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春如四季的時候,野釣,到底該怎麼調整,才能不空軍

轉眼間已經四月底了,5月5日就是立夏,可是最近的天氣真是讓人很無奈,“春如四季”這個詞真的很貼切。

在這春如四季的時候,野釣,到底該怎麼調整,才能不空軍

老話:二八月亂穿衣

每天都能見到釣友大包小包的走在釣魚的路上,很是羨慕。但是看看他們的魚獲,的確不是很理想。那麼在氣溫變化非常大的春季該怎麼調整,才能釣好魚呢?

魚鉤: 魚鉤一般分為伊勢尼,伊豆,海夕,關東,袖鉤,丸世,秋田狐等幾類,之所以分的類別很多,是因為每種鉤所對的魚情是不一樣的。

在這春如四季的時候,野釣,到底該怎麼調整,才能不空軍

魚鉤的結構

上圖是魚鉤的結構,很清晰的標出了各個部位的名稱。

在這春如四季的時候,野釣,到底該怎麼調整,才能不空軍

魚鉤分類

這張圖是魚鉤分類的圖片。從這兩張圖片我們能更加清晰,明瞭的瞭解魚鉤,從而針對不同魚情選擇不同的魚鉤。

這個季節的魚剛剛度過寒冷的冬天,活性不是很大,而且氣溫變化很大,對魚有很大的影響,吃口輕,吸力小。這樣我們應該選擇鉤條細,重量輕,容易入口的魚鉤。袖鉤和狐鉤是理想的選擇,而我一般是使用秋田狐鉤。

可以從上圖看出來,秋田狐的溝門較窄,鉤柄長,鉤尖鋒利,入口容易,不擋口,適合釣小魚,輕口魚,滑魚,見動作就中魚。魚鉤的大小一般應選擇魚嘴的三分之一大小為宜。

魚線: 我剛開始釣魚的時候,魚線用的很粗,都是三四號。後來自己在網上學習,請教老師後逐漸入門。野釣的樂趣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條魚有多大。但是太粗的線根本不能夠很好的反應信號,儘量選擇號小的魚線,這樣魚線在水中才能夠繃直,真實的反應信號。

在這春如四季的時候,野釣,到底該怎麼調整,才能不空軍

如果線太粗的話,在很輕的鉛皮下根本不能繃直,即使魚咬鉤了,也不能夠看出動作。

一般的話,子線在0.4-0.8,主線在0.8-1.2足夠了,當然如果你喜歡飛魚的感覺,可能就要考慮粗一點的。

浮漂: 浮漂一般按材質分有巴爾衫木,蘆葦,納米等,納米浮漂最不容易吃水,很適合新手野釣。浮漂的形狀很多,以後會寫一篇關於浮漂詳細分類的文章。

在這春如四季的時候,野釣,到底該怎麼調整,才能不空軍

我還是覺得使用吃鉛輕點的比較好,如果眼神好的話,小碎目是不二的選擇,下頓即中魚。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個人見解,有不足之處還請指正,魚鉤,魚線,浮漂都是我自己用的,感覺不錯。大家有什麼野釣經驗,技巧,歡迎評論分享。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