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一、3月30日《三江新聞》


內容提要:

1.盧獻匾率隊到我縣開展扶貧工作調研

2.全區重大項目建設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3.全民動員聽號令 決勝脫貧築堡壘

4.精準發力穩增長 項目建設強後勁

5.聚焦決勝脫貧 講好三江故事

簡訊

1.全縣維穩信訪暨“平安清明”工作會議召開

2.排查找不足 精準戰脫貧



二、今日要聞


01

鄺驅對縣氣象局的工作作重要批示


3月26日,縣委書記鄺驅對縣氣象局關於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批示、胡春華副總理講話、鹿心社書記和鄭俊康書記、吳煒市長批示精神的報告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肯定了近年來縣氣象局在服務“三農”、防災減災、脫貧攻堅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及取得的成績。希望縣氣象局全體職工在今後工作中,深入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氣象局事業70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好李克強總理批示、胡春華副總理講話要求,按照自治區、柳州市領導的批示要求,不斷提高氣象服務的質量和效益,為我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生態立縣、旅遊富民”目標再立新功!

(縣氣象局 侯玉雲)


02

蘭美清到林溪鎮督戰脫貧攻堅工作

3月28日,縣委副書記、縣長蘭美清到林溪鎮高秀村和高友村,督戰脫貧攻堅工作,通過走訪貧困戶、實地調研,深入瞭解掛牌督戰貧困村的情況,要求全縣黨員領導幹部做好“抗疫情、補短板、促攻堅”工作,努力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凝心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林溪鎮高秀村現有9戶22人未脫貧,高友村現有8戶32人未脫貧。蘭美清詳細瞭解高秀村和高友村各級黨員領導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聯繫人主動放棄週末時間進村入戶開展扶貧工作情況,認真察看貧困戶公益性崗位報名、村民復工復產、扶貧項目進展和產業發展推進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要求立即整改。他指出,脫貧攻堅是一項極其嚴肅的政治任務,也是必須完成的緊迫任務,要強化責任擔當,集中攻堅火力,從嚴從實抓好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務實、過程紮實、結果真實,堅決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蘭美清來到高秀村、高友村,隨機走訪了吳昌能、潘金瑞等貧困戶,認真翻閱扶貧手冊,關切詢問他們健康狀況、收入來源、產業發展、藥費報銷和幫扶政策落實情況,察看他們的日常飲食和安全飲水,鼓勵他們堅定信心、保持幹勁,用好“增收”和“兜底”等政策,在黨委和政府的幫助下,早日擺脫貧困。走訪途中,蘭美清實地察看農田水利和人飲工程等情況。他指出,農田水利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要遵循鄉村建設規律,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真正讓村民成為人居環境整治的參與者、建設者、受益者。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隨後,蘭美清到高友村調研傳統古村落建設進展,參觀遊客服務中心、體驗旅遊觀光步道,瞭解侗族傳統古建築保護和修繕情況。“林溪鎮高秀村和高友村已經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還要認真落實到傳統古村落建設的行動中。”蘭美清強調,今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越往後挑戰越多、難度越大,要緊扣“新融合、新亮點、新形象,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跨越式發展”主題,大力實施“文化遺產+旅遊”、“脫貧攻堅+旅遊”發展模式,既要保護好傳統古村落,又要在傳承中創新發展,積極打造民族風情旅遊目的地,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補齊農村旅遊基礎設施短板,持續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文化旅遊真正成為防止返貧、穩定脫貧的富民產業。

(林溪鎮 羅促江 陳瑞雪 )


03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到獨峒鎮開展脫貧攻堅

3月26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子林帶隊到獨峒鎮具盤村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學院副院長韋林,組織部部長唐冬雷,機電工程學院書記王大紅、宣傳部副部長閻志斌參加督戰。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劉子林一行到具盤村新村級服務中心建設用地處,詳細瞭解了工程進度,資金配套等情況。為更好了解目前脫貧攻堅工作,劉子林一行進入到具盤村具河屯、具盤屯十戶未脫貧戶家中,實地查看了他們的生活狀況。隨後,劉子林一行在具盤村村部會議室與具盤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召開座談會。會上,劉子林肯定了柳職院派駐具盤村第一書記楊南兩年來取得的成績,希望第一書記楊南今後在獨峒鎮黨委指導下、與各單位繼續積極配合,形成合力,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各項任務。

(獨峒鎮具盤村第一書記 楊南)


04

市委統戰部到程村鄉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3月27日上午,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覃立新帶隊赴程村鄉開展第一季度結對幫扶活動, 並召開"農村扶貧濟困”志願服務座談會。

在脫貧攻堅專題座談會上,程村鄉黨委書記彙報了近期脫貧攻堅工作,並表示要全力落實“兩不愁,三保障”的總體目標,其中,住房保障更是重中之重;還表示要著力發展程村鄉的特色產業。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覃立新還給黨員同志上了一堂“黨建引領防疫復工脫貧”專題黨課。他表示,黨員要積極投入到全國的防疫的人民戰爭中,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並解決好農產品滯銷問題,龍頭產業發揮帶頭作用,讓黨旗在脫貧攻堅中高高飄揚。

(程村鄉 韋彥君)


05

吳兵培到洋溪鄉開展危房改造調研指導工作

3月28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兵培到洋溪鄉安馬村開展危房改造調研指導工作。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調研中,吳兵培走訪了安馬今年6戶危房改造戶,瞭解群眾在危房改造過程中存在啟動資金少與用磚難購買的問題後及時協調鄉黨委政府解決。吳兵培強調,住房保障是脫貧攻堅“四大戰役”的重點工作,危房改造必須在今年6月底全面完成,要落實好跟蹤責任制,加快進度,並切實幫助改戶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洋溪鄉 龍旭 侯紹傑)


06

丹洲板必村:免費發鴨苗推動全面復工復產

“感謝政府免費給我們發放鴨苗。”3月28日,丹洲鎮板必村舉行全面復工復產暨鴨苗發放儀式,惠及該村近百名貧困戶。縣政協副主席、丹洲鎮黨委書記郭善習出席儀式。

據悉,此次發放的鴨苗共有4000只,價值3.5萬元,是由縣農業農村局安排的項目資金採購。據該村村主任榮海濱介紹:該村將採取訂單式養殖的形式確保困難群眾穩步增收,一是聯繫大型連鎖超市、酒店採購,二是動員疫情過後需補辦酒席的群眾購買。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 丹洲鎮:粟東陽 崔海東)


三、部門傳真、鄉鎮快訊


01

政務服務深入一線 加快推進項目實施

3月26日,為加強做好該項目審批的前期工作,縣行政審批局負責牽頭組織,會同縣住建局、縣城投公司等相關人員,集中到項目實施現場開展核查工作。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據縣城投公司的相關負責同志介紹,三江縣富安大道至鳳尾寨道路規劃建設貫穿縣城河西片區,大致成南北走向,沿線設有10個交叉口。工程項目佔地192.01畝,道路全長2330.82米,紅線寬20米,建設內容包括道路、橋樑、給排水、照明、交通和綠化工程,總投資11965.78萬元。

該工程項目的建設實施,對拉開三江縣城的框架、緩解河西片區的交通壓力具有重大意義,希望縣城投公司能夠按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的程序和要求,完善手續和材料,加快推進工程項目實施,早日發揮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陸全巍)


02

防疫有我 愛衛同行

3月26日,林溪鎮美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願者開展“阻控疫情,志願同行”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一個個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穿梭在村的巷道、河道等公共區域,為守護家鄉的環境清潔衛生貢獻力量。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林溪鎮1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願服務隊定時對街道、村巷道、河道等公共場所進行清掃和消毒,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守護美麗和諧的家園。

(林溪鎮 李本仟)


03

法治惠民助脫貧

3月26日上午,縣司法局在同樂苗族鄉淨代村開展法治扶貧宣傳活動。

活動中向群眾發放了“七五”普法手冊、禁毒宣傳手冊、防控疫情若干法律問題宣傳單等各種法律法規200多冊、宣傳單100多份,以及發放了手提袋、圍裙等法治宣傳物品。駐村工作隊員(同樂司法所幹警)曹愈同志結合司法工作和脫貧職責現場向群眾解疑釋惑。

(縣司法局 楊素娟)


04

快馬加鞭抓進度 全力突擊戰易安

“連天氣都幫我們,下這場春雨,群眾不外出,剛好我們攜手三江縣司法部門開展易安突擊行動,搶時間,加速度,拉緊進度條”。3月27日,同樂苗族鄉領導在易地扶貧搬遷戶自籌資金突擊會上彙報道。

突擊會上,同樂苗族鄉傳達了縣委的工作安排,我鄉尚有未交自籌資金搬遷戶161戶,缺部分資金137戶,脫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緊。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各項工作都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同樂苗族鄉戰疫情,保平安;復工復產,轉移就業,為了減小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快馬加鞭趕上,攜手司法部門9人,其中司法局4人,法院5人,在鄉幹部和村幹部陪同下分9組,對全鄉19個村298戶入戶開展動員工作,為了能夠爭取搬遷戶上交自籌資金,各組奮戰至深夜,不完成任務決不收兵。

(同樂苗族鄉 龍林輝)


05

古宜鎮開展檢查禁毒工作

3月27日上午,縣禁毒委員會到古宜鎮社區戒毒(康復)中心檢查指導工作。

指導組聽取古宜鎮禁毒辦總結2019年禁毒工作及彙報2020年第一季度開展的禁毒工作情況並查看臺賬,對古宜鎮禁毒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建議要繼續加強對禁毒工作的重視,加強對涉毒人員管控,加大宣傳力度使禁毒工作成為“全鎮戰”,要求各村、社區根據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禁毒工作方案,要掌握涉毒人員基本情況和實時動態,杜絕涉毒人員脫失,按“六進”要求開展禁毒宣傳,認真建立工作臺賬,做好記錄,為創建禁毒示範城市添磚加瓦。

(古宜鎮禁毒辦 王小妮)


06

開展“三月三”防控工作

近日,富祿苗族鄉決定停辦“三月三”民族傳統花炮節,特制定專項防控方案,成立富祿鄉2020年“三月三”期間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各個工作小組,轄區各接邊路口、渡口、富祿社區等地點有序的開展防控工作,確保廣大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富祿苗族鄉 陳瓊英)


07

發放健康包志願活動

3月29日,團縣委在河東汽車站,繼續開展對外出務工人員發放愛心健康包的志願活動。

在現場,志願者們向出發的外出務工人員發放愛心健康包,並送上美好的祝福語。“小小愛心健康包裝著政府對我們的囑託和關懷,我們在此表示感謝”,一位外出務工人員說。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三江縣團委 陽煥之)


四、【柳州日報】三江專版3月30日

  • 決戰決勝摘窮帽 勠力同心迎大考

——三江侗族自治縣《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3月25日至27日,三江侗族自治縣召開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蘭美清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2019年工作,並詳細部署2020年工作。

2019年:盡銳出戰打硬仗

脫貧攻堅步穩蹄疾。著力補短板、強弱項、破瓶頸、解難題,深入開展產業扶貧和就業扶持工作,共引進扶貧工廠8家,建成“微車間”25個,萬畝茶園就業1.76萬人次,公益性崗位開發就業753人,農村危房改造開建6519戶,竣工6276戶。用好用足廣東吳川市、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對口幫扶資源,江川小學於2019年2月投入使用,公安部到位幫扶資金6679.31萬元。全縣實現36個貧困村脫貧摘帽,8381戶36709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1.99%。

特色旅遊提速增溫。著力抓機遇、強基礎、優服務、添內涵,投入83.99億元,精心謀劃26個重點旅遊項目,鳥巢百千萬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已竣工投入使用;成功承辦柳州市第二屆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2020年“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全國啟動儀式在三江舉行,新培育了《侗聽三江》和《侗戀程陽》等演藝產品,三江被評為廣西2019年度“旅遊創新發展十強縣”,八江布央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示範點”,良口和裡村被評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年共接待遊客1000.5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80.59億元,同比增長11.02%和11.16%。

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著力優體系、調結構、增效益、促增收,新種植茶葉0.55萬畝,全縣茶園面積達18.8萬畝,幹茶產量1.46萬噸,產值16億元,完成高效油茶備耕6.6萬畝,種植4.5萬畝,完成茶苗種植413.9萬株,全縣2019年油茶籽總產量1.91萬噸、總產油3824噸、總產值4.52億元;種稻養魚面積達7.66萬畝,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扶貧現場觀摩活動、全區油茶產業“雙千”計劃現場會分別在三江舉辦。林溪鎮平巖村榮獲國家首批“2019鄉村振興·優秀示範村”榮譽稱號。全縣170個行政村(社區)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均穩定達到4萬元以上,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1119.04萬元。

城鄉建設協同推進。著力抓項目、優設施、重生態、增品質,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區級、市級、縣級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106個,總投資370.27億元,完成投資34億元;完成土地徵收4148畝,洽談簽約招商項目13個,總投資77.04億元,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3.59億元。投入2.2億元推進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侗鄉大道等11條市政道路“白改黑”工程項目建設,潯江大橋順利通車;三江喜捧“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自治區衛生縣城”等金字招牌。

改善民生不斷強化。著力解民憂、謀民利、惠民生、暖民心,實現就業、救助、安居、惠民“四個有保障”,年內全縣新增城鎮就業1225人,勞動力轉移就業22147人,累計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金1.06億元,惠及39.53萬人次,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項目130套,建設公共租賃住房95套,完成投資921.04萬元,2019年度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實施教育項目129個,總投資9047萬元,“醫聯體三江模式”經驗在央視《新聞直播間》播出。“平安三江”建設、“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非洲豬瘟防控等工作成效顯著。

2020年:打贏脫貧總決戰

打好脫貧攻堅“總決戰”。緊扣“貧困戶銷號、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摘帽”目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堅實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綜合保障扶貧“三大提升行動”,深入開展吳川與三江對口協作,充分發揮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對口幫扶資源,全力打贏脫貧攻堅“四大戰役”,確保實現27個貧困村脫貧摘帽,1858戶6931名貧困人口脫貧,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做足旅遊富民“大文章”。緊扣“新融合、新亮點、新形象,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跨越發展”主題,大力實施“重大項目+旅遊”“文化遺產+旅遊”“脫貧攻堅+旅遊”三大工程,主動融入“大桂林”“珠三角”“黔東南”等旅遊經濟圈,積極打造粵桂湘黔四省區民族風情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努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遊的美麗後花園,協助柳州市承辦2020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真正成為防止返貧、穩定脫貧的富民產業。

打造綠色產業“升級版”。緊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路,明確重點、多措並舉,強化基礎、突破瓶頸,堅持綠色興農、建設利農、增收惠農,大力發展“山水”生態經濟,重點推動“兩茶一木、種稻養魚”特色優勢生態產業提質增效。

打造幸福宜居“新樣板”。緊扣“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理念,不斷完善“一江兩岸三片區”總體佈局,策劃一批70週年縣慶獻禮項目,加快推進三江大洲島整體開發、潯江半島綜合體、紅星美凱龍項目、文化體育中心、三江國際商貿城、龍吉大道、周坪大道、宜陽大橋、“一江兩岸”綠化整治、工業園區等項目建設,積極配合推進洋溪水利樞紐工程、梅林航電樞紐工程、柳州至三江城際高鐵工程、焦柳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

唱響民生福祉“主旋律”。緊扣“為人民謀幸福”使命,聚焦民生、服務群眾,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強化社會保障,推進社會事業,維護社會穩定,加快推進三江中學遷建、民族高中遷建、江川中學建設工程,加快啟動縣疾控中心和縣婦幼保健院整體遷建項目,高質量辦好2020年十大為民辦實事項目,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本報通訊員 龔普康


  • 發號令 築堡壘

縣領導到八江鎮督戰脫貧攻堅工作

日報消息(通訊員龔普康、楊胥傑)3月28日,三江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鄺驅深入八江鎮汾水、歸內、塘水、福田、三團等村調研,通過開座談會、訪貧困戶、進危房改造工地,看產業大棚、查駐村情況、轉茶葉工廠等形式,全面督戰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全縣黨員領導幹部自覺犧牲週末時間,切實下沉扶貧一線,紮實補牢各項短板,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效能,全面奪取脫貧攻堅總決戰最後勝利。


“幫扶人主要來自哪些單位?都來了沒有?來了做不做工作?完不完成任務?”每到一處,鄺驅都詳細詢問各村的幫扶人到位、危房改造、就業扶貧、產業扶貧、醫療保障及扶貧項目推進等情況。據悉,週末下鄉扶貧是縣裡發出的戰時倡議書、也是動員令、更是硬要求,各幫扶聯繫人要嚴格落實,要根據每週工作令,不折不扣完成工作,進村入戶跟貧困戶交朋友、結親戚、促感情,不斷提高滿意度。各鄉鎮和駐村幹部要嚴格監督,不要做“老好人”,督促幫扶人紮紮實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在汾水村,鄺驅建議該村在油茶地裡套種經濟作物,發展林下養殖,通過以短養長,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要加強村寨消防安全工作,設法保留好村寨木樓風貌,為下一步發展鄉村旅遊打牢基礎。


  • 宜陽大橋加緊建設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三江侗族自治縣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安全有序推進重大項目開工。截至3月24日,該縣35個重大項目全面復工。

據瞭解,宜陽大橋項目從2月底逐步復工,是三江侗族自治縣縣城在建的第三座風雨橋,風雨橋分主體和橋上附屬兩個部分,主體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橋上附屬部分為獨具侗族特色的風雨橋木質建築。


本報通訊員 吳練勳 攝


  • 侗寨夜景美如畫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近日,利用慢門拍攝的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高友村夜景美如畫卷。

近年來,三江著力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通過村容村貌美化、“非遺”文化傳承、基礎設施完善等辦法,大力實施旅遊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使古侗寨煥發新生機。


本報通訊員

龔普康 攝


  • 林下種植促增收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3月28日上午,八江鎮歸內村小學後山,一群勤勞的苗族村民挑著靈芝菌棒走進村級集體林場備耕。這是派駐到該村擔任第一書記才一週時間的楊明威,組織廈門邊檢總站政治處黨支部、三江縣委組織部黨支部、歸內村黨支部、廣西三江縣傑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的黨員幹部及100餘名群眾,開展的“集體經濟林下靈芝種植義務勞動暨‘聯建共建’主題黨日”活動。

本報通訊員 莫珍世 攝


  • 依法履職 服務大局

——2019年三江侗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工作綜述

2019年,三江侗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全縣工作大局,緊緊圍繞全縣工作大局,進一步凝心聚力、主動擔當、依法履職、奮發有為,助力百里侗鄉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突出立法助發展

嚴格按照“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原則,擬定立法規劃,2019年紮實推進了《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百家宴保護條例》的制訂工作,同時積極完善立法體質機制,廣泛徵求意見,集中民智,提高立法質量。積極協助組織對《柳州市傳統村落保護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開展調研,為全市人大立法工作貢獻了三江智慧。同時還結合三江特色和發展需要,著手擬定今後的立法計劃,從法律法規層面對本縣民族文化傳承、環境保護、城市管理通過法律法規加以規範和保護,為三江旅遊及經濟社會發展夯牢基石。

突出監督強實效

堅持圍繞縣委中心工作,緊盯經濟發展主戰場和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脫貧攻堅的重大事項、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普遍關注關心的熱點問題依法實施監督,推動縣委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通過聽取彙報、實地檢查走訪、專題詢問等方式,先後組織人員針對預脫貧村基礎設施建設、江川小學、潯江大橋、宜陽大橋、鳥巢“百千萬”工程、縣城飲用水源取水口上移等進行視察調研,協助市人大做好柳江河流域保護條例的制訂前期工作,有效掌握百姓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並就相關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取得了預期效果。

突出服務促領航

積極搭建代表履職平臺,精心完善履職機制,通過抓學習培訓、抓議案督辦、抓平臺建設、抓作用發揮“四個抓好”,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服務保障。以採取現場教學與課堂理論輔導、走出去和請進來、以會代訓等方式,先後組織代表到魚峰區、井岡山學習調研;年內共收到人大代表議案、建議75件,辦理率100%;該縣還組織代表中的經濟能人、致富帶頭人在本地帶領貧困戶發展生產,紅冠柚王褚慶華、養殖大戶韋茂初等代表與貧困戶結對發展,成了當地脫貧攻堅的“領頭雁”。

2020年,三江將有效推進監督實效,加強財經監督,深化民族立法規範性,強化代表履職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和強化常委會自身建設,緊緊圍繞縣委決策部署,服務大局,全面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奮力開創新時代人大工作新局面。

本報通訊員 龍佳倩


  • 參政議政 護航發展

——2019年三江侗族自治縣政協工作亮點掃描

2019年,三江侗族自治縣政協緊扣縣委中心工作和全縣發展大局,認真履職、積極作為,凝聚共識、貢獻力量,全縣政協工作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聚力攻堅助脫貧

廣大政協委員主動深入鄉鎮、村屯一線調研指導,提建議,解難題,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帶動幹部群眾攻克難點、啃硬骨頭。據統計,機關幹部和委員年內扶持產業投資120多萬元,商貿幫扶300多萬元,公益捐款捐物50多萬元,委員企業安置就業36人,技能幫扶培訓人數300多人次。

聚焦民生辦提案

認真抓好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各環節,主動深入基層瞭解情況、聽取民意、深入剖析、整改問題,聚焦旅遊、產業、教育等民生大事和民生熱點,努力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全年共徵集提案34件,審查立案19件,提案辦復率達100%,委員滿意率達98%。

聚勢提升出成效

高質量協商辦好人民政協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通過舉辦文藝晚會、升國旗儀式、“脫貧攻堅政協委員在行動”等主題活動,聚力抓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著力提高政協隊伍履職能力建設。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邀請自治區政協專家進行授課,進一步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切實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綜合能力強、作用發揮好的政協委員隊伍。

強化服務敢擔當

2020年,縣政協將堅持“五個強化”,護航三江發展。堅持強化政治引領,聽黨話、跟黨走,為三江發展凝聚共識;堅持強化依法履職,重調研、提建議,為三江發展獻計獻策;堅持強化民主協商,廣聯繫、化矛盾,為三江發展積聚力量;堅持強化服務中心,敢擔當、善作為,為三江發展多作貢獻;堅持強化自身建設,抓黨建、強能力,為三江發展展現風采。

本報通訊員 吳全紅


  • 小貼士

截至3月29日,中國首部侗族音畫實景劇《坐妹》已演出2894場。《坐妹》演出諮詢電話:0772-8562788。中國侗鄉風情互動演藝《侗聽三江》已演出267場,訂票熱線:0772-8626669。目前,受疫情影響,恢復演出時間待定。


以下為三江南至柳州往返動車最新時刻表:

動車次 三江南發車時間 到達柳州時間

D1779 13:43 15:58

動車次 柳州發車時間 到達三江南時間

D1782 08:28 10:42

D1780 11:48 13:49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今日新聞】3月30日《三江新聞》、部門傳真、鄉鎮快訊、《柳州日報》三江專版


實習編輯/ 莫夢蓉 榮凡 校對/龔普康 監製/梁克川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8611950(三江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