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古都系列之邯鄲、臨淄

導語

戰國七雄的都城,可謂是當時中華大地上最為繁榮的大都市,在歷史上,受地緣戰略環境、國家發展方向、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七個國家都曾經多次遷都,

以七國最後的都城而論,秦都咸陽,楚都壽春,韓都新鄭,魏都大梁,趙都邯鄲,齊都臨淄,燕都薊。之前在介紹西安、北京、開封時,已涵蓋了咸陽、薊和大梁的相關歷史,今天,我們就接著來說一說邯鄲和臨淄這兩座戰國古都。

漫談中國古都系列之邯鄲、臨淄

千年邯鄲,中華成語之都

說起邯鄲,如果不熟悉歷史的話可能對這座城市瞭解不多,只知道它是河北省的一座普通工業城市,但是事實上,邯鄲可謂是一座千年古城,在歷史上名聲顯赫。作為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邯鄲在現如今有兩段寶貴的歷史記憶讓後人引以為傲。第一,邯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在兩千年的漫長時期內都未曾改名的城市。

第二,邯鄲號稱成語之都,據統計,現存至今的成語中,有近1500多個成語的誕生與邯鄲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繫,成語是邯鄲的一個靚麗城市名片。我們耳熟能詳的邯鄲學步、毛遂自薦、圍魏救趙、負荊請罪、完璧歸趙……這些成語的故事來源都是在今天的邯鄲,可以說,邯鄲為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形成和傳承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其影響力直至今日依然不減。

齊都臨淄,戰國時期文化中心

今天的臨淄,作為山東省淄博市的一個市轄區,繼續存在於我們所生活的時代,雖然不復千年前的榮光,但依然能勾起我們遙遠的回憶,回憶起那段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光輝歲月。

今天的山東號稱齊魯大地,其得名便來源於戰國時期位於山東半島的兩個主要大國,西邊的魯國和東邊的齊國。

一代英主齊桓公,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內連諸侯,外抗夷狄,在春秋時期率先崛起,成為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孝公、楚莊王、宋襄公)之首。除了軍事上的輝煌成就以及政治上的縱橫捭闔之外,齊桓公還尤其重視人才的培養和思想學術的交流,在齊國的都城臨淄,興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官辦的高等教育學府稷下學宮,在這裡,匯聚了當時的各國思想大家個和學術嬌子,大家自由討論,爭鋒相對,促進了學術的繁榮和思想的碰撞,使得齊國成為了當時的文化交流中心,也為齊國帶來了大批的人才。

漫談中國古都系列之邯鄲、臨淄

明天,小編將繼續跟大家一起走進韓都新鄭和楚都壽春的前世今生,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