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提前4天,湖南一季度降水偏多56.4%

今年入汛提前4天,湖南一季度降水偏多56.4%

華聲在線3月30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成輝)依據入汛日期確定有關規定,水利部明確今年我國入汛日期為3月28日,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前4天。記者今天從省水利廳瞭解到,今年以來(2020年1月1日8時至3月30日8時),全省累計面平均降水量422.1毫米,較多年同期均值269.9毫米偏多56.4%。

一季度降雨偏多,各河道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25日8時至30日8時,我省發生一次較強降雨過程,全省大部分地區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降雨主要集中在湘南的永州、湘東的長沙、株洲等地,全省平均降雨量為68.3毫米,最大為永州市90.9毫米。50毫米以上籠罩面積16.4萬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籠罩面積2.2萬平方公里。共53縣438站降雨超過100毫米。

今年以來(2020年1月1日8時至3月30日8時),全省累計面平均降水量422.1毫米,較多年同期均值269.9毫米偏多56.4%。

3月30日8時,各河道站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湘江干流中下游河段水位維持漲勢,湘潭站水位33.82米,較警戒水位低4.18米。

我國入汛日期提前4天,需做好各項防範應對工作

3月25日8時至28日8時,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廣西6省(自治區)出現強降雨,累積降水量50毫米以上的籠罩面積為23.2萬平方公里,有17條中小河流發生超警洪水。依據入汛日期確定有關規定,水利部明確今年我國入汛日期為3月28日,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提前4天。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指出,進入汛期意味著進入了強降水集中期,降雨將強度更大、歷時更長,突發洪澇災害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進入汛期意味著天氣形勢更加複雜多變,極端天氣事件將明顯增多,更加難以精確地作出預測預報。

今年年份特殊,疫情對備汛工作造成了一定影響,防汛形勢不容樂觀。鄂竟平要求,務必要高度重視,清醒認識面臨的形勢,切實做好各項防範應對工作;要全力推進水毀修復、汛前檢查等備汛工作,以超標洪水防禦、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禦為重點,全面查找、及時消除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抓緊抓實方案預案編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督促落實各項措施;要把責任落實到防汛備汛全過程、各層級,落實到崗到人,量化細化各項責任,制定具體問責措施,發現問題嚴肅追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