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實踐運用面詢處置問題線索 有效推進可視化監督


臨滄:實踐運用面詢處置問題線索 有效推進可視化監督

“希望你在工作中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辦事公道,奉獻社會,在工作‘八小時外’也要嚴格要求自己,遵守社會公德,管好身邊人……”這是日前臨滄市紀委監委派駐市交通運輸局紀檢監察組開展面詢談話的一幕。

“我內心一直很不安,感謝組織的良苦用心,我主動接受監督,正確看待此次問題。”該市一名接受面詢的黨員幹部說清問題後,如釋重負。 

面詢作為談話和函詢結合使用的一種方式,體現了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第一種形態的探索和運用,體現對黨員幹部的苗頭性、一般性和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近年來,臨滄市紀委監委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擦亮監督“探頭”,有效運用《雲南省紀檢監察機關面詢工作辦法(試行)》,通過面詢處置相關問題線索,給被反映人向組織傾訴、說清問題的機會,在紀律中彰顯溫度和硬度。 

“運用面詢處置問題線索,以信任為基礎,在嚴格的監督中體現政治關懷和人文情懷,以面對面詢問和談心談話、教育提醒、鼓勵引導為抓手,讓被反映人當面對反映的問題作出說明,及時接受監督,放下包袱,講清問題,更好輕裝上陣。”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處置問題線索,紀檢監察機關改變單純依靠“函詢”文來文往、見字不見人的做法,提高紀檢監察機關與監督對象的面見率、面談率,通過與被反映人面對面地溝通交流,變監督由“背靠背”到“面對面”,對幹部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醒教育,避免千人一面的監督“模板化”現象。被反映人態度誠懇,主動對所詢問題進行說明或提供相關證據材料,事實清晰清楚,可以採信的面詢記錄可按程序報批澄清了結,被反映人態度牴觸,有意迴避關鍵問題或對所詢問題簡單否定的,對其進行紀律提示提醒,同時提出具體要求並責成被反映人作出書面說明,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同時,各縣(區)紀委監委、各派駐(出)機構有效推進精準監督、有效監督和可視化監督,實踐運用“面詢”處置問題線索。開展面詢工作時,既注重核實問題的嚴肅性,又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著力規範面詢工作談話場所及安全和麵詢工作文書製作,準確掌握被面詢人的工作經歷、工作狀態、家庭情況、健康狀況,在個性化研究的基礎上“量身定做”談話提綱,通過與被反映人坦誠平等交流,詢問有關事項,耐心細緻聽取解釋說明,給被反映人向組織傾訴、說清問題的機會,消除被反映人的思想顧慮,並適時釋規釋紀釋法、澄清有關事實。

此外,為杜絕一詢了之、一談了之,面詢後,還將面詢情況以適當方式及時向被反映人所在黨委(黨組)、紀委監委(紀檢組)主要負責人通報,加強對被反映人存在問題整改情況的督促檢查,形成監督的完整閉環。(陳偉孝 楊文良 李彥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