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樣對地裡的油菜進行管理?

三晃子


第一灌排。春季氣溫慢慢地回升,雨量也逐步多了。灌水量過多,就會造成油菜淹死和水份過足。做好灌水量和排水溝,預防不必要的損失。

第二防止蟲害。這時候春暖花開的季節,害蟲比較多。特別蚜蟲和飛蟲,要噴農藥消滅它。

第三施肥要適當,不要過量。

第四種植要注意間隔,不要太密。

第五天氣乾旱澆水時間不要太密,最好間隔3—5天澆水一次。

好了,這是我個人看法,供參考。





農夫阿極


最近雨水天氣比較頻繁,前二天末農的家鄉還下了雪雹子。目前,大部分油菜已開始謝花結夾。油菜進入春季生長的關鍵時期,切實做好清溝排漬工作,保證大溝大渠排灌通暢的同時,清理好田間的廂溝、圍溝和腰溝工作。

做好油菜菌核病預防工作

1、油菜開花急,菌核病可能偏重、偏早發生。提早做好菌核病防治預案。建議初花期用藥劑先預防一次,一般在晴天下午用40%的菌核淨50克兌水100公斤噴施至油菜全株滴水為宜,盛花期看病害發生情況再補防一次。

2、盛花期施用,阻斷花瓣接觸侵染。可選用咪鮮胺、菌核淨和多菌靈等乳劑或水劑為主的藥劑適時防控。注意輪換用藥以避免出現抗性產生。

春季油菜做好防鳥和病蟲防治工作

1、五水共治,農村的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田間出現很多鳥類,鳥類喜食“雙低”油菜,建議在開春後採用田間放置稻草人、彩條繩等驅鳥措施。

2、角果期蚜蟲危害可能加重發生,可及時選用適宜藥劑進行噴施,蚜蟲具有遷飛特性,可以選用啶蟲脒、吡蚜酮、烯啶蟲胺、丁硫克百威。

怎麼把控油菜收穫時間

油菜終花後35 天左右,當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黃綠色,主軸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種皮呈黑褐色時,僅分枝上部尚有三分之一角果仍顯綠色,為適宜收割期,即“八成熟、十成收”。如採用一次性機械收穫可推遲7~10 天進行,油菜適宜機械化收穫時期較短,要掌握好時機,抓緊晴天搶收。

油菜收割後5-7天開始脫粒

末農的家鄉都是自家種自己吃,搶晴天撤堆、攤曬後,既可進行人工脫粒,也可進行機械脫粒。脫粒時可墊上塑料薄膜,以提高菜籽淨度。秸稈切勿焚燒,可在田邊漚製成農家肥,但現在不能焚燒。

小結:當籽粒水分控制在9%以下,手抓菜籽不成團時,揚淨後可裝袋入庫。貯藏油菜籽的倉房必須具備通風、密閉、隔溼、防熱等條件,堆高一般不超過 1.5 米,並及時通風透氣,防止菜籽發熱黴爛。菜籽入庫後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燻蒸消毒。

以上就是油菜管理措施,祝油菜種植戶大豐收。


末農


因為地膜油菜去前九月10號前後種植,北方人是旱地作物,種前施好農家肥,必須熟透,生肥易起螆螬,再配合氮酸鉀複合肥含量相同,一齊施入地中,深翻土壤耱平,使土壤鬆軟平整,保持土壤溼度。

1,機械蓋膜

為了保持土壤墒情,立即利用機械蓋膜,機械速度快平整。

2,人工點播

每行地膜點3行,行距30公分,跦距也是30公分,三行錯開,每畝用籽1.5斤,點種每穴四五粒籽,以防不出苗現象,點種後5天就出苗,八天後,如果有缺苗現象即時補種。兩週後把地膜裡的油菜苗拉出地月點,以防地膜燒傷油菜。

3,秋季施藥

因天氣溫度高,地下害蟲和蚜蟲侵食油菜葉,用阿維菌素殺滅油菜上的害蟲,利用人工鋤掉田間雜草。

秋季一般雨水充足,油菜生長快,有地膜覆蓋,更加保墒,有一點小雨就等於澆灌。再不需要管理,冬季有地膜保暖。到了春上,驚蜇前開始要對油菜進行清葉,用掃箒把幹油菜葉掃掉,新的油菜己經露出嫩芽,掃葉為了新葉生長,還是為了不讓油菜生蟲。

驚蜇一聲春雷響,大地甦醒,萬物復甦,地下的昆蟲也重重於動,隨著氣溫上升,開始從地下轉入油菜葉上,這時利用丙環唑加50g磷酸二氫鉀噴霧,能消滅害蟲,給返青的油菜提供營養。做好春節油菜鋤草工作。

清明節過後,油菜開始出苔抽蕾時間,為提高油菜所需的各種營養,在開花期和結莢期噴施硼肥2次,每畝施硼肥50g,就能解決油菜春季生長的一切機能,只至收穫,地膜油菜能解決天旱雨水不足,保持水土流失,能控制雜草生長,能保持苗肥苗狀,提高油菜的產量,促進油菜早收穫20天。這就是春季油菜的管理,期實沒有什麼秘密。







老農平安


(一)及時清理三溝,防凍排漬。持續雨雪天氣,造成土壤溼度偏大,容易導致油菜缺氧爛根和倒伏,降低植株抗性,加重病蟲害發生。要抓住低溫雨雪的間歇期,清理田內三溝,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溼度,提高土壤溫度,減輕凍害和漬害的影響。清溝取出的泥土可以用來培土壅根,特別是拔根掀苗現象比較嚴重的田塊更要注意培土壅根,以減輕倒伏。

    (二)及時摘苔追肥,防除凍害。受“暖冬”影響,今年油菜生育進程較快,尤其是早熟油菜和播種較早的油菜長勢較旺,部分田塊已抽薹開花,容易遭受低溫冷害和凍害。對早花早薹和受凍的油菜,要及時進行摘苔,不僅可以一菜兩用,而且可適當延遲花期,避開低溫冷害。摘苔後每畝追施尿素3-4公斤,可促使植株恢復生長。

    (三)初花期噴施藥肥,防病增產。受去年秋冬乾旱、暖冬影響,油菜花期較往年提早,氮、磷、硼等營養元素積累不足,花期可能遭遇春季低溫陰雨加重菌核病發生,要在初花期葉面噴施農藥和肥料混合液,促進油菜生長髮育,防花而不實、防菌核病、防早衰、防高溫逼熟。每畝用25%咪鮮胺乳油50毫升或50%腐黴利可溼粉60-100克或40%菌核淨可溼粉100-150克等與30克硼肥(20%左右有效硼含量)、60克磷酸二氫鉀、500克尿素,兌水25-30公斤均勻噴施。

    (四)防治蚜蟲,減輕危害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養鹿的小妍


你好我是白國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能幫助到你一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水降漬。今年,長江流域油菜主產區春季降雨量普遍偏大,土壤持水量飽和,如果後期仍連續出現較長時間的陰雨天氣,將造成田間排水不暢,抑制油菜根系生長和養分吸收,導致群體質量下降,後期易發生早衰、倒伏。要及時清溝理墒,保持“三溝”暢通,預防頻繁降雨導致的漬害。二是實行因苗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對於油菜長勢旺盛、葉片偏多的田塊,嚴格控制肥料施用種類和數量,減少無效生長,也可噴施多效唑可溼性粉劑控旺;對於長勢偏弱的油菜田塊,應早施苗肥,促進苗情轉化升級。此外,要提前做好“倒春寒”預防工作,提前在油菜田畦面和行間,覆蓋一層薄稻草等作物秸稈,防止花期出現凍害。三是做好“一促四防”,減輕病害發生。相比往年,冬季雨水偏多地區菌核病中等偏重發生,根腫病也呈蔓延擴大趨勢。建議在初花期開展“一促四防”,每畝用25%咪鮮胺50毫升、30克速效硼、60克磷酸二氫鉀和500克尿素兌水噴施防治。同時,注意適時除草、減少田間廕庇,及時移除病株並帶出田外燒燬或加石灰覆蓋深埋。四是強化鳥害預防,及時防治蚜蟲。近年來,隨著鳥類喜食的“雙低”油菜品種大面積普及和推廣,一些生態較好的地方鳥害逐年加重,建議在開春後的初花期和角果期做好鳥害預防工作。去年冬季氣溫偏高,長江流域蚜蟲發生比往年偏重,如果後期氣候適宜,蚜蟲危害可能再次加重發生,可用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及時開展蚜蟲防治工作。






果農白國樑


首先要增施抽薹肥,促進長勢均衡

重點要針對年前遲播油菜,增施薹肥促進油菜春發是油菜升級轉型的關鍵,也是防治春季倒春寒冷害和後期早衰的重要措施。抽薹肥一般在2月上中旬施用,畝追施尿素5~6公斤和氯化鉀1公斤,均勻混合後施用,也可施用相應養分量的複合肥。對旺長的油菜,建議推遲或者不要追施薹肥,採用摘薹的方式實現“一菜兩用們,控制旺長。

第二、是清溝理墒,防漬降溼

長江流域稻田油菜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水分含量較大,通透性一般,影響根系擴展,後期易發生早衰、倒伏。同時田間溼度大,也有利於病菌繁殖和傳播,可能導致菌核病等病害大量發生和蔓延。要及時清溝理墒,保持“三溝”暢通,預防頻繁降雨導致的漬害。遲播油菜田塊,一般草害偏重,針對草害較重的田塊,可以在開春早期及時噴施除草劑,抑制雜草生長。

三是“一促四防”,控制菌核病危害

如果冬季降水和氣溫均偏高,有利於菌核菌繁殖,加之油菜生育進程提早,雙重疊加可能加大春季菌核病爆發風險。建議採取“一促四防”,即促進生長結實,防治菌核病、防花而不實、防後期早衰、防“老鼠尾巴”。在初花期一週內施用適宜藥劑進行防治,特別是“一菜兩用”模式,油菜因摘薹造成的傷口會加重菌核病發生,要更加重視菌核病防控。

第四、綜合管理,防鳥防蟲

鳥類喜食“雙低”油菜,因此在開春後採用田間放置稻草人、彩條繩等驅鳥措施。若年前冬季氣溫偏高,如果後期氣候適宜,角果期蚜蟲危害可能加重發生,可及時選用適宜藥劑進行噴施,由於蚜蟲具有遷飛特性,防治最好採用統防統治。

第五、是推廣機收,降低損失

建議推廣油菜機械化分段收穫,降低收穫損失,減少綠籽率,提高油菜籽品質和效益。分段收穫可在全田80%左右油菜植株呈枇杷黃時,採用油菜割曬機或人工割倒,在田間晾曬5~7天后,用油菜自走式撿拾脫粒機撿拾脫粒,或人工揀拾後用全喂入式普通稻麥收割機脫粒。對抗裂莢、抗倒性強、熟期早的品種,在全田所有油菜植株全部呈現乾枯狀態時,用油菜聯合收穫機一次收穫。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介紹的油菜春季如何管理及管理措施,希望對朋友有所幫助。歡迎大家留言,分享您的意見和經驗。

農夫老嶽:2020.03.30.


農夫老嶽


我也想知道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