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猛於大戰,決定企業高度的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疫情按下了生活的暫停鍵,但沒有按下學習思考的暫停鍵。作為全世界的焦點,湖北終於“解封”,這給中國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光亮。

此時,傾聽身處疫情旋渦中的“逆行者”,講述歷經考驗之後的心得感悟,以及後疫情時代需要應對的危與機,可謂正當時,也最及時。所以3月28日,管理百家大講堂——《中外管理之企業“戰疫”復工進行時》系列直播第20期,邀請到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任永信總經理來做經驗分享,意義非同尋常。

“大眾看到的是火神山和雷神山,看到的是‘鍾南山’,但沒看到的是這些巍峨‘大山’背後的默默支撐者——物流,它與水、電、氣、網一樣,是一個社會運轉的基本保證。尤其疫情中,被稱為‘國家隊’的中國郵政在加速運轉的時候,社會各界即便面臨停擺也還是看到了希望。”《中外管理》雜誌社長兼總編楊光在大講堂中不無動容地說道。

身處疫情中心,員工主動迎難而上,甚至冒死前行,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總經理任永信講述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和非常時刻歷練出來的帶兵心得。經此一“疫”,物流行業的轉型新機遇又是什麼?

同時,在人們艱苦卓絕地奮戰,並付出巨大犧牲的時候,世界和未來到底是怎麼樣的?著名品牌戰略專家、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李光鬥為什麼說“世界大疫”比“世界大戰”更可怕?又為什麼說我們要放棄抄底心態,冷靜對待報復性消費?

在這場精彩的直播中,僅小鵝通端口即有32133人次參與,創了直播新高。以下是任永信和李光斗的直播精要。

1

任永信:決定企業高度的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以文化人”

任永信對這次疫情考驗有著深刻體會。他談道: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而經營“人心”,就是經營“文化”。文化,就是“以文化人”,化在人心裡。郵政的經營“文化”,主要從內外兩個緯度來思考:

——對外來講,就是要以客戶為中心,讓客戶滿意。

“有愛便能生智慧,利他才可得心安。”疫情考驗的是人心,比拼的是能力,展現的是品牌。要思考疫情中客戶認可與否?認可後,又是否會一直認可?所以要以利他思維、共生思維去關愛客戶。大數據、雲服務、智慧物流等等都是從客戶視角去思考。這樣,客戶才會給予更多的正回饋,這就是福報,這是最好的品牌,最強的免疫力。因為,只有讓客戶感受到郵政的關愛、郵政的力量,才能改變生產關係、生產力。

大疫猛於大戰,決定企業高度的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對內來講,就是要以員工為中心,讓員工幸福。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一個企業,最大的成功並不是只讓自己成功,而是通過文化引領,帶領和幫助更多人走向成功。特別是疫情期間,對員工的愛,不僅對個體,還對家庭;不僅對生理,還對心理;不僅物質保障,更有精神關懷。幸福不是空口白話,而要落實到每一個時期、每一件小事。只有這樣,員工才會將企業對他的愛,轉化為他對客戶的愛。

變“汗水物流”為“智慧物流”

疫情對經濟,對行業的衝擊肯定是顯而易見的,但任永信認為要以辯證的思維來客觀看待危與機。雖然復產難,增速慢,配送挑戰大,但更應該看到的是背後的機遇。任永信表示:決定一個企業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機遇都在拐點。目前,疫情帶來的新機遇主要概括為四個字“雲、數、智、道”。

大疫猛於大戰,決定企業高度的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雲”。即雲端經濟和雲技術。“雲技術”給人們帶來了便捷的體驗。物流是物品流通的重要通道,在拉動消費和促進消費升級中將迎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數”。即服務業數字化。鏈接比擁有更重要,可信和開放協同是關鍵。未來物流業一定是全鏈路的服務商,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從簡單的物品寄遞到信息互聯互通和設施設備集約共享。

“智”。即智能化時代。在疫情期間物流企業通過無接觸服務、無人車投遞等舉措加快了服務智能化、業務生態化、運營智慧化的步伐。

“道”。即掌握變化規律。所謂“物流”,就是指物的流轉。物是基礎,流是關鍵,人是核心。人才資源是行業發展的首要推動力,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都迫切需要高技術的核心人才。

同時,任永信還提到隨著市場及行業的發展,貨主企業對於物流的需求越來越趨向於整體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客戶需求的變化,自然也就要求合同物流企業向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方向升級發展,也就是供應鏈服務的領域,而不再僅僅侷限於物流服務領域。

合作共贏的開放式社會化協同物流平臺將成為眾多快遞物流企業的選擇。

2

李光鬥: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壞的準備

提到疫情與經濟,最近頻頻出現一個詞——報復性消費,那麼商家捏著一把汗期待的報復性消費究竟會不會出現?李光鬥在《“大疫猛於大戰”下的商業重構》一題中強調:戰爭是消費刺激型的災難,瘟疫卻是“需求抑制型”。山雨欲來風滿樓,抱最好的希望,但一定要做最壞的準備。

大疫猛於大戰,決定企業高度的並非起點,而是拐點​


李光鬥還進一步闡釋了這次疫情所帶來的變化。

第一,是社會形態的變化,現在大家都在居家隔離,人從群居到獨居,於是出現了孤獨經濟、隔離經濟、宅經濟,以及免疫力經濟,個人免疫力靠身體和情緒。組織免疫力,則是看能不能協同在線開工。

第二,商業重構首當其衝的是組織的重構,疫情過去之後,各行各業會發現一定比例的冗員,所以首先迎來的是裁員潮。

第三,是銷售方式改變,如今企業都在往線上轉移,用直播帶貨讓流量變現。

第四,是生產方式的轉變,變成了柔性化生產,而且是無邊界迅速轉變。比如:中石油生產口罩,白酒企業做消毒酒精。

第五,是管理方式的變革,從科層制組織到柔性組織變化,變成網狀管理,而不是金字塔管理。

李光鬥認為:復工復產最重要的是重啟消費,但這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企業家首先不能盲目樂觀;其次要有權威的信源;再次,要學會判斷危險,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最後面對危險要及時呼救,面對疫情危險,西貝就是及時呼救的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