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原料將大漲,養豬投入的成本也要增加了,真是這樣嗎?

飼料佔養豬成本的70%以上。每一次飼料價格的上漲波動,都蠶食著養豬人的利潤空間,拉扯著養豬人緊繃的心絃。

受蝗蟲災害、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飼料原料價格,包括玉米、大豆、豆粕等出現上漲,也必將出現大漲,真是這樣嗎?我們一起看看業內專家怎麼說的。

一、蝗蟲災害肆虐,國外糧食必將減產

目前來看,受到沙漠蝗蟲的影響,像印度、非洲等地已經遭遇巨大損失,糧食作物產量勢必減產。同時受到“特殊”時期的影響,歐洲等地集中採購糧食儲備,再一次加劇國際糧價上漲。

飼料原料將大漲,養豬投入的成本也要增加了,真是這樣嗎?

二、重要糧食出口國閉港停售

我國大豆資源依舊嚴重依賴進口,中國對大豆的需求量約佔全球的30%,進口量約佔全球進口量的59%。全球大豆主要產區集中在巴西、美國、阿根廷以及中國,因此美洲成為我國進口大豆主要的來源地。

目前,國外新冠疫情呈蔓延式爆發態勢,重災國普遍宣佈“封城”、“鎖國”、“限運”,部分海外企業也採取了“停產、限產”等措施。

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國,阿根廷宣佈將開始強制隔離,將暫停部分港務活動,不免讓人引發憂慮。巴西是對中國出口大豆最多的國家,該國的農業組織已尋求政府的幫助,以便應對港口可能的中斷,此外,近期巴西降雨已經令該國大豆收割,以及發貨受阻。

三、國內玉米儲備糧不足

根據農業農村部官方披露的公開數據來看,截止到3月份,國庫包括省庫的玉米儲備糧是5377萬噸,相較於2016年峰值的2.7億噸總規模大幅下降了5倍多,也就是說

當前玉米儲備糧僅是2016年的20%

飼料原料將大漲,養豬投入的成本也要增加了,真是這樣嗎?

全國缺糧基本已成事實,市場供需永遠是左右糧價的重大原因,所以2020年無論是當下還是入秋,玉米、大豆價格都將會有所上漲,或可能出現大幅上漲。

四、生豬產能加速恢復,玉米等消耗量增加

按照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通知文件,預計2020年12月底之前,全國生豬存欄規模要恢復到以往正常水平。在政策刺激下,多地生豬產能已經迎來加速恢復,這樣將進一步擴大玉米、豆粕的消耗量,間接促使糧價出現上漲。

飼料原料將大漲,養豬投入的成本也要增加了,真是這樣嗎?

目前很多飼企在觀望,有企業表示,濃縮料中豆粕佔比高,會優先考慮這部分飼料上調價格,也有行業人士表示,豆粕、魚粉等飼料原料價格如果持續上漲,之前已經漲過一波價了,如果需求沒有大幅上升的話,暫時不考慮再提價。

話說回來,目前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如果延續較長一段時間後,飼料企業也將面料較大的採購成本壓力,到時候或將掀起一輪新的漲價潮,有條件的養豬人,可以提前適當備些原料,以減少飼料成本的投入,增加養殖整體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