2010年考取北京交通大學,打破了該村沒有大學生的紀錄,後來,她又成為村裡唯一的研究生。

在校期間,她曾經擔任電氣本科1001班的文藝委員,學習刻苦努力,兩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曾獲學校 “勤工助學優秀個人”。


在研究生同窗同門的好朋友楊紅青眼中,芳雯自強自立,異常勤奮。在一次聊天中,芳雯曾經談起小時候的故事:“每天上學都要走很遠很遠的路,因為個頭小,每次上學走路經常感覺要走不動了,村裡很多孩子為此都放棄了學業,但我還是咬著牙堅持去上學。”


今天的頭條,我們想留給這位交大人


這份執著也讓林芳雯的研究生導師吳俊勇教授讚歎。當他回憶這位學生時說:“在2013年教本科《電力系統分析》時,我第一次認識林芳雯。她身材不高,皮膚有點黑,戴著眼鏡,內向靦腆,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姑娘。但她對學習那一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研究生課題選題時,我建議她做直流配電電纜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當時城市配電網中還沒有直流線路,示範工程很少,能查到的參考文獻也不多,這個選題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林芳雯從零做起,建模、仿真,從大量的實驗結果中尋找規律,苦苦尋覓。


有時候我都有些擔心她堅持不下來,可第二天又看到她坐到了計算機前。我永遠也忘不了有天下午,她滿臉通紅、拿著一疊仿真計算結果闖進我辦公室的樣子。她興奮地給我講了她的發現,這確實是個好思路,創新性很強。別人都是採用電纜兩端的信息才能進行故障定位,而她的方法只需要一端的信息就可以實現精確的故障定位,可有效縮短故障時間,提高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


後來,林芳雯完善了研究思路,撰寫了“基於視在阻抗辨識的直流配電電纜單端在線故障定位方法”的國家專利,並且一次性通過了專利局的審查和授權,創造了智能電網運行與控制實驗室的紀錄,她寫的專利文書也成了實驗室後來學生學習的模板


今天的頭條,我們想留給這位交大人


在學習工作之外,林芳雯的微信朋友圈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裡面記錄了一位愛閱讀、愛美食、愛記錄、愛生活的年輕人的足跡和心路,流露出炙熱的情感。


她是如此感恩的孩子,在給父母的信件中,她說道:“你們臉朝紅土地,披星戴月,將我從一個村裡的小屁孩兒一步步地培養成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碩士生。現在常常聽家裡的朋友抱怨他們的命運,雖然他們逃離了學校,卻再也無法逃離小小的山村。我很幸運,很幸運有你們,爸爸媽媽!我從不羨慕那些豪華洋房、高檔轎車,因為我有你們,累點苦點,每當想起家中的你們在掛念著我,我真的很滿足。”


奉獻光和熱 守護城市萬家燈火


在南方電網雲南昆明供電局,林芳雯的工作是調控中心正職調度員。這是一個被稱為城市“守夜人”的崗位,要輪班24小時守護城市的“血液”——電力供應,讓配電網像毛細血管一樣延伸到街頭巷尾和千家萬戶。


今天的頭條,我們想留給這位交大人


在入黨志願書中林芳雯這樣寫道:“無數的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無數的革命英雄和烈士為我們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後,又有無數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默默奉獻著自己的一切,雷鋒、焦裕祿、孔繁森、鍾揚、王繼才……他們是當代的楷模,是我們青年學習的榜樣,這樣的事蹟激勵著我,堅定了我要成為他們中一員的決心。我把能加入這樣偉大的黨作為一生的光榮和自豪。

像他們那樣,為了黨、為了祖國、為了人民,奉獻出自己的光和熱是我人生的奮鬥目標。


林芳雯這麼寫,也是這麼做的。同事眼裡“身材柔弱、目光堅毅、雷厲風行”的女孩,工作中可以用追求完美來形容,僅僅3年時間,就晉升為正職調度員,主持的項目多次獲得南方電網公司和雲南電網公司獎項,在南方電網10萬青年員工中獲得“系統運行及調度工作先進個人”的殊榮,她的能力和表現得到企業公允評價。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53家醫療衛生機構被列為重點保供電對象,林芳雯和同事們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關注著80多條配網線路以及其上級電源。他們在短時間內,開發出配電網“網絡下令”系統,實現“電話調度”向“信息化調度”,“有聲調度”向“無聲調度”的轉變。這套系統在疫情防控期間起到重要作用,改善了昆明地區配網調度業務阻塞情況,為戰“疫”一線提供了電力保障。


今年3月3日傍晚6點多,昆明部分地區突發大風天氣,昆明供電局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啟動了備班機制,全力確保配網線路正常運行。已經下班回家的林芳雯立刻請纓加入備班行列,配合處理故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及時恢復了16條線路供電。


這樣“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團隊,與他們平時的鑽研精神分不開。昆明供電局是南方電網公司首批六家“調控一體化示範基地”之一。近年來,林芳雯和同事們開展了多項技術創新,有些思路和措施在全省系統內推廣。今年2月,林芳雯所在昆明供電局地調配網調控組被授予“南方電網公司五星班站所”稱號。他們的團隊先後獲得全國及網省公司精益項目獎9項、自主改善獎25項。林芳雯獲得2019年南網系統運行及調度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雖然突發疾病無情奪去青春芳華,但她的家人遵循林芳雯生前所秉承的奉獻精神,替她做出了捐獻器官的決定。生前,林芳雯在調度臺守護著萬家燈火,生命最後一刻,她被送入昆醫大附一院,讓他人重獲新生的希望。這裡,也曾經是她在調度臺上兢兢業業守護過的重點保供電機構。


在林芳雯身上

我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也看到生命的真實與偉大


願人間延續她生前美好善良的寶貴品質

願無私奉獻的種子撒入每個人的心窩

願遺愛人間的巨大正能量

再次感動、激勵認識林芳雯的每一個你、我、他……


今天的頭條,我們想留給這位交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