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江湖:弱者不去自己報仇?干將莫邪,我們終將成為自己的大俠

​1、干將莫邪,鑄劍為俠

故事發生在楚國,在少年眉間尺十六歲生日那天,他的母親告訴他一個大秘密:他的父親干將是一名鑄劍師!

當時,楚王得到一塊隕鐵,命令干將將其鑄劍。干將打造了兩把劍,雌劍莫邪,雄劍干將。他深知國王的自私與猜忌,一旦拿到寶劍,自己也會遭殺身之禍。於是他只交出雌劍,並囑咐兒子長大成人後,持雄劍報仇。

醉江湖:弱者不去自己報仇?干將莫邪,我們終將成為自己的大俠

眉間尺長大成人後,挖出雄劍,但楚王卻夢見有少年將要來報仇,於是楚王下令追殺眉間尺。眉間尺躲進深山,終日悲慼。直到有一天遇到一名黑衣客,他聽了眉間尺的遭遇後,便讓他把自己的劍和頭交給自己,讓自己替他完成殺父之仇。

楚王在見到眉間尺的頭後,大悅,但黑衣客說:“勇士的頭,要用鼎給煮爛,大王才能安心。”楚王便依計而行,但煮了三天三夜,人頭還沒有煮爛。黑衣客便讓楚王親自去鼎便查看。等楚王到鼎邊時,黑衣客拔劍而起,將楚王人頭砍下,剛好落入鼎中。而黑衣客自己也自刎,頭也落入鼎中。瞬間,三顆頭顱皮肉全部煮爛,再也無法分離。

醉江湖:弱者不去自己報仇?干將莫邪,我們終將成為自己的大俠

2、何為俠義

為什麼黑衣客和眉間尺首次相見,一個可以捨命託付,一個可以捨命揹負?答案是俠義。那麼俠從何處來?春秋末期,士人也就是低級貴族變得異常活躍,他們接受過格鬥、駕車、禮儀等訓練,可以充當門客,也有的會流落民間,變成遊俠。而這群人有理想有道德,既有家國情懷,也有捨生取義。所以被稱為俠義之士。他們不惜犧牲自己,替陌生人主持正義,自己裁決,自己執行,與官宦對抗,替平民做主。

醉江湖:弱者不去自己報仇?干將莫邪,我們終將成為自己的大俠

到了秦漢時期,這種遊俠性格形成了一種精神氣質,就是俠義。

3、為什麼弱者不自己去報仇?

在很多俠客故事中,弱者一般都仰仗強者,很少自己去報仇,為什麼呢?因為老百姓天生怯弱,這是人的天性,我們都是平凡之輩,也都害怕承擔過重的責任。人們總是主動將自己置於弱者的處境,藉助俠客幻象來推卸自己的抗爭意識。

醉江湖:弱者不去自己報仇?干將莫邪,我們終將成為自己的大俠

其實,國家擁有天然支配暴力的權力,全世界,從古到今都是如此。但壟斷暴力者並不能完全做到公正公平,那就必然會出現受苦受難的老百姓。此時,那些有著拯救蒼生的俠客情懷的仁人義士就站出來了。

所以,我們熱愛俠客,憧憬成為俠客,但我們每個人又都在生活枷鎖之中,又都幻想大俠來拯救自己。其實,現實世界中,哪有什麼英雄,不過都是自己成為自己的英雄,自己拯救自己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