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產業扶貧挑起脫貧攻堅“大梁”

在民樂縣新天鎮山寨村的設施蔬菜大棚裡,種植大戶鍾文林正忙著給辣椒接茬,“我今年一次性承包了8座大棚,種植辣椒、西紅柿、莢豆,如果市場波動不大的話,到今年年底一個棚能掙兩萬多塊錢。”鍾文林說,“我全家上下共有七口人,以前就靠著20畝山旱地生活,日子過得緊巴,而現在一個棚的收入就能頂上我種20畝山旱地的收入。”

洪水鎮紅石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韓本祖說:“我們紅石灣村所有幹部,始終堅持為紅石灣村的鄉親們謀發展,謀富裕,謀幸福。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們積極發揮臨近縣城,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堅持黨員示範,幹部先行的工作理念,帶領全村鄉親們脫貧致富,到2019年底,我們實現了整村脫貧。”

民樂縣制定下發“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方案和兜底扶貧、就業扶貧、交通扶貧、產業扶貧+生態扶貧“4+1”脫貧攻堅專項行動方案及部門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專項方案,出臺具體扶持政策,健全完善掛牌督戰機制,加強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兜底保障、“邊緣戶”“監測戶”動態監測幫扶等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督查調度,全力補齊短板弱項,全面兜牢生活保障底線,防止脫貧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致貧。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勞動力培訓,依託職業技能定點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分類開展技能培訓。繼續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等幫扶模式,選好入股配股資金承接主體,引導貧困村和貧困群眾將扶貧資金投入到有經營規模、運行規範、信譽度好、帶貧益貧能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優質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群眾快速穩定增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產業扶貧挑起脫貧攻堅“大梁”

近年來,民樂縣制定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實施方案,明確目標,細化任務,強化措施,落實責任,採取黨政主要同志負責、班子成員包鎮包村、幹部包戶的方式進一步摸清脫貧戶、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存在的短板弱項,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致貧原因、家庭成員結構等方面,採取電話聯繫、微信視頻、入戶走訪等方式,迅速與貧困戶進行對接,逐村逐戶、逐人逐項,重點了解掌握貧困戶疫情防控、春耕備耕物資儲備、就業發展需求及目前生活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全縣各鎮的脫貧戶及邊緣戶制定個性化、精準化幫扶的“一戶一策”鞏固提高計劃,確保幫扶措施既體現貧困戶個人意願又符合發展實際,進一步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為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奠定基礎。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精準扶貧、拔除窮根的根本出路,積極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使現代設施農業搭上了產業扶貧的順風車,設施農業已成為民樂縣貧困地區群眾“摸得著、看得見”的富民產業。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產業扶貧挑起脫貧攻堅“大梁”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民樂縣:產業扶貧挑起脫貧攻堅“大梁”

該縣堅持把培育壯大富民多元產業作為精準脫貧的治本之策,持續深化“三個一”扶貧工程,引導貧困片區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設施農業、草畜產業、勞務輸出四大優勢產業,沿山貧困地區特色扶貧產業片帶整體成形,貧困片區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連續多年穩定在總播面積的78%左右,全縣貧困片區群眾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規模養殖業等扶貧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收入增速明顯加快,扶貧攻堅效果日益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