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普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求職的時候也向著清華北大畢業生看齊?

家有兒女悅教於行


還是對自己、對社會沒有清醒的認識,需要碰碰壁、甩甩跟頭,才會清醒點,其中有部分人可能是一輩子都不會醒。


wuluhy


又到高校畢業生求職季節,今年正好趕上疫情衝擊,今年的就業形勢更顯嚴峻。但這可能只是暫時的,隨著疫情已經結束,就業市場慢慢就會出現人頭攢動的熱鬧場面。

題主講了一箇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很有趣的求職心理現象,即很多普通高校畢業生在求職時,往往愛和清華北大畢業生看齊。果真是這樣嗎?可以肯定地講確實存在這種擇業的心理,但並不全是。

1、攀比心理無處不在,自然求職也不例外。

攀比心理的存在,實際上從一個人童年期就已經開始了,最初受父母相互攀比的深刻影響,而後受身邊玩伴和同學的影響,最後才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流行風影響。試想,一個人從小到大都處於攀比成風的環境之中,自然到大學畢業求職時也免不了俗了。不管普通高校畢業生有沒有能力,都帶著攀比心理去求職就業。

2、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生求職就業易成風向標。

在高校畢業生求職的過程中,清華北大畢業生的求職方向,就業單位往往能成為一種風向標。但是很多用人單位卻會優先錄取清華北大這些名校的畢業生,挑剩下的才能輪得到其他普通高校畢業生。只要能有機會和清華等名校畢業生有參與競爭工作崗位的機會,很多普通高校畢業生往往會嘗試一番。

3、受世俗觀念的影響,很多工作崗位沒有畢業生願意關注。

最近一些年,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時,往往愛選擇那些高薪待遇好的知名公司,或者國企或外企做為目標。如果哪家孩子選擇了一個技術含量較低,對學歷要求不高,待遇也一般的單位,首先就是家長們心裡過不去那道坎,認為孩子這個大學白讀了;其次就是孩子也感覺臉上掛不住,那種工作多不體面啊;最後就是周圍人的非議也會影響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心理。

4、戀愛婚姻觀也深刻影響著高校畢業生求職心理。

如果大家去關注近些年高校畢業生的戀愛婚姻觀,你會發現越來越物質化,女生擇偶要看男生是否有好工作,是否有大房子,是否有品牌車子,是否有較好的家世背景。這對於男生來說,在被選擇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危機感,這也恰是很多普通高校畢業生在求職就業時為什麼會參照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生,因為名校畢業生學歷含金量高,在求職空間大,薪酬待遇高。

總之,目前高校畢業求職和就業形勢仍然處於一種缺乏理性的階段,這種求職和就業觀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但是從長遠來看,隨著大眾對職業觀念的改變,包括高校培養人才多元化和企業用人務實化,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會慢慢改變,最終會崇尚追求做高級技術型專業人才,因為一技在手,才能具備超強競爭力。


寒石冷月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掂量的清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找準自己的定位是十分關鍵的。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大環境裡,我們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自己,還需要看別人眼裡的自己。

大學畢業求職,我也是親身經歷過的。關於問題中所說的“普通大學畢業生,在畢業求職的時候像清華北大畢業生看齊的現象”,我是沒經歷過。我們都是校招,這些情況應該屬於校外求職這一塊。

大學畢業生,正常來說,快到畢業季,招聘的企業單位就會提前進入學校,開展招聘工作。正常情況下,想畢業就業的畢業生,多數會在校招的時候,應聘自己感興趣的企業,從而選定一份滿意的工作。除了個別特別優秀的畢業生,可能會看不上校招的企業,從而走出校門,去尋找更好的發展。

畢業生的價值不是由學校招牌決定的!學校的知名度,和畢業生個人能力大小,沒有任何關係。不是從清華北大出來的就很厲害,更不是普通院校就沒有頂尖人才。但是關於個人能力和學校知名度,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是招聘企業。有實力的企業,招聘人才條件苛刻,而且專業性很強。很多就業崗位薪資待遇十分優厚,這會使得很多畢業生扎堆。他們覺得自己也是這個專業出身的,就有資格去應聘甚至就職。但是越是這種待遇優厚的崗位,要求就越高。而且企業需要的就是一兩個專業能力極強的人,不會有大量需求。

其次就是畢業生對於自己職業發展的規劃。很多畢業生,包括我自己,在選擇第一份職業時,只會去關注薪資的多少,而對於企業沒有足夠的瞭解。職業規劃,企業發展前景等。所以很多崗位出現扎堆,同樣很多崗位無人問津。


明英教育


不管是普通大學畢業生還是名牌大學畢業生,對於企業來說招聘看的還是個人實踐能力,文憑只是一個門檻,不管你是哪個名牌大學畢業生,對企業創造不出很好利益價值,也同樣是一文不值,還是會被炒魷魚,個人能力是關鍵,文憑只是鋪墊。為什麼說還有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一是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人生規劃,二是太清高,工資低不想去,工資高拿不下,剛畢業出來都是心高氣昂,特別是那些所謂的名牌大學生。現實很殘酷,不用心去適應這個社會,就會被社會淘汰!


心悅夢贏


主要原因就是攀比心過重!

攀比心理。學生和家長心中存在的四種攀比心理,影響了學生的就業選擇。

第一種攀比心理,是與本校本專業的同學比,比如,有的學生會這麼想:“我和他各方面條件都差不多,他簽到了月薪4000元的工作,我為什麼要籤2000元的?”這種心理導致學生遲遲不肯簽約;第二種攀比心理,是與中學同學比,比如,有學生想:“中學時我的成績一直比他好,讀的大學也比他好, 為什麼籤的單位卻沒有他好?”這種想法必然影響學生的簽約心理;第三種攀比心理,是跟往屆的師兄師姐比,由於看到有些師兄師姐在唸大三的時候就被用人單位 “搶”走,而且薪酬都比較高,學生有了這樣的期望值,就不願輕易簽約;第四種攀比心理,是應聘成功後“這山望著那山高”,有的學生因為數次應聘成功,手中 offer滿滿,於是飄飄然不肯輕易簽約,而期待有更好的崗位時再出手。第五種攀比心理,是跟名校的學生比,有的人認為,名校的行自己也不差遲遲就不了業。

大學畢業生就業需要破除攀比心理。想要讓自己擁有一份理想的工作,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那麼大家就應該摒棄攀比心理,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早日找到屬於自己的工作。對於大學生而言,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這樣求職才會更加的順利。


LaoHuang188


眼高手就低。不能正常的看待客觀事實!

高考分數是一條最公平的紅線,既然國家高校分為985,211,雙一流等不同層次,並且招生分數各不相同。本身就說明了高校間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任何故意忽視都是掩耳盜鈴之舉。當然表現在就業市場上的竟爭力較其他普通高校畢業生更有優勢了。

普通大學生如若看不到這些方面的差異,一味追求所謂平等侍遇,必將喪失就業良機!


和平之洲


羊群不跟著頭羊走那還是羊群嗎?


郝嚴340


見賢思齊是對的,然後要看有沒有那個本事,否則就眼高手低了


O0o0o0o0O


眼高手低的心態吧!


看小草吹風1


不照鏡子不知道自己有多醜,不去北京不知道自己有多窮,被現實虐待一番就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